10月13日 星期一 晴
嘿!小伙伴,你听说过绿豆发芽吗?今天呀,我就把一些小绿豆泡在了一个碗里。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可以发芽,长为绿豆芽,这时就可以让它们上餐桌啦!哎,不过现在小绿豆们还处于“童年时代,”质感摸起来硬硬的,而且还不肯脱落那件嫩绿外套。你们这不是为难我这个0基础的种植员吗?(段评:这段写了泡绿豆的缘由和绿豆的样子,语言充满童趣,还把绿豆比作穿着外套的小朋友,特别生动!不过有两个小问题哦:一是“童年时代,”的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二是“0基础的种植员”可以加个具体的小细节,比如“连浇水都怕浇多的0基础种植员”,这样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嘿!小伙伴,你听说过绿豆发芽吗?今天呀,我就把一些圆滚滚的小绿豆泡在了玻璃碗里。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会悄悄发芽,长成脆生生的绿豆芽,到时候就能端上餐桌啦!哎,不过现在小绿豆们还处于“童年时代”,摸起来硬邦邦的,死死裹着那件嫩绿的外套不肯脱。你们这不是为难我这个连浇水都怕浇多的0基础种植员吗?)
10月14日 星期二 晴
大清早的,我六点半就从床上爬起来去看我的绿豆们。昨天晚上我还梦见绿豆们一夜里长成豆芽了呢!不过令我失望的是这些绿豆没什么变化,可以说跟昨天差不了多少。唉,不过还是有一丢丢细微的变化的——我的有些绿豆露出了绿色外套里面一点白色的身体。接着它们比昨天软了些,而且被水涨的大大的 (改:被水涨得大大的) 。大概是喝饱了水吧。好期待它们明天的样子呀!(段评:这段写了早起看绿豆的小失望和发现的细微变化,心理活动特别真实!要是能加个摸绿豆的动作细节,比如“我用指尖轻轻戳了戳”,再把“一丢丢细微的变化”写得更具体,比如“绿豆的肚子圆滚滚的,像喝饱了奶的小婴儿”,就更生动啦!修改版:大清早的,我六点半就从床上弹起来,光着脚跑到厨房看我的绿豆们——昨晚我还梦见它们一夜长成了长长的豆芽呢!可惜呀,绿豆们看上去没什么变化,我撅着嘴凑近碗边,用指尖轻轻戳了戳,突然发现惊喜:有些绿豆的外套裂开了小缝,露出一点白白的小肚皮!它们比昨天软了些,圆滚滚的像喝饱了奶的小婴儿,肯定是把水都喝光啦。好期待明天它们的样子呀!)
10月1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下午,我刚回到家就二话不说直接背着个大书包跑去看我的小绿豆。只见有些小绿豆长出了一点白色的嫩芽,大约不超过一厘米。不过也有些“慢性子”的小绿豆现在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我可真想化身一位饮养料医生帮助这些“慢性子”的小绿豆看看病呀!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告诉我:“你不要拔苗助长哦,这些绿豆长得慢只是因为天生而已的 (改:天生的) 。”“好哇!那我就不管它们啦,让它们自由吧。”我想着,不过还是很激动。(段评:这段写了绿豆长芽的小惊喜,还想到当“饮养料医生”,特别有童趣!不过“天生而已的”有点小语病,改成“天生性子慢”更顺口。另外,要是把“背着大书包跑去看”的着急样子写具体,比如“甩着书包冲过去”,就更有画面感啦!修改版:今天下午一放学,我甩着大书包就冲去看小绿豆!呀,有些绿豆已经冒出了尖尖的白芽,大约半厘米长,像小虫子的尾巴一样翘着!不过还有些“慢性子”的绿豆,外套都没裂开呢。我真想化身“饮养料医生”,给它们喂点“加速剂”!妈妈笑着说:“别着急,它们天生性子慢,慢慢等就好啦。”我点点头,盯着碗里的小芽,心里激动得怦怦跳。)
10月17日 星期五 晴
下午,我还是照样子去看小绿豆们。发现它们的白色“小尾巴”(嫩芽)已经突破了两厘米。我为小绿豆们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到非常佩服,连吃的贪头 (改:吃的念头) 都没了。我打算继续观察它们的生长和一生,从一位“0基础”的种植员变成一位大名鼎鼎的植物专家!(未完待续)(段评:这段写了绿豆芽长到两厘米的惊喜,还立志当植物专家,特别有成就感!不过“吃的贪头都没了”可以说得更生动,比如“连吃零食的心思都没了”。另外,把“顽强的生命力”用小细节体现出来,比如“芽尖还带着点嫩黄”,就更真实啦!修改版:下午我又去看小绿豆们,哇!它们的白色“小尾巴”已经超过两厘米啦,芽尖还带着点嫩黄,直直地向上翘着,像在和我打招呼!我盯着这些努力生长的小芽,心里佩服极了——它们怎么这么顽强呀!连吃零食的心思都没了,我要继续观察它们,从“0基础种植员”变成真正的绿豆芽专家!)
何骏菲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有趣的绿豆观察记》,老师要为你认真观察、积极记录的态度点赞!你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绿豆发芽的过程,这种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探索精神非常可贵,让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哦。道理虽然通过观察绿豆生长自然体现了,但可以更深刻。我们可以再往深想想,绿豆从坚硬的种子到长出嫩芽,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是不是能让我们联想到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绿豆一样,努力突破自我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感悟再清晰地写出来,你的思想深度就会更上一层楼啦。
另外,在丰富细节与层次方面也可以再下功夫。比如写“只见有些小绿豆长出了一点白色的嫩芽,大约不超过一厘米”这里,能不能把镜头推近,像导演拍电影一样?说说当时豆芽的颜色具体是怎样的,凑近看有没有特别的纹理,触摸时手感如何,用“五感法”把这个画面拍得更生动,文章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增强。
在强化过渡上也有进步空间哦。日记之间的衔接可以更自然些,比如在从一天的观察到另一天观察的转换处,加一句类似“带着对绿豆的满心期待,一夜过去,新的一天又带来了新的变化”这样的过渡句,就能让文章读起来更连贯。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绿豆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就像生活里的困难,那从这些“困难”中,我们还能学到什么应对生活难题的办法呢?
- 在观察绿豆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突然对生命的奇妙有了新的认识?
- 如果把绿豆生长和身边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你觉得能有哪些有趣的关联呢?
老师相信,只要你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和探索精神,不断思考和改进,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