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绿豆的观察日记。我一回家就去冰箱里面拿出绿豆然后拿一个杯子放一些水泡着,吃完饭后我就立马跑去看绿豆,第一天绿豆没有什么变化。(段评:本段记录了第一天泡绿豆的过程,内容真实,但语言可以更生动些。比如写拿绿豆、泡绿豆的动作时,能加一点自己的小心情就更好啦!还有句子可以再通顺一点哦。修改版:今天老师布置了绿豆观察日记的任务,我一放学就冲进厨房!打开冰箱拿出小布袋里的绿豆,抓了一把放进透明玻璃杯,又倒了半杯温水——看着绿豆沉在杯底,我心里像揣了只小跳蛙,盼着它们快点变样。吃完晚饭我就跑去看,唉,第一天的绿豆安安静静的,和刚放进去时一模一样。)
10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发现绿豆喝饱了水似的鼓的 (改:鼓得) 好像一个个小胖子。我凑近一闻还有一点清香呢。我满心欢喜觉得生命的萌发真神奇。(段评:这段写绿豆变胖的样子特别形象!还用到了比喻,很棒哦!要是能加一点摸起来的感觉,比如绿豆壳硬不硬、鼓起来的地方软不软,就更具体啦。修改版:今天我凑到杯子前一看,哇!绿豆们都喝饱了水,圆滚滚的像刚吃饱饭的小胖子,把绿色的"小外套"都撑得皱巴巴的。我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软乎乎的,凑近闻还有一股淡淡的青草香呢!看着这些圆鼓鼓的小家伙,我心里甜滋滋的——生命的萌发真的好神奇呀!)
10月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绿豆真淘气打开了纸巾,我连忙把纸巾打湿纸巾湿了后。我希望之后它能快快长大,它的芽也长的 (改:长得) 长长的大约有2厘米左右 (改:2厘米) 了。(段评:你把绿豆比作"淘气的孩子",这个想法特别有童趣!不过句子有点不通顺哦,比如"打开了纸巾"可以说得更清楚,还有芽的长度和你的动作可以换个顺序,读起来会更流畅。修改版:今天的绿豆可真淘气!居然把我盖在上面的湿纸巾顶开了小角。我赶紧重新把纸巾打湿盖好——转身又发现,它们的小芽已经偷偷长出来啦!细细的白芽大约有2厘米长,像小虫子一样蜷在杯底,我攥着杯子笑:快长大吧,小绿豆!)
10月4日 星期六 晴
第四天,我满怀期待的去看绿豆,绿豆的芽长大了大约有4厘米左右 (改:4厘米) 了我连忙拿去阳台给它温暖的阳光,第五天会不会长成一棵小树呢?(段评:这段写期待绿豆长大的心情很真实!不过"第四天"和前面的日期有点重复啦,还有句子可以再连得紧一点。比如把拿出去晒太阳的动作写得再活泼些,就更好啦。修改版:我踮着脚跑到窗台看绿豆,呀!它们的芽已经长到4厘米啦,细细的芽尖还带着点嫩黄。我连忙捧着杯子跑到阳台,让阳光暖暖地裹着它们——真希望明天一睁眼,它们能长出小叶子,会不会像一棵迷你小树呀?)
10月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把杯子拿出来绿豆已经完全舒展开来了,长成了小小的叶片,颜色变的 (改:变得) 很鲜艳差不多有6厘米了 (改:6厘米) ,大自然的力量真奇妙。(段评:这段写绿豆长叶子的样子很生动!要是能说说叶子的形状,比如像小剪刀还是小舌头,颜色是浅绿还是深绿,就更有画面感啦。修改版:今天我把杯子端到眼前仔细看:绿豆的"小外套"裂开了更大的缝,里面钻出了两片嫩黄的小叶子,像小蝴蝶的翅膀轻轻展开。芽儿已经长到6厘米啦,嫩绿色的茎秆直直的,摸起来滑溜溜的。看着这些鲜活的小生命,我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魔力真的太奇妙啦!)
10月6日 星期一 多云
第六天,绿豆的根已经长的 (改:长得) }很长很长了,拿起来一闻有一股清香味,第七天会不会都长成一小棵小苗呢?(段评:这段写绿豆的根和香味,观察得很仔细!不过句子有点小混乱哦,比如先写根再写香味,读起来会更顺。还有"第七天会不会长成小苗"的期待,可以再突出一点你的小激动呀。修改版:今天我发现绿豆的根长得好长好长,像细细的白胡子缠在杯底!我把杯子举起来闻了闻,还是那股清清爽爽的草香味。看着这些越长越壮的小家伙,我歪着头想:明天它们会不会都长出绿油油的小叶子,变成真正的小豆芽苗呢?)
