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有“江南宋城”之称的江西赣州。当爸爸说要带我去看看郁孤台和古浮桥的夜景时,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好奇: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段评:作为开头段,巧妙引出了赣州之旅的主题,通过“好奇”吸引读者兴趣,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语言表达流畅。不过可以在描述好奇时,更具体地说说自己想象中的郁孤台和古浮桥夜景是什么样,增强童真童趣。修改版: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有“江南宋城”之称的江西赣州。当爸爸说要带我去看看郁孤台和古浮桥的夜景时,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好奇:郁孤台的夜景是不是像童话里的城堡一样闪着金光?古浮桥会不会像一条发光的巨龙横跨在江面上呢?)
夜幕降临,我们首先来到了郁孤台。它静静地立在一座小山上,在深蓝色的天幕下,像一位戴着飞檐帽子的古代将军。当灯光一瞬间全部亮起,我忍不住“哇”地叫出了声!金色的光芒从屋檐上流淌下来,整座楼阁仿佛披上了一件用星星和月光织成的外衣,闪闪发光,庄严又神秘。爸爸告诉我,很久以前,一位叫辛弃疾的大诗人就在这里写下了“郁孤台下清江水”的名句。我望着那发光的楼阁,仿佛能看见诗人正凭栏远望的身影。(段评:此段详细描写了郁孤台的夜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符合记叙文细节描写生动的要求。但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感受,让情感表达更丰富。比如在看到辛弃疾名句相关内容后,多写一点自己当时内心的小触动。修改版:夜幕降临,我们首先来到了郁孤台。它静静地立在一座小山上,在深蓝色的天幕下,像一位戴着飞檐帽子的古代将军。当灯光一瞬间全部亮起,我忍不住“哇”地叫出了声!金色的光芒从屋檐上流淌下来,整座楼阁仿佛披上了一件用星星和月光织成的外衣,闪闪发光,庄严又神秘。爸爸告诉我,很久以前,一位叫辛弃疾的大诗人就在这里写下了“郁孤台下清江水”的名句。我望着那发光的楼阁,仿佛能看见诗人正凭栏远望的身影,那一刻,我心里好像也有了一种穿越千年与诗人对话的奇妙感觉。)
离开郁孤台,我们沿着古老的宋城墙散步,没走多远,就看到了横跨在章江上的古浮桥。它的样子真是太奇特了!它不是用水泥和桥墩建的,而是由很多很多艘小木船手拉手连在一起,上面铺着木板。走在桥上,脚下微微晃动,能听到江水在船底“哗啦哗啦”地唱歌,既有趣又有一点点紧张,好像走在一条会呼吸的龙背上。(段评:段落清晰地描述了古浮桥的样子和走在桥上的感受,结构与逻辑清晰。不过在描写古浮桥的独特之处时,可以再增加一些对比,突出它和普通桥的不同,让读者更有直观感受。修改版:离开郁孤台,我们沿着古老的宋城墙散步,没走多远,就看到了横跨在章江上的古浮桥。它的样子真是太奇特了!一般的桥是用水泥和桥墩建的,稳稳当当的,而这古浮桥却是由很多很多艘小木船手拉手连在一起,上面铺着木板。走在桥上,脚下微微晃动,能听到江水在船底“哗啦哗啦”地唱歌,既有趣又有一点点紧张,好像走在一条会呼吸的龙背上。)
每一艘小船的船头都挂着一盏红灯笼,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晚风吹过,灯笼们轻轻摇摆,它们的光影倒映在漆黑的江面上,碎成千万片金色的羽毛,随着水波舞蹈、旋转。近处的光影明亮温暖,远处的则朦朦胧胧,一直延伸到对岸的万家灯火里。这一幕,比任何动画片里的场景都要美!(段评:该段对古浮桥红灯笼光影的描写十分精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富有想象力和童真童趣。但可以进一步描述自己看到这美景时的动作或表情,使情感表达更自然。修改版:每一艘小船的船头都挂着一盏红灯笼,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晚风吹过,灯笼们轻轻摇摆,它们的光影倒映在漆黑的江面上,碎成千万片金色的羽毛,随着水波舞蹈、旋转。近处的光影明亮温暖,远处的则朦朦胧胧,一直延伸到对岸的万家灯火里。我不禁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这一幕,比任何动画片里的场景都要美!)
这趟赣州之旅,让我把宋城的灯火和千年的古桥都装进了心里。我终于明白,最美的风景, 不仅能用眼睛看,还能住进心里,变成一首永远动人的诗。再见了,美丽的赣州,我一定会再来的!(段评:结尾段总结了赣州之旅,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赣州的喜爱和再来的期待。但可以在“最美的风景不仅能用眼睛看,还能住进心里”这里,再展开一点点,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让思想深度更上一层楼。修改版:这趟赣州之旅,让我把宋城的灯火和千年的古桥都装进了心里。我终于明白,最美的风景,不仅能用眼睛看,还能住进心里。当我站在郁孤台下感受着历史的韵味,走在古浮桥上倾听着江水的歌声,这些美好的瞬间就像一颗颗星星,在我心里闪烁,变成了一首永远动人的诗。再见了,美丽的赣州,我一定会再来的!)
朱文林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赣州之旅》,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感悟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旅行的经过,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最美的风景,不仅能用眼睛看,还能住进心里,变成一首永远动人的诗”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描写特别生动。比如你描写郁孤台“它静静地立在一座小山上,在深蓝色的天幕下,像一位戴着飞檐帽子的古代将军”,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郁孤台比作古代将军,让郁孤台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还有描写古浮桥“它不是用水泥和桥墩建的,而是由很多很多艘小木船手拉手连在一起,上面铺着木板”,“手拉手”这个拟人手法用得很妙,让古浮桥充满了趣味。
不过呢,我们还可以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比如在描写郁孤台和古浮桥的时候,除了视觉描写,能不能再加入一些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描写?像在描写走在古浮桥上,除了听到江水唱歌,当时的风刮在脸上是什么感觉?脚下木板踩上去是什么触感?用“五感法”把这些细节丰富起来,文章的感染力会更强。另外,从郁孤台过渡到古浮桥这部分,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比如“告别了庄严神秘的郁孤台,我们带着满心的欢喜,沿着古老的宋城墙漫步,没走多远,就看到了横跨在章江上的古浮桥”,这样段落之间的衔接会更自然。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捕捉旅行中的美好并表达出深刻感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的丰富和段落的衔接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其他的旅行中,有没有哪些风景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心灵触动,这种触动和赣州之旅的感悟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 除了郁孤台和古浮桥,赣州还有很多特色的地方,要是把这些地方也写进文章,应该如何巧妙地安排结构和过渡?
- 在描写风景的时候,怎样运用更多不同的修辞手法,让景色的特点更加鲜明生动?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