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二十年后,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它的变化让我感慨万千。(段评:开头引用诗句的方式很好,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家乡变化的感慨。建议可以增加一点个人情感的描写,让开头更有感染力。修改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二十年后,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站在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我的心怦怦直跳,家乡的变化让我感慨万千。)
走出车站,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天空湛蓝如宝石,街道两旁种满了会发光的树木,空气清新甜润,深吸一口,满是花草树木的味道。记忆里有些浑浊的小河,如今变得清澈见底,能看见小鱼小虾在欢快的游弋 (改:地游弋) ,河面上还飘浮 (改:漂浮) 着会自动清理垃圾的机器人。(段评:这段描写很生动,用了很多比喻和想象,展现了家乡的美丽变化。不过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加强,建议增加一些过渡词,让段落更连贯。另外,“飘浮”应该是“漂浮”,注意字形哦。修改版:走出车站,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天空湛蓝如宝石,街道两旁种满了会发光的树木,空气清新甜润,深吸一口,满是花草树木的清香。记忆里有些浑浊的小河,如今变得清澈见底,能看见小鱼小虾在欢快地游弋。更让我惊喜的是,河面上还漂浮着会自动清理垃圾的机器人,它们在水面上来回穿梭,让小河永远保持干净。)
马路上更是热闹非凡。太阳能汽车无声地穿梭,没有一点儿尾气,车身上还能显示实时路况。偶尔有无人驾驶的汽车从头顶掠过,它们在专门的航道里有序飞行,人们出行变得又快又方便。我站在路边,一辆出租车自动停了,车窗上弹出一个屏幕:“欢迎回家,请问你要去哪?”(段评:这段描写了交通的变化,想象很丰富,特别是太阳能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描写很有趣。建议可以增加一些个人感受,让描写更有感染力。另外,“掠过”这个词用得很好,不过可以调整一下句子顺序,让段落更有层次。修改版:马路上更是热闹非凡。太阳能汽车无声地穿梭,没有一点儿尾气,车身上还能显示实时路况。偶尔有无人驾驶的汽车从头顶掠过,它们在专门的航道里有序飞行,人们出行变得又快又方便。我正看得入神,一辆出租车自动停在我面前,车窗上弹出一个屏幕:“欢迎回家,请问你要去哪?”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我决定回我的母校看看。走进校门,熟悉的教学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透明的圆形建筑。教室里,同学们戴着特制的眼镜上课,老师轻轻一点讲台,书里的知识就变成了3D影像“活”了过来。我看到有个小朋友正伸手“摸”一只虚拟的恐龙,脸上是兴奋的笑容。操场也变成了智能操场,可以根据需要变成足球场、篮球场,甚至是游泳池。(段评:这段描写了母校的变化,3D课堂的想象很有趣,展现了科技的进步。建议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课堂场景,让描写更生动。另外,“活”了过来的引号可以去掉,让表达更自然。修改版:我决定回我的母校看看。走进校门,熟悉的教学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透明的圆形建筑。教室里,同学们戴着特制的眼镜上课,老师轻轻一点讲台,书里的知识就变成了3D影像活了过来。我看到有个小朋友正伸手“摸”一只虚拟的恐龙,恐龙突然“嗷呜”叫了一声,小朋友吓得往后一躲,脸上却露出兴奋的笑容。操场也变成了智能操场,可以根据需要变成足球场、篮球场,甚至是游泳池,真是太神奇了!)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不禁感叹:二十年时间,家乡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家乡,更是一个充满科技与活力的家乡。我爱二十年后的家乡!(段评:结尾总结了家乡的变化,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情感真挚。建议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感受,让结尾更有感染力,避免口号式的表达。修改版:看着眼前这一切,我不禁感叹:二十年时间,家乡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家乡,更是一个充满科技与活力的家乡。我轻轻抚摸着一棵会发光的树,树叶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在欢迎我回家。我爱二十年后的家乡,更爱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姜紫涵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设想家乡的一些常规变化,而你却描绘出了会发光的树木、能自动清理垃圾的机器人、可显示实时路况的太阳能汽车、能变成3D影像的知识、智能操场等新奇的事物,这让文章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一下子就有了独特的魅力!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在描述家乡变化时,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呢?比如这些高科技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影响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像“走进校门,熟悉的教学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透明的圆形建筑”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你踏入校门时,心情是怎样的?看到透明圆形建筑时,它的外观具体是什么样的?周围的同学有什么反应?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段落之间有点跳跃。从描写街道景象到写马路上的交通,再到去母校参观,中间好像缺了一些过渡。我们能不能在段落衔接处加一些巧妙的过渡句,比如在写完街道景象后,加一句“欣赏完街道的新奇变化,我的目光又被马路上热闹的景象吸引”,这样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这些高科技的变化在给家乡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一些问题呢?比如环境问题、人们过度依赖科技导致的能力退化等。 2. 在这样充满科技感的家乡生活,传统的文化和习俗会如何传承和发展? 3. 二十年后家乡的这些变化,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