10月7日 星期二 晴
第七天,绿豆给我带了 (改:带来) 惊喜它已经长的很长很壮了,头上有点白白的芽了,绿豆已经长大了。(段评:这段写绿豆的惊喜变化,情感很真挚!要是能说清楚"头上白白的芽"是什么,比如是不是新长的叶芽,就更明白啦。还有"长大了"的样子可以再具体一点哦。修改版:第七天的绿豆给了我大大的惊喜!芽儿已经长到快10厘米啦,茎秆粗粗的,顶端还冒出了尖尖的白芽——那是要长新叶子的小脑袋呀!原本皱巴巴的绿豆壳都快掉光了,露出里面嫩黄的豆瓣,像个小婴儿张开了小手。我的绿豆终于长成茁壮的小芽啦!)
10月8日 星期三 晴
绿豆已经长大了,我打算把绿豆做成一道菜,菜名叫做炒豆芽。(段评:把自己种的绿豆做成菜,这个想法特别棒!句子可以再通顺一点,比如"我打算把绿豆做成一道菜"可以改成"我决定把这些长大的绿豆芽做成一道菜",这样更清楚哦。修改版:看着杯里绿油油的豆芽,我突然有了个好主意——把它们做成炒豆芽!这可是我亲手种出来的"劳动成果",想想都觉得香。)
我先拿出豆芽拿去洗后,准备一点蒜就开始炒菜做好后我给了爸爸和妈妈吃一吃打一下分最高10分我的妈妈打了10分说很好吃,爸爸打了10分说口感脆嫩爽口很好吃。(段评:这段写炒菜和爸妈打分的过程,特别真实!要是能加一点炒菜时的小细节,比如倒油的滋滋声、放蒜的香味,还有爸妈吃的时候的表情,就更生动啦。句子也可以再通顺一点哦。修改版:我把豆芽从杯子里倒出来,仔细洗干净根须,又剥了两瓣大蒜切成碎末。锅里倒油烧热,蒜末一下去就发出"滋滋"的香味,再倒进豆芽翻炒——不一会儿,一盘绿油油的炒豆芽就出锅啦!爸妈尝了一口,妈妈眼睛一亮:"味道真鲜!给你打10分!"爸爸也点头:"脆生生的,比买的还好吃!")
经过培养绿豆,我知道了绿豆是怎样慢慢长大的了,看家人吃得那么开心,我特别有成就感。(段评:这段总结了观察绿豆的收获,主题很明确!要是能把"成就感"的感觉写得再具体一点,比如心里暖暖的、嘴角忍不住笑,就更有感染力啦。修改版:看着爸妈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从一颗小小的干绿豆,到长出长长的芽、变成一盘香炒豆芽——我亲眼看着生命一点点萌发、长大,这种感觉真奇妙!原来耐心等待和细心照顾,能收获这么大的快乐呀!)
陈美琳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变形记》,老师要为你对生命成长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悟点赞!很多同学只是简单记录绿豆的生长过程,而你却从中感受到“生命的萌发真神奇”“大自然的力量真奇妙”,这让文章有了深度和温度。
不过,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比如你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大自然的力量,我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生命的萌发和大自然的力量会让我们觉得神奇?这种神奇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启示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思考写出来,你的思想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在描写绿豆生长的关键阶段,像“绿豆喝饱了水似的鼓的好像一个个小胖子”“绿豆真淘气打开了纸巾”这里,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你看到绿豆长胖、破皮时,周围的光线是怎样的?房间里安静吗,有没有什么声音?你凑近闻绿豆清香时,心里在想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些“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段落之间有点跳跃。从一天的观察到另一天的观察,中间缺少一些过渡。我们能不能加一些像“昨天绿豆还是小小的,今天却给了我一个大惊喜”这样的话?用巧妙的过渡句,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也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绿豆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二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2. 绿豆从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可以做菜的豆芽,这个过程和我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有什么联系? 3. 除了记录绿豆的生长,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绿豆生长背后的科学原理,怎样把这些知识融入到文章中,让内容更丰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