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严老师”(段评:此段作为开头,仅点明了“严老师”,过于简略,未能吸引读者兴趣,也未自然引出下文。建议补充一些能体现“严老师”特点或与后文相关的内容。修改版:在我们班,有一位特别的老师,大家都亲切又敬畏地称她为“严老师”。她呀,就像一本神秘的书,藏着好多让人又爱又怕的故事。)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卢,大家私下里都叫她“严老师”——不是因为怕她,而是她的严厉里,藏着说不尽的认真。(段评:该段介绍了“严老师”姓卢以及“严”中藏着认真,内容明确。但表述稍显平淡,可增加一些描写使语言更生动。比如可以描述一下大家私下叫她“严老师”时的神态或语气。修改版: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卢,每次大家私下里提到她,总会带着点敬畏又佩服的语气叫她“严老师”。其实呀,不是因为怕她,而是她的严厉里,藏着说不尽的认真。)
上周做练习卷,我因为粗心把“小数点”点错了位置,刚把卷子交上去就后悔了。果然,卢老师批改时一眼就发现了,她拿着卷子走到我身边,声音没有起伏:“把这道题的解题步骤,重新写在草稿本上,每一步都标清楚‘为什么这么算’。”我低着头写,手心里直冒汗,本以为会被批评,可她看完后只指着草稿本说:“你看,不是不会,是没把‘细心’放在眼里。数学里,一个小数点的错误,能让结果差十万八千里。”那之后,我做题时总会多检查一遍,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段评:此段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卢老师的“严”,情节完整,细节丰富。不过在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时可以更细腻些,增强情感表达。修改版:上周做练习卷,我因为粗心把“小数点”点错了位置,刚把卷子交上去,我就后悔得直拍脑袋,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果然,卢老师批改时一眼就发现了,她拿着卷子走到我身边,声音没有起伏:“把这道题的解题步骤,重新写在草稿本上,每一步都标清楚‘为什么这么算’。”我低着头写,手心里直冒汗,脑袋里全是“完了完了”的念头,本以为会被狠狠批评一顿,可她看完后只指着草稿本说:“你看,不是不会,是没把‘细心’放在眼里。数学里,一个小数点的错误,能让结果差十万八千里。”那之后,我做题时总会多检查一遍,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
前几天课后,我看到同桌对着“鸡兔同笼”的题目掉眼泪,卢老师正好路过,原本严肃的表情软了些。她没有直接讲答案,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从抽屉里拿出几支铅笔当“兔子腿”,几根橡皮当“鸡腿”,一边摆一边问:“要是把兔子都当成鸡,腿会少几条?”她讲得慢,还时不时停下来等同桌点头,阳光落在她握着铅笔的手上,原本难哭人的题目,居然慢慢就懂了。最后卢老师还说:“别着急,明天上课我再讲一遍,你跟着一起算。”(段评:段落生动地描绘了卢老师帮助同桌解决难题的场景,人物形象鲜明。但在描写阳光时,可以进一步渲染氛围,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前几天课后,我看到同桌对着“鸡兔同笼”的题目掉眼泪,卢老师正好路过,原本严肃的表情瞬间软了下来,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融化了冰雪。她没有直接讲答案,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从抽屉里拿出几支铅笔当“兔子腿”,几根橡皮当“鸡腿”,一边摆一边问:“要是把兔子都当成鸡,腿会少几条?”她讲得慢,还时不时停下来等同桌点头。温暖的阳光像金色的纱幔,轻柔地落在她握着铅笔的手上,原本难哭人的题目,居然慢慢就懂了。最后卢老师还说:“别着急,明天上课我再讲一遍,你跟着一起算。”)
卢老师的数学课,更是“严”得明明白白。她要求我们的草稿本必须写得像作业一样工整,“草稿乱,思路就乱”是她常说的话;要是有人上课走神,她不会大声提醒,只是轻轻敲敲黑板,眼神扫过来,我们立马就坐直了身子。但她从不是只讲“严厉”,每次讲难题,她会把复杂的公式拆成一步一步的“小问题”,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点头才往下讲;要是我们考试进步了,她还会在作业本上画个小小的星星,旁边写着“继续保持,别让粗心拖后腿”。(段评:该段围绕卢老师数学课的“严”展开,条理清晰。但在阐述卢老师讲难题和鼓励学生进步时,可以增加一些学生的反应,突出效果。修改版:卢老师的数学课,更是“严”得明明白白。她要求我们的草稿本必须写得像作业一样工整,“草稿乱,思路就乱”是她常说的话;要是有人上课走神,她不会大声提醒,只是轻轻敲敲黑板,眼神扫过来,我们立马就坐直了身子,大气都不敢出。但她从不是只讲“严厉”,每次讲难题,她会把复杂的公式拆成一步一步的“小问题”,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点头才往下讲,这时教室里总会响起轻轻的欢呼声,大家都为自己听懂了难题而开心。要是我们考试进步了,她还会在作业本上画个小小的星星,旁边写着“继续保持,别让粗心拖后腿”,我们看到那星星,心里呀,比吃了蜜还甜。)
现在我慢慢明白,卢老师的“严”,就像给我们的学习搭了一道“防护网”,帮我们挡住马虎和偷懒;而她的“暖”,则像一盏小灯,照亮我们怕难的路。每次看到她在黑板上写满工整的板书,我就知道,跟着她学数学,一定能把基础打得牢牢的。(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卢老师的“严”与“暖”,升华了主题。不过可以再增加一些自己对卢老师的情感表达,使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现在我慢慢明白,卢老师的“严”,就像给我们的学习搭了一道“防护网”,帮我们挡住马虎和偷懒;而她的“暖”,则像一盏小灯,照亮我们怕难的路。每次看到她在黑板上写满工整的板书,我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跟着她学数学,一定能把基础打得牢牢的。卢老师,您就是我心中最亮的那颗星,我会永远感谢您!)
韦楷懿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们班的严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老师深刻的理解点个赞!很多人只看到老师严厉的一面,而你却从卢老师的严厉中,感悟到了“严”背后对学生的关爱与负责,这个立意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老师时特别生动。比如写卢老师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她没有直接讲答案,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从抽屉里拿出几支铅笔当‘兔子腿’,几根橡皮当‘鸡腿’,一边摆一边问”,通过这些具体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卢老师耐心教学的场景,一个认真负责、教学方法独特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
在一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从道理的深度来讲,你写了卢老师的“严”和“暖”,我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这种“严”和“暖”对于你们未来的成长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背后的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会更有力量。从细节与层次来说,在描述卢老师批改卷子让你重新写解题步骤这件事时,过程有点快。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当时教室里的氛围是怎样的?你的心情除了紧张还有什么?卢老师当时的表情除了严肃有没有其他细微的变化?用这些细节把这个场景丰富起来,文章的感染力会更强。另外,在段落衔接上,从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时,可以加一些过渡句,比如做完一件事,“我对卢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而接下来发生的另一件事,更让我感受到她的良苦用心”,这样能让文章读起来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细节的丰富和段落的衔接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卢老师的“严”和“暖”具体在哪些方面改变了同学们对学习的态度?
- 在和卢老师相处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小事能体现她独特的教学智慧?
- 如何通过更多的细节描写,让卢老师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