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把一些绿豆放进水里。它们穿着绿色的“外套”,圆滚滚的,像一粒粒小翡翠。(段评:第一段是文章的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绿豆的样子,很生动!不过如果能加上自己的心情,比如期待绿豆发芽的小激动,会让内容更有温度哦。修改版:昨天晚上,我小心翼翼地把一些绿豆放进清水里。它们穿着翠绿的“小外套”,圆滚滚的,像一粒粒透亮的小翡翠。我盯着碗里的绿豆,心里悄悄期待着它们明天的变化。)
今天早上一醒来,我就跑去看绿豆。好多绿豆都“胖”了一圈,有的还撑破了“外套”,露出白白的小肚皮,像在跟我打招呼。我赶紧把水倒掉,给它们盖上湿纱布。(段评:这段写了绿豆“长胖”的样子,用“撑破外套”“露肚皮”的描写很有童趣!要是能加上给绿豆盖纱布时的小细节,比如纱布摸起来凉凉的,会更真实。修改版:今天早上一醒来,我就蹦跳着跑去看绿豆。好多绿豆都“胖”了一圈,有的还撑破了绿外套,露出白白的小肚皮,好像在朝我咧嘴笑。我赶紧倒掉水,拿起湿纱布轻轻盖在它们身上,纱布凉凉的,软乎乎的,像给绿豆盖了条小被子。)
到了下午,绿豆的“小尾巴”长出来了!细细的,白白的,有的像小逗号,有的像小钩子。过了两天,它们变成了绿油油的豆芽了。(段评:这段写了绿豆长“小尾巴”的样子,比喻很形象!不过“过了两天”的变化写得有点快,可以加一句自己观察时的小惊喜,比如“我凑过去闻了闻,还有淡淡的豆香呢”,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到了下午,绿豆的“小尾巴”冒出来啦!细细的,白白的,有的像小逗号,有的像弯弯的小钩子。过了两天,小尾巴越长越长,绿豆也变成了绿油油的小豆芽,我凑过去闻了闻,还有一股清清爽爽的豆香呢。)
朋友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试着来种绿豆哦!(段评:这段是结尾,邀请朋友种绿豆很亲切!要是能加上自己种绿豆的小收获,比如“看着绿豆慢慢长大,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会让结尾更有真情实感哦。修改版:朋友们,如果你们有兴趣,也可以试着种绿豆呀!看着小小的绿豆慢慢长出尾巴、变成豆芽,那种一点点等待的小惊喜,真的很有趣呢!)
李禧悦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会长大的绿豆》,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致的观察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记录绿豆发芽的过程,而你却把绿豆当作一个个有生命的小宝贝,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它们的变化,让老师仿佛亲眼看到了绿豆成长的奇妙旅程,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充满了趣味!
不过呢,老师觉得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详细记录了绿豆成长的过程。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绿豆从小小的种子长成豆芽,这个过程是不是让你有了一些关于成长的感悟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感悟再清晰地表达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文章也会更有内涵!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你写的“到了下午,绿豆的‘小尾巴’长出来了!”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房间里的光线是怎样的?绿豆“小尾巴”长出来时,在湿纱布下有没有发出什么细微的声音?你看到它们长出来的那一刻,心里最惊喜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绿豆不同阶段的变化到最后邀请朋友们尝试种绿豆,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看着绿豆一天天长大,我心里满是欢喜,也希望朋友们能体验这份快乐。”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绿豆成长需要合适的环境,那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哪些“养分”和“环境”呢? 2. 在种绿豆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小挫折,你是怎么克服的,这和我们生活中的困难有什么相似之处? 3. 绿豆成长有它的规律,那我们能不能从观察绿豆成长中,明白一些关于遵循规律做事的道理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