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校园的角落,在学校的劳动实践教室里,一场有趣的“成长小厨房”活动热闹地进行着。同学们兴奋不已,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老师站在一旁,微笑着指导我们。(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生动描绘了活动场景,成功引出主题,吸引读者兴趣。不过,可增加一些对活动期待氛围的渲染,让开头更具感染力。修改版: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学校充满趣味的劳动实践教室里,一场令人期待已久的“成长小厨房”活动正热闹非凡地进行着。同学们兴奋得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一个个就像即将奔赴战场的小勇士。老师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带着鼓励的微笑指导着我们。)
那天,天气格外晴朗,仿佛也在为我们活动助兴。我们要做的是西红柿炒蛋。教室里每个桌子上都摆满了西红柿,每一个都像一颗大红的太阳。还有绿油油的葱花。老师站在旁边指导我们。开始做菜啦,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先看小明,他小心翼翼地把西红柿洗干净,然后用刀轻轻地切成小块,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一个小厨师。旁边有小红负责打鸡蛋,她把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蛋液就流到碗里了,我帮忙搅拌起来,蛋液在碗里仿佛就像是一碗金水。(段评:此段详细描述做菜准备过程,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通过描写同学动作体现童真。但重复提及老师指导可简化,部分比喻稍显刻意,可自然些。修改版:那天,天气格外晴朗,仿佛连太阳公公都在为我们的活动欢呼喝彩。我们这次要做的是经典的西红柿炒蛋。走进教室,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红彤彤的西红柿,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还有那绿油油的葱花,如同翡翠一般点缀其中。开始做菜啦,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先看小明,他小心翼翼地把西红柿捧在手里,就像捧着宝贝一样,然后认真地把它们洗干净,接着用刀轻轻地切成小块,那专注的模样真像一位专业的小厨师。旁边的小红负责打鸡蛋,她熟练地把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蛋液便顺着裂缝流到碗里,我赶紧拿起筷子帮忙搅拌起来,蛋液在碗里快速旋转,就像一个金色的小漩涡。)
接下来就到了关键的炒制环节。小明打开煤气灶,蓝色的火苗“噌”地一下冒了出来。等水烧干后,他倒了点油,油热了以后,发出“滋滋”的响声,像是一个个小炮炸开一样。这时,小明把蛋液倒进锅里,蛋液瞬间膨胀起来,变成金黄色的蛋饼。他用铲子快速地翻炒着,蛋香弥漫开来。让人直流口水。然后把切好的西柿 (改:西红柿) 倒进去,继续翻炒,不一会儿,西红柿就变软了,红红的汁水渗了出来。(段评:该段对炒制环节描写精彩,运用拟声词和比喻增强画面感,突出童真。但存在错别字,“西柿”应改为“西红柿”,且表述可更简洁连贯。修改版:接下来就到了关键的炒制环节。小明打开煤气灶,蓝色的火苗“噌”地一下蹿了出来。等锅烧热后,他倒入一点油,油很快就热了,发出“滋滋”的响声,就像一群小鞭炮在欢快地跳舞。这时,小明把搅拌好的蛋液倒进锅里,蛋液瞬间在热油中膨胀起来,变成了一块金黄诱人的蛋饼。他迅速拿起铲子,快速地翻炒着,蛋香立刻弥漫开来,勾得人直咽口水。随后,他把切好的西红柿倒进去,继续翻炒,不一会儿,西红柿就变得软软的,红红的汁水也渗了出来,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西红柿炒蛋的香气。)
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把炒好的西红柿炒蛋盛到盘里。吃着自己做的菜,我心里美滋滋的,原来自己动手做饭这么有趣,也懂得了劳动的快乐。(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活动感受,点明劳动带来快乐,主题积极明确。但可更具体地抒发情感,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最后,在老师的悉心帮助下,我们把炒好的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的西红柿炒蛋盛到了盘子里。大家围在一起,看着这盘自己亲手做的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味道在舌尖上散开,那滋味,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全是喜悦。原来,自己动手做饭是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更懂得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种快乐,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高大可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成长小厨房》,老师首先要为你从活动中获得的感悟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做菜的过程,而你却从中体会到“原来自己动手做饭这么有趣,也懂得了劳动的快乐”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特别好。你对做菜过程的描写十分生动,比如“小明打开煤气灶,蓝色的火苗‘噌’地一下冒了出来。等水烧干后,他倒了点油,油热了以后,发出‘滋滋’的响声,像是一个个小炮炸开一样”,通过对火苗、油的声音等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做菜时的场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让整个过程变得鲜活起来!
不过呢,老师也有一些小建议给你。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从这次活动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劳动能带来快乐?是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果,还是在过程中学会了新的技能?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劳动带来快乐”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另外,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接下来就到了关键的炒制环节”这里,是文章很重要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弥漫的气味是怎样的?大家在旁边观看时发出了什么声音?你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运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和细节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这次“成长小厨房”活动中,还有哪些小插曲能让我们对劳动有不一样的理解?
- 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不同的表现,能让我们对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有怎样的思考?
- 从这次做西红柿炒蛋的经历出发,怎样联系到生活中其他通过劳动获得快乐的事情?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