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美术课太有趣啦!老师说要教我们用黏土做小动物,我早就想做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了。(段评:这段引出了美术课上用黏土做小鸡的事情,但缺少地点要素,导致事件发生的环境不清晰。请补上。另外,可以增加一些对自己期待心情的描写,让情感更丰富。修改版:今天在学校的美术课上,太有趣啦!老师说要教我们用黏土做小动物,我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早就想做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了,感觉自己马上就能把心中的小鸡变出来啦。)
我先拿出黄色黏土,把它揉成一个圆滚滚的球当小鸡的身体,又捏了个小一点的球做脑袋,用牙签轻轻一插,它们就粘在一起了。接着,我用白色黏土搓了两个小圆片,再贴上黑色的小点点当眼睛,小鸡一下子就有精神了。(段评:此段对做小鸡身体和眼睛的过程描写较细致,但语言稍显平淡。可以使用一些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比如把揉成的球比作鸡蛋等。修改版:我先拿出黄色黏土,小心翼翼地把它揉成一个圆滚滚的,像鸡蛋一样的球当小鸡的身体,又捏了个小一点的球做脑袋,用牙签轻轻一插,它们就紧紧地粘在一起了,就像两个好朋友手拉手。接着,我用白色黏土搓了两个小圆片,就像两颗小小的珍珠,再贴上黑色的小点点当眼睛,小鸡一下子就有精神了,好像在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
最有意思的是做小鸡的嘴巴和脚。我用橙色黏土捏了个小小的三角形粘在脑袋前面,又捏了两只细细的小爪子。老师走过来看,笑着说:“你的小鸡好像少了点什么哦!”我低头一看,赶紧用黄色黏土搓了几根细细的毛,粘在小鸡的背上。(段评:这段写做小鸡嘴巴和脚以及老师提醒添毛的过程,但心理描写不足。可以加上自己听到老师提醒时心里的想法,使内容更丰富。修改版:最有意思的是做小鸡的嘴巴和脚。我用橙色黏土捏了个小小的三角形粘在脑袋前面,又捏了两只细细的小爪子。老师走过来看,笑着说:“你的小鸡好像少了点什么哦!”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是哪里没做好呢?低头一看,赶紧用黄色黏土搓了几根细细的毛,粘在小鸡的背上。)
下课铃响的时候,我的小鸡终于做好了。它歪着脑袋,好像在对我笑。我把小鸡放进书包,要把它带回家给妈妈看看,这可是我最得意的作品呢!(段评:段落结尾表达了对作品的得意之情,但可以增加一些对小鸡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小鸡的形象更鲜活。修改版:下课铃响的时候,我的小鸡终于做好了。它歪着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尖尖的小嘴微微张开,好像在对我欢快地笑着说:“谢谢你把我变出来!”我小心翼翼地把小鸡放进书包,要把它带回家给妈妈看看,这可是我最得意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