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是一种神奇的魔法,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它像一颗甜甜的糖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也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黑暗的角落。(段评:这段开头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乐”比作糖果和阳光,很生动地引出了主题,让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乐”的美好。要是能再增加一点贴近生活的小例子,比如和小伙伴分享糖果的甜,或者阳光晒在身上的暖,会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和下文的学习之乐、助人之乐联系得更紧密哦。修改版:“乐”是一种藏在生活里的小魔法,能让日子变得甜甜的。它像我最爱的草莓味糖果,含在嘴里,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也像周末早上晒在阳台的阳光,暖暖地裹住我,连指尖都跟着发亮。这些小小的“乐”,藏在学习的草稿纸里,藏在帮奶奶捡水果的手心里,让每一天都闪闪发亮。)
学习之乐,是解开难题后的喜悦。记得有一次,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密封的盒子,找不到出口。我左思右想,尝试了各种方法,草稿纸上写满了一张又一张。终于,我快要放弃的时候,脑子灵光一闪,我找到了解题思路。那一刻我仿佛看到盒子里的一处光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描述的喜悦。这种通过学习的乐趣 (改:通过学习获得的乐趣) ,就像爬到高山后看到的美丽的风景,让人沉醉其中。(段评:这段写解数学题的过程很真实,把“被难住”比作“进了密封盒子”,把“找到思路”比作“看到光亮”,这个比喻特别形象!要是能加一点解不出题时的小细节,比如挠头、咬笔,或者找到思路时的具体动作,比如拍桌子、蹦起来,会让这个“学习之乐”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学习之乐,是解开难题后蹦出来的小欢喜。记得上周做数学作业,一道应用题把我难住了——草稿纸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线段,橡皮擦都快搓圆了,我盯着题目皱眉头,感觉自己像钻进了一个盖着盖子的玻璃罐,连空气都闷闷的。我咬着笔杆翻书,又试着把题目拆成小问题一步步算,突然脑子里“叮”地一声,原来要先算总人数!我赶紧抓起笔写答案,写完后啪地合上本子,忍不住在椅子上晃了晃脚——那种欢喜,就像爬楼梯时突然看到了楼顶的彩虹,连草稿纸上的涂改痕迹都变得可爱了。)
助人之乐,是帮助别人后的喜悦。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奶奶的水果掉了,她不知所措,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站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就她还在慢悠悠的捡的时候 (改:就在她还在慢悠悠地捡的时候) ,我冲上去,快速地将地上的水果给她捡到袋子里 (改:捡到袋子里给她) ,她仿佛看到了一束光,这种温暖是在困难的时候,善良的人伸出的援助之手,这种乐是互相的,特别是帮助别人的那个人。(段评:你能注意到助人的快乐,还把老奶奶比作“犯了错的小孩子”,这个观察很细心!不过“慢悠悠的捡”“冲上去快速捡”可以加一点具体的动作,比如老奶奶弯腰时扶着腰,你蹲下来捡苹果时碰到了滚远的橘子,这样画面会更生动。最后一句“这种乐是互相的”,要是能写老奶奶说的话,比如她摸你的头夸你“好孩子”,会让这份“乐”更真实哦。修改版:助人之乐,是帮别人后心里暖暖的甜。上周六和妈妈买东西时,我看到路口的老奶奶提着的布袋子破了个小洞,橘子滚了一地。她弯着腰想捡,手刚碰到橘子又滑了下去,只好扶着膝盖站在原地,皱着眉头叹气,像个弄丢了玩具的小朋友。我赶紧跑过去,蹲下来把滚到车轮边的橘子捡起来,又把散在脚边的苹果一个个放进她的空塑料袋里。老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谢谢你呀小丫头,手真快”。我攥着妈妈给的棒棒糖,感觉嘴里的甜味和心里的暖意融在了一起——原来帮别人捡水果,自己的心里也会“长”出小太阳呀。)
乐在我们生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 (改:乐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管是学习之乐还是助人之乐都是不可缺少 (改:都是不可缺少的) 。(段评:这段总结了学习和助人的快乐,点明了“乐不可缺少”的主题,很棒!不过“不可缺少的一部”有点小语病,而且可以把“乐”和生活的联系说得更具体一点,比如“乐是学习时的草稿纸,是帮奶奶捡水果的手”,这样结尾会更温暖,和开头的“小魔法”呼应起来哦。修改版:“乐”是生活里离不开的小蜜糖,藏在每一个认真的瞬间里。它是解出数学题时草稿纸上的笑脸,是帮老奶奶捡水果时她手里递来的一颗糖。这些小小的“乐”像星星,一颗一颗挂在日子里,让每一天都亮晶晶的——原来快乐不是大蛋糕,而是一口一口的小甜点,越尝越甜。)
陈基煌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乐》,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立意点个赞!你将“乐”比作神奇的魔法,还从学习和助人两个方面展现“乐”带来的美好,这种对“乐”的理解很深刻!而且你对汉字“乐”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的喜悦之情,把握得也很准确。
不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写了学习之乐和助人之乐,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比如学习之乐,除了找到解题思路的喜悦,这种乐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还有哪些重要意义?助人之乐中,这种互相传递的温暖又能给社会带来怎样积极的影响?如果能在结尾处,把“乐”背后的这些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像你写解数学题,“我左思右想,尝试了各种方法,草稿纸上写满了一张又一张”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的氛围是怎样的?你手中的笔在纸上划动时发出什么声音?心里最焦虑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同样,在写帮助老奶奶捡水果时,也可以增加更多细节。
从写完学习之乐到助人之乐,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学习中的快乐让我充满能量,而生活中还有另一种快乐等待我去发现”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学习和助人,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能让我们感受到“乐”,这些“乐”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2. 当我们遇到困难,感觉不到“乐”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寻找和发现它? 3. 怎样通过具体的行为,将“乐”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