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里我让感觉 (改:我感觉) ,最特别的便是我的家,其中里面 (改:其中) 的成员都各有各的特色。(段评:开头能直接点出家庭像动物园,很有创意!但句子有点小语病,而且没点明家庭成员的"动物"特点,显得有点笼统。可以加个比喻,让开头更生动。修改版: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里,我总觉得最特别的就是我的家——它像个热闹的"动物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动物"小标签呢!)
“变色龙”女士她便是我的妈妈,刚才还搂着我,眼睛笑眯眯地夸我,聪明,真听话。一转身我一看动画片,她变身“母老虎”大声的说 (改:大声地说) 你看这么久 (改:你看了这么久) 的动画片!快点去写作业,每当这时我便会赶紧去写作业,然后你会发现她就好像一个发火的西红柿。(段评:妈妈的"变色龙"特点写得很形象!但句子有点小问题,比如"眼睛笑眯眯地夸我,聪明,真听话"这里标点用错啦。还有"发火的西红柿"这个比喻很好,但可以加个妈妈发火时的小细节,比如叉腰的样子,会更有趣。修改版:"变色龙"女士就是我的妈妈!刚才还搂着我,眼睛笑眯眯地夸我:"宝贝真聪明,真听话!"可我刚打开动画片,她就变身"母老虎",叉着腰大声喊:"看这么久动画片!快去写作业!"那圆鼓鼓的红脸,活像个冒气的西红柿!)
“猪爸爸”他就是我的爸爸,别看他不胖但可是真的对的起 (改:对得起) 猪爸爸这个外号。(段评:爸爸的"猪爸爸"外号很有趣,但只说"不胖却对得起外号",没说清楚为啥叫这个外号,有点让人好奇。可以简单点出爸爸贪吃的小特点,让外号更合理。修改版:"猪爸爸"就是我的爸爸!别看他身材不胖,却真的对得起这个外号——因为他可是个十足的"小吃货"呢!)
每次他吃饭都比别人多吃一碗,他就好像一个大饭桶,还有每次你问他吃饱没他总会说没有。(段评:爸爸贪吃的细节写得很真实!但"大饭桶"这个词有点不太礼貌哦。可以换个更可爱的比喻,比如"小饭勺",再加点爸爸吃饭时的小样子,会更亲切。修改版:每次吃饭,爸爸都比我多吃一碗,像个永远装不满的"小饭勺"!你问他吃饱没,他总挠挠头说:"还没呢,再来一口!")
“老黄牛”姥爷,我的姥爷就像一只早起的老黄牛每天早上五点,厨房的灯就打了 (改:亮了) ,接着,香气便飘的满房了都是 (改:满房都是) 。(段评:姥爷的"老黄牛"形象很温暖!但句子有点小语病,比如"厨房的灯就打了"应该是"厨房的灯就亮了"。可以加个姥爷做饭的小细节,比如系围裙的样子,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老黄牛"姥爷是家里的"早起冠军"!每天早上五点,厨房的灯就亮了——姥爷系着蓝布围裙,锅铲叮当响,不一会儿,粥香、饼香就飘满整个屋子啦!)
生活在这样一个“动物园”里,我非常喜欢“动物园”里的“动物”都十分喜欢我 (改:我非常喜欢“动物园”里的“动物”,它们都十分喜欢我) !(段评:结尾能呼应开头的"动物园",很棒!但最后一句有点绕,"都十分喜欢我"可以调整得更自然。可以加个自己的小感受,比如"每天都像泡在蜜罐里",让结尾更甜。修改版:生活在这样的"动物园"里,我每天都像泡在蜜罐里!我喜欢这里的每只"小动物",他们也都把我当成心肝宝贝呢!)
吴国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家人》,老师要为你独特的构思点个赞!你把家人比作不同的动物,生动地展现出每个人的特点,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让家人的形象一下子就鲜活起来了 。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在事例运用上,虽然你抓住了家人的特点,但描写还可以更具体。像写妈妈是“变色龙”,当她从夸你到发火让你去写作业这个过程,能不能把妈妈的动作、表情再详细地描写一下呢?比如“妈妈原本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轻轻搂着我的肩膀夸我聪明、听话。可一看到我在看动画片,她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双手叉腰,大声吼道:‘你看这么久的动画片!快点去写作业!’”这样是不是画面感更强了呢?
在结构方面,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一些。比如从介绍妈妈到介绍爸爸这部分,可以加一句过渡语,像“妈妈的情绪多变,而爸爸又有着别样的有趣”,这样文章读起来就更连贯啦。
语言上,修辞手法可以用得更丰富。写爸爸吃饭多像“大饭桶”,要是能再用个比喻把爸爸吃饭的样子描绘得更形象就更好啦,比如“爸爸吃饭的时候,就像一头饥饿的大熊,风卷残云般,比别人多吃一碗,还总说没吃饱”。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用动物来比喻家人,还能不能从家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出发,用其他更特别的事物来比喻呢? 2. 在描写家人的特点时,除了语言、动作描写,还可以加入哪些细节,让家人的形象更立体呢? 3. 生活中肯定还有很多体现家人这些特点的小故事,怎样挑选更有趣、更能突出特点的事例放进文章里呢?
老师相信,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