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同学们聊生日,李晓明因爸妈在外地,想到自己快到的生日会没人陪而失落,同桌知晓后,和同学商量给李晓明准备生日惊喜。(段评:本段作为记叙文的开头,清晰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李晓明因爸妈在外地而失落)和同学的行动(商量准备惊喜),但内容较为概括,缺少李晓明失落时的神态、动作细节,以及同学商量时的简单对话或动作,导致画面感不足。建议增加李晓明低头抿嘴、手指抠衣角等失落的小动作,以及同桌和同学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的场景,让起因更生动。修改版:课间同学们围在一起聊生日,李晓明坐在座位上,手指轻轻抠着衣角,耳朵却竖着听——他的生日也快到了,可爸妈在外地打工,谁会陪他呢?想着想着,他的眼圈红了一圈。同桌悄悄拍了拍他的胳膊,等李晓明抬起头,同桌冲他眨眨眼,又凑到旁边同学耳边小声说:“咱们给李晓明准备个生日惊喜吧!”几个同学立刻点点头,围在一起小声商量起来。)
第二天,李晓明一进教室,就被眼前的景象晃了神:蓝粉气球系在课桌角,彩带给天花板绕出弯弧,黑板画满小太阳、星星和蛋糕,连蛋糕图案上都细致地画了奶油花纹和几颗鲜红的草莓,正中央“李晓明生日快乐”还用亮粉笔描了边,他愣在门口时,同学们突然围上来,有人递奥特曼贺卡,有人塞彩纸千纸鹤,班长端着通蛋糕 (改:同蛋糕) 走来,烛火轻轻跳动。“快许愿呀!”大家笑着催,李晓明闭眼时,耳边传来爸妈的声音——同桌提前通了视频 (改:接通视频) ,屏幕里他们举起蛋糕说:“生日快乐”。(段评:本段作为“经过”的核心段落,场景描写丰富,但李晓明的反应细节不足,缺少他看到惊喜时的神态变化(如眼睛瞪大、嘴巴张开的样子)和心理活动(心里像揣了小太阳一样暖),且“通蛋糕”存在表述错误(应为“生日蛋糕”)。建议补充李晓明的神态、心理细节,并修正表述错误,让情感更饱满。修改版:第二天,李晓明刚推开门进教室,就被眼前的景象晃了神:蓝粉相间的气球系在每张课桌角,彩带给天花板绕出弯弯的弧线,黑板上画满了金灿灿的小太阳、闪着光的星星和奶油蛋糕——蛋糕上不仅画了细细的奶油花纹,还点了几颗鲜红的草莓,正中央“李晓明生日快乐”六个字,用亮闪闪的粉笔描了边。他站在门口,眼睛一下子瞪得圆圆的,嘴巴微微张开,连手里的书包都忘了放下。这时同学们突然围上来,有人递给他印着奥特曼的贺卡,有人塞给他折的彩纸千纸鹤,班长端着一个圆圆的生日蛋糕走来,烛火在蛋糕上轻轻跳动。“快许愿呀!”大家笑着催,李晓明闭眼的瞬间,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原来同桌提前和他爸妈通了视频,屏幕里爸妈举着蛋糕说:“晓明,生日快乐!”)
这是一个满是心意的生日,成了李晓明童年最暖的光,想起仍有暖意。(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生日的意义,但情感表达较为抽象,缺少李晓明想起这个生日时的具体感受(如心里暖暖的,像揣着一块热乎的糖)。建议把“满是心意”“最暖的光”转化为更具体的触觉或味觉感受,让结尾更有温度。修改版:这个满是心意的生日,成了李晓明童年里最暖的光。后来每当他想起那天的气球、蛋糕和同学们的笑声,心里就像揣着一块热乎的糖,甜甜的暖意一直漫到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