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真香!”在学校烹饪厨房的上空,飘荡着阵阵美食的香气和同学们的欢笑声。那是因为今天到我们班去烹饪了。(段评:此段作为开头,通过描写美食香气和欢笑声,自然引出班级烹饪的主题,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语言稍显直白,可增加一些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比如“美食的香气像调皮的小精灵,在厨房上空欢快地飘荡”。修改版:“哇!真香!”在学校烹饪厨房的上空,美食的香气像调皮的小精灵,在欢快地飘荡着,还夹杂着同学们的欢笑声。那是因为今天轮到我们班去烹饪啦。)
大家来到厨房,面对着这些摆放整齐的锅碗飘盆 (改:锅碗瓢盆) ,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摩拳擦掌,想在这场“烹饪大赛”中脱颖而出。(段评:该段落能体现大家对烹饪的期待,但“锅碗飘盆”有误,应是“锅碗瓢盆”。且描述比较简单,可补充大家摩拳擦掌时的神态、动作细节,使内容更丰富。修改版:大家来到厨房,面对着这些摆放整齐的锅碗瓢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摩拳擦掌,一个个眼睛发亮,跃跃欲试,想在这场“烹饪大赛”中脱颖而出。)
当老师一声令下,本班的每组成员都忙碌了起来:他们有的热锅,有的人倒油,还有的人在包饺子呢!一群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们组的小龙同学却镇定自若,淡定地拿出六个鸡蛋,熟练地沿着桌角,一敲。原本光滑的鸡蛋表面,出现了几条细小的裂纹。再用手轻轻一开,粘稠的蛋壳液 (改:蛋液) 就轻轻的流入碗中。真厉害呀!我不禁在心里赞叹。(段评:这一段对小龙敲鸡蛋的细节描写很生动,体现了他的熟练。不过“一群忙得不亦乐乎”表述不通顺,可改为“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修改版:当老师一声令下,本班的每组成员都忙碌了起来:他们有的热锅,有的倒油,还有的人在包饺子呢!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们组的小龙同学却镇定自若,淡定地拿出六个鸡蛋,熟练地沿着桌角一敲。原本光滑的鸡蛋表面,出现了几条细小的裂纹。再用手轻轻一掰,粘稠的蛋液就缓缓地流入碗中。真厉害呀!我不禁在心里赞叹。)
接着,我又去看同学们包饺子。只见包饺子的三位同学把饺子馅放入皮里,再一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便做好了。包饺子的小吴动作既熟练又迅速,一会儿功夫 (改:一会儿工夫) ,又做了几盘,他嘴里还喃喃着:“看我再包几个!”(段评:此段对小吴包饺子的描写较细致,但语言较平淡。可以运用一些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像小元宝一样”,让表达更生动。修改版:接着,我又去看同学们包饺子。只见包饺子的三位同学把饺子馅放入皮里,再一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像小元宝一样便做好了。包饺子的小吴动作既熟练又迅速,一会儿功夫,又做了几盘,他嘴里还喃喃着:“看我再包几个!”)
等到所有菜备齐后,就可以下锅炒菜了。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同学们纷纷开火炒菜。不一会儿,美食的香气扩散开来,仿佛校园都都浸 (改:校园都浸) 在这香味里。我们组的“大厨”小龙撸起袖子,自豪地说:“终于到我大显身手啦!”接着往锅里放入食材,轻松地用锅铲翻炒着。不久,他的拿手好菜——番茄炒蛋就大功告成了。(段评:段落描述炒菜过程较清晰,但“仿佛校园都都浸在这香味里”存在重复语病,应改为“仿佛校园都浸在这香味里”。还可增加一些炒菜时的声音、动作等细节。修改版:等到所有菜备齐后,就可以下锅炒菜了。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同学们纷纷开火炒菜。不一会儿,美食的香气扩散开来,“滋滋”的炒菜声也响起来,仿佛校园都浸在这香味里。我们组的“大厨”小龙撸起袖子,自豪地说:“终于到我大显身手啦!”接着往锅里放入食材,轻松地用锅铲翻炒着,锅铲与锅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不久,他的拿手好菜——番茄炒蛋就大功告成了。)
在我们的团结协作下,同学们的菜陆续上齐了,我们最期待的环节——吃饭开始了。我们一起品尝这喷香的饭菜,心里又开心又有满满的成就感!(段评:该段落写出了吃饭时大家的心情,内容完整。但语言较普通,可适当增加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如“美滋滋”等,让情感表达更强烈。修改版:在我们的团结协作下,同学们的菜陆续上齐了,我们最期待的环节——吃饭开始了。我们一起品尝这喷香的饭菜,心里美滋滋的,又开心又有满满的成就感!)
今天的烹饪活动真有趣,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团结协作,就像一首歌中的一句歌词:“团结就是力量!”(段评:结尾总结了活动的意义,点明了团结的主题。不过引用歌词稍显生硬,可以更自然地融入。比如“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那首歌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让我们这次烹饪活动如此有趣”。修改版:今天的烹饪活动真有趣,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团结协作,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那首歌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让我们这次烹饪活动如此有趣!)
朱筱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有趣的烹饪活动》,老师首先要为你从活动中获得的深刻感悟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烹饪活动的欢乐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团结的力量”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对同学们烹饪过程的描写十分生动。比如写小龙同学敲鸡蛋,“熟练地沿着桌角,一敲。原本光滑的鸡蛋表面,出现了几条细小的裂纹。再用手轻轻一开,粘稠的蛋液就轻轻的流入碗中”,通过这一系列具体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他敲鸡蛋的熟练模样,人物一下子就鲜活起来了。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团结就有力量?是因为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还是能汇聚大家的智慧?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团结”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另外,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像“当老师一声令下,本班的每组成员都忙碌了起来:他们有的热锅,有的人倒油,还有的人在包饺子呢!一群忙得不亦乐乎”这里,是活动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厨房的环境是怎样的?大家忙碌时有没有交流的话语?你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记录生活中的经历,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的雕琢上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这次烹饪活动中,有没有某个具体的合作细节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了团结?
- 除了烹饪活动,在其他集体活动中,团结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如何通过更多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烹饪活动中的团结氛围?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