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总觉得妈妈对我太严厉,不像别人的妈妈那样温柔。她很少夸我,总是在我犯错时毫不留情地批评,就算我取得了进步,她也是淡淡说一句“别骄傲”。我常常觉得,她是不是根本不爱我。(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点明了“我”觉得妈妈严厉、怀疑妈妈不爱自己的感受,自然引出下文,符合记叙文开头引出故事的要求。不过语言稍显平淡,可运用一些比喻等简单修辞手法增添文采。比如“她的批评像冰冷的寒风,吹得我心里凉飕飕的”。修改版:从小到大,我总觉得妈妈对我太严厉,就像一座冷酷的冰山,不像别人的妈妈那样温柔似暖阳。她很少夸我,她的批评像冰冷的寒风,吹得我心里凉飕飕的,就算我取得了进步,她也是淡淡说一句“别骄傲”。我常常觉得,她是不是根本不爱我。)
还记得上次,我英语考砸了,拿着试卷回家时,手脚都在发抖。果然,妈妈看到分数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冰冷地说:“怎么又考这么差?上课是不是又走神了?”我委屈的眼泪 (改:委屈得眼泪) 一下涌了出来,冲她大喊:“我已经很努力了!你从来都不理解我!”说完,我摔门冲进了房间,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哭。(段评:该段具体描述了“我”英语考砸后妈妈的反应和“我”的委屈,情节完整,细节较丰富,如“手脚都在发抖”“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但在描写“我”的委屈时,可增加一些心理描写让情感更充沛,比如“我心里又气又委屈,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我”。修改版:还记得上次,我英语考砸了,拿着试卷回家时,手脚都在发抖。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果然,妈妈看到分数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冰冷地说:“怎么又考这么差?上课是不是又走神了?”我心里又气又委屈,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我,委屈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冲她大喊:“我已经很努力了!你从来都不理解我!”说完,我摔门冲进了房间,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哭。)
不知哭了多久,我听到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接着是妈妈放东西的声音。过了一会儿,门被推开一条缝,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走了进来。她把牛奶放在我的床头柜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床边。我假装睡着,不想理她。(段评:这段承接上文,描述妈妈在“我”哭后进来的情景,衔接自然。但对妈妈的动作描写稍显单调,可增加一些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如“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我轻微的抽泣声,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修改版: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我轻微的抽泣声,不知哭了多久,我听到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接着是妈妈放东西的声音。过了一会儿,门被推开一条缝,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走了进来。她把牛奶放在我的床头柜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床边。我假装睡着,不想理她。)
这时,我感觉到妈妈的手轻轻抚过我的头发,动作很轻很温柔,和平时严厉的她判若两人。只听她叹了一口气,小声说:“妈妈不是不爱你,只是怕你骄傲,怕你不努力。看到你考差,妈妈比谁都着急。刚才对你说话太重了,对不起。”(段评:此段通过妈妈的动作和话语,展现了妈妈严厉背后的爱,情感真挚。不过语言较直白,可适当运用一些词语增强感染力,比如“她轻轻抚过我的头发,那动作轻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风”。修改版:这时,我感觉到妈妈的手轻轻抚过我的头发,那动作轻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风,和平时严厉的她判若两人。只听她叹了一口气,小声说:“妈妈不是不爱你,只是怕你骄傲,怕你不努力。看到你考差,妈妈比谁都着急。刚才对你说话太重了,对不起。”)
那一刻,我猛地睁开眼睛,看着妈妈泛红的眼眶和眼角的细纹,突然鼻子一酸。原来,妈妈严厉的背后藏着这么深沉的爱。她的批评不是否定而是希望我能更优秀,她的沉默不是冷漠,而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关心。(段评:该段写出了“我”理解妈妈爱的瞬间,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但在表达对妈妈爱的感悟时,表述可更生动,比如“原来,妈妈严厉的背后藏着像大海一样深沉的爱”。修改版:那一刻,我猛地睁开眼睛,看着妈妈泛红的眼眶和眼角的细纹,突然鼻子一酸。原来,妈妈严厉的背后藏着像大海一样深沉的爱。她的批评不是否定而是希望我能更优秀,她的沉默不是冷漠,而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关心。)
从那以后,我不再抱怨妈妈的严厉。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母爱——它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一言一行里的牵挂与守护。(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我”读懂母爱的感悟,升华了主题。不过可以再增加一些童真童趣,比如“以后我要像个小卫士一样,守护着妈妈藏在一言一行里的爱”。修改版:从那以后,我不再抱怨妈妈的严厉。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母爱——它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一言一行里的牵挂与守护。以后我要像个小卫士一样,守护着妈妈藏在一言一行里的爱。)
傅奕珺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一刻,我读懂了——母爱》,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腻又深刻的情感表达点个赞!很多人只看到了妈妈严厉的表象,而你却从妈妈的批评和沉默中,感悟到了“母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一言一行里的牵挂与守护”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特别好。开头通过描述自己对妈妈严厉的感受,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吸引老师读下去;结尾又用“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母爱”和开头形成了呼应,让整个故事非常完整圆满。这个“首尾呼应”的技巧,你用得很娴熟!而且,你对人物的描写也很生动。比如“妈妈看到分数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冰冷地说:‘怎么又考这么差?上课是不是又走神了?’”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让妈妈严厉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呢,老师还有几个小建议,能让你的文章更上一层楼。在描写妈妈走进房间送牛奶这个情节时,你写得比较简洁。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房间里的光线是怎样的?妈妈走进来时,脚步有多轻,有没有发出什么细微的声音?牛奶冒着怎样的热气,散发着怎样的香味?你当时蒙在被子里,心里最委屈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另外,从你和妈妈争吵到妈妈进来送牛奶道歉,这中间的过渡可以再强化一下。比如加一句“我在房间里哭了很久,心情渐渐平复,这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这样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严厉却饱含母爱的小事,能让“母爱藏在一言一行里”这个观点更有说服力?
- 从读懂母爱这件事上,能引发我们对亲情、对成长中与父母相处的哪些更深入的思考?
- 如何通过更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自己读懂母爱的这个过程更加动人?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