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班主任姓覃,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的课堂里藏着“严”与“暖”的双重温度。(段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用'严'与'暖'双重温度来概括覃老师的特点,很有吸引力!要是能加个小问题引起读者兴趣,比如'你见过又严厉又温暖的老师吗?',开头会更生动哦。修改版:你见过又严厉又温暖的老师吗?我们的班主任姓覃,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的课堂里藏着“严”与“暖”的双重温度。)
覃老师总戴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是藏着神采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下,是线条柔和的嘴唇,衬着白皙的皮肤,干净又利落。(段评:外貌描写很细致,从眼镜到嘴唇再到皮肤,写得很清楚。如果能加上老师常用的小习惯,比如'总喜欢轻轻推一下眼镜框',人物会更生动。另外,可以把'干净又利落'放在句首,让整体更紧凑。修改版:干净又利落的覃老师总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总喜欢轻轻推一下眼镜框,镜片后是藏着神采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下,是线条柔和的嘴唇,衬着白皙的皮肤,看起来特别精神。)
她的情绪像春日的天,晴雨总在不经间 (改:不经意) 切换。记得一次语文课后,是周末作业的截止日——班里竟有五个人没写作文。那天她走进教室时,脸色沉得像蒙了层乌云,同学们都敛了声息 (改:敛声息气) ,连呼吸都轻了些。她站在讲台前,没说话,可那攥紧的粉笔,绷紧的下颌,都像“滋滋”冒火星的引线。那五个没交作业的同学,头垂得快埋进课桌里,连我都跟着心跳发紧——仿佛下一秒,她就会像蓄满了力的爆竹,“嘭”地炸开。果然,没过几分钟,批评的话语像急雨似的落下来,砸得我们不敢抬头。可骂到一半,她忽然顿住了,望着我们小心翼翼缩着肩膀的样子,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里,藏着说不清的无奈。(段评:情绪描写很生动,用春日天气比喻老师的情绪变化,很贴切。不过'不经间'应该是'不经意间'哦。另外,'攥紧的粉笔'和'绷紧的下颌'这两个细节很棒,如果能加上同学们的小动作,比如'我偷偷把手指塞进桌肚里',画面感会更强。修改版:她的情绪像春日的天,晴雨总在不经意间切换。记得一次语文课后,是周末作业的截止日——班里竟有五个人没写作文。那天她走进教室时,脸色沉得像蒙了层乌云,同学们都敛了声息,连呼吸都轻了些。我偷偷把手指塞进桌肚里,心脏砰砰直跳。她站在讲台前,没说话,可那攥紧的粉笔,绷紧的下颌,都像“滋滋”冒火星的引线。那五个没交作业的同学,头垂得快埋进课桌里,连我都跟着心跳发紧——仿佛下一秒,她就会像蓄满了力的爆竹,“嘭”地炸开。果然,没过几分钟,批评的话语像急雨似的落下来,砸得我们不敢抬头。可骂到一半,她忽然顿住了,望着我们小心翼翼缩着肩膀的样子,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里,藏着说不清的无奈。)
到了发试卷的那天,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翻卷子的“沙沙”声。我们一个个垂着头,像被晒蔫的小苗——这次题目明明不难,可成绩却远没达到预期。覃老师抱着试卷进来,眼底是藏不住的失落,却没再说重话,只是把错题揉碎了、掰细了,重新讲了一遍语文知识点。她的声音比往常更轻,像怕惊着我们,我偷偷抬眼,看见有的同学悄悄红了眼眶。(段评:用'晒蔫的小苗'比喻垂头的同学,很形象!老师'把错题揉碎了、掰细了'这个表达特别生动。如果能加上自己的小举动,比如'我悄悄用橡皮蹭掉手心的汗',会让情感更真实。另外,'眼底是藏不住的失落'可以调整为'眼睛里写满了失落',更口语化。修改版:到了发试卷的那天,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翻卷子的“沙沙”声。我们一个个垂着头,像被晒蔫的小苗——这次题目明明不难,可成绩却远没达到预期。覃老师抱着试卷进来,眼睛里写满了失落,却没再说重话,只是把错题揉碎了、掰细了,重新讲了一遍语文知识点。她的声音比往常更轻,像怕惊着我们,我悄悄用橡皮蹭掉手心的汗,偷偷抬眼,看见有的同学悄悄红了眼眶。)
其实覃老师的“凶”,从来是裹着温柔的。她心情好的时候,会用脆生生的语调讲课本里的故事,把“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成“春风提着颜料桶,把江南染成了嫩生生的绿”;会把难记的编成顺口溜,逗得我们笑出眼泪。她像夏天的太阳,有时却把暖烘烘的光,裹满 (改:裹满了) 我们每一寸成长的时光。(段评:把诗句变成生动的描述,这个创意很棒!用夏天太阳比喻老师,很温暖。如果能加上具体的例子,比如'上次我感冒时,她还特意给我倒了杯温水',会让'裹着温柔'更具体。另外,'脆生生的语调'可以调整为'清脆的声音',更自然。修改版:其实覃老师的“凶”,从来是裹着温柔的。上次我感冒时,她还特意给我倒了杯温水呢。她心情好的时候,会用清脆的声音讲课本里的故事,把“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成“春风提着颜料桶,把江南染成了嫩生生的绿”;会把难记的编成顺口溜,逗得我们笑出眼泪。她像夏天的太阳,有时热得让人冒汗,却总能把暖烘烘的光,裹满我们每一寸成长的时光。)
这样的覃老师,怎能让人不爱呢?(段评:结尾用反问句很有力量!如果能加上一个小画面,比如'我偷偷把画着老师的小纸条夹进课本',会让情感更饱满。修改版:这样又严厉又温暖的覃老师,怎能让人不爱呢?我偷偷把画着老师的小纸条夹进课本,嘴角忍不住向上扬。)
王依静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覃老师细致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点个赞!你通过描写覃老师的外貌、课堂上的不同表现,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既严厉又温柔的班主任形象,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你对覃老师的喜爱与尊敬。
不过,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在立意方面,你已经写出了覃老师“严”与“暖”的特点,但可以更深入。比如思考一下,覃老师的这种教育方式对你们的成长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个影响阐述清楚,文章的立意会更有深度。
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你写覃老师批评没交作业的同学这一情节时,可以把镜头推近。当时教室里的气氛具体是怎样压抑的?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又有哪些细微的变化?覃老师批评时的语气、语速又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致地描绘出来,感染力会更强。
另外,在段落过渡上,从描写覃老师的严厉到她心情好时的温柔,中间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比如“覃老师虽然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严格,但私下里却十分亲切和蔼”,这样能让文章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覃老师的哪些行为对你的学习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 在与覃老师相处的众多小事中,有没有一件事让你对她的“严”与“暖”有了全新的认识?
- 怎样通过更多具体事例,更全面地展现覃老师对班级同学全方位的关怀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