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里面有三个馆:广东美术馆、广东文学馆、还有我们今天参观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段评:这段作为记叙文的开头,缺少时间和参观的起因要素,使事件背景不清晰。建议补充这些要素,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修改版: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这里面有三个馆:广东美术馆、广东文学馆、还有我们今天重点参观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一进馆,看到了几只栩栩如生的醒狮。弟弟很兴奋地冲过去跟醒狮拍照,然后钻进醒狮内部看。原来,里面有两个机关可以控制“狮子”的眼皮和嘴巴。在“狮子”头里面有一根绳子绕在两个滑轮组上,只需把中间的绳子轻轻地拉一下,“狮子”的眼皮就能眨一下。把手放在“狮子”下巴的下面往上一托,就把狮子嘴合上 (改:张开) 。(段评:段落内容较丰富,但在描写弟弟动作时可以增加一些弟弟的语言和表情,让内容更生动。比如在弟弟兴奋地冲过去时,可以描述一下他兴奋的表情,再加上他说的话。修改版:一进馆,我们就看到了几只栩栩如生的醒狮。弟弟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满是兴奋,一边大喊着:“哇,好漂亮的醒狮呀!”一边冲过去跟醒狮拍照,然后迫不及待地钻进醒狮内部看。原来,里面有两个机关可以控制“狮子”的眼皮和嘴巴。在“狮子”头里面有一根绳子绕在两个滑轮组上,只需把中间的绳子轻轻地拉一下,“狮子”的眼皮就能眨一下。把手放在“狮子”下巴的下面往上一托,就把狮子嘴合上。)
往里走,我发现了一条用竹、绸布搭建的一条数米长的大鱼。弟弟发现它的名字叫“鳌鱼道具”。而且,它的作者都姓“余”。我看了一下鳌鱼道具的介绍,上面写:鳌鱼舞是汕头市澄海区的一项传统动物舞蹈。表演时,有成套的潮州大锣鼓班伴奏,首、身、尾连成一个整体,由7人表演,其中1人扮演擎珠人(舞珠者),5人操纵鳌鱼,1人扮作“执笛”渔女,由擎珠人“执珠”指挥,晃动鱼珠引领鳌鱼表演“出海”“遨游”“脊鳌”“跃龙门”等情景。(段评:介绍鳌鱼道具部分文字较生硬,像是在单纯地读资料。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和与弟弟的互动,让内容更有温度。比如在看到鳌鱼道具介绍时,说说自己的惊讶或者好奇。修改版:往里走,我发现了一条用竹、绸布搭建的数米长的大鱼。弟弟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找到它的名字啦,叫鳌鱼道具!”而且,我还发现它的作者都姓“余”呢。我好奇地看了一下鳌鱼道具的介绍,上面写着:鳌鱼舞是汕头市澄海区的一项传统动物舞蹈。表演时,有成套的潮州大锣鼓班伴奏,首、身、尾连成一个整体,由7人表演,其中1人扮演擎珠人(舞珠者),5人操纵鳌鱼,1人扮作“执笛”渔女,由擎珠人“执珠”指挥,晃动鱼珠引领鳌鱼表演“出海”“遨游”“脊鳌”“跃龙门”等情景。我不禁感叹:“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呀!”)
《湾区同心》是一件为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鸣而创作的震撼之作。《湾区同心》是大型骨雕,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象牙雕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领衔,20多名工匠共参与,长度约4,98米,做完它要约3000个工作日,广州牙雕的圆雕、浮雕、镂空雕和镶嵌技艺。(段评:这段介绍《湾区同心》时,存在数据表述不规范的问题,“长度约4,98米”应改为“长度约4.98米”。同时,对这件作品的描述可以更生动一些,加入一些自己对作品的直观感受。修改版:《湾区同心》是一件为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鸣而创作的震撼之作。当我看到它时,一下子就被它的宏大气势吸引住了。《湾区同心》是大型骨雕,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象牙雕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领衔,20多名工匠共同参与完成。它长度约4.98米,做完它大约需要3000个工作日,运用了广州牙雕的圆雕、浮雕、镂空雕和镶嵌技艺。看着这件作品,我仿佛看到了工匠们日夜辛苦雕刻的场景。)
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联、民风相通,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绚烂缤纷又交相辉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开展非遗展示、交流传播之新阵地,是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的新开端。粤港澳大湾区正合力携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共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段评:结尾部分比较笼统,情感不够真挚。可以结合自己参观的感受,把对文化使命的理解写得更具体。修改版:参观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我深深感受到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联、民风相通,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绚烂缤纷又交相辉映。这里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开展非遗展示、交流传播之新阵地,是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的新开端。我想,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也应该在这新时代的征程上,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粤港澳大湾区一起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