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铃(段评:此段仅“竹风铃”三字,过于简略,作为开头未能很好地引出主题,也难以吸引读者兴趣。建议补充一些关于竹风铃的简单描述或自己对它的初步感受,让开头更丰富。修改版: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特别的竹风铃,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和姐姐那些温暖又美好的回忆。)
我的窗前有一个竹风铃。风吹过,会发出叮叮的声音,那是最美的声音。(段评:段落围绕窗前的竹风铃,描述了风吹时的声音,内容与主题相符,但描写较平淡。可以运用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比如把竹风铃的声音比作清脆的鸟鸣等。修改版:我的窗前有一个竹风铃。每当微风吹过,它就会发出叮叮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就像林间鸟儿欢快的歌声,是我听过最美的声音。)
这个风铃是姐姐送给我的。小巧精美,黄色绳子上挂着一块小竹牌,小竹牌上刻着我的名字,竹牌上还挂了一个小铃铛。(段评:该段介绍了风铃的来历和外观,内容具体,但语言较平实。可以增加一些词语修饰,突出风铃的精美。比如“小巧玲珑、精美别致”等。修改版:这个风铃是姐姐送给我的,它小巧玲珑、精美别致。黄色的绳子上挂着一块小竹牌,小竹牌上工工整整地刻着我的名字,竹牌下面还挂了一个小铃铛,随风轻轻晃动。)
每当我看见它时,便唤醒了脑海里最深的记忆。那是一个燥热的夏天,我和姐姐躺在树下。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和蝉鸣组成了最美妙的夏日交响曲。我边缠着姐姐讲故事边吃着冰凉的雪糕。姐姐给我讲三件宝物的故事,里面二王子带回来的竹风铃只要对着生病或受伤的人摇一摇,就能治好。我对此深信不疑,和姐姐一拍即合,回去做风铃。(段评:段落讲述了和姐姐关于竹风铃的回忆,情节完整,但细节描写可加强。比如可以详细描写“我”缠着姐姐讲故事时的神态、动作等。修改版:每当我看见它时,便唤醒了脑海里最深的记忆。那是一个燥热的夏天,我和姐姐躺在树下。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和蝉鸣组成了最美妙的夏日交响曲。我侧着身子,双手托着下巴,眼睛亮晶晶地缠着姐姐讲故事,嘴里还时不时咬一口冰凉的雪糕。姐姐给我讲三件宝物的故事,里面二王子带回来的竹风铃只要对着生病或受伤的人摇一摇,就能治好。我对此深信不疑,兴奋地和姐姐一拍即合,决定回去做风铃。)
我找来一块小竹板,学着大人的样子打磨、刻画,没过多久,一块刻姐姐名字的小竹牌就做好了。我用紫色的绳子绑起来,在下面又用绳子挂了一个小铃铛,一个竹风铃就做好了。姐姐也赶了过来。我们为了保险起见,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寺庙祈福,之后交换风铃,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段评:此段叙述了制作风铃的过程,条理清晰,但语言稍显简单。可以使用一些连接词,让制作过程更连贯,还能增加一些心理描写。修改版:我找来一块小竹板,学着大人的样子认真地打磨、刻画。心里想着一定要把姐姐的名字刻得漂漂亮亮的,没过多久,一块刻着姐姐名字的小竹牌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紫色的绳子把它绑起来,又在下面用绳子挂了一个小铃铛,一个竹风铃就大功告成啦。这时姐姐也赶了过来。我们为了保险起见,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寺庙祈福,之后交换风铃,手拉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从此以后,对方如果生了病或受了伤,就会一起摇风铃,希望对方能快快康复。(段评:段落说明了交换风铃后的约定,内容简洁,但稍显生硬。可以增加一些情感表达,让约定更温馨。修改版:从此以后,只要对方生了病或受了伤,我们就会一起轻轻摇起风铃,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对方能快快康复。)
虽然竹风铃的声音不像钢琴那样优美,不像笛子那样有韵律,但它寄托了我们对对方的期望,是最美好的音乐。(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竹风铃的意义,主题得到升华,但语言表达可更有感染力。可以增加一些抒情的语句。修改版:虽然竹风铃的声音不像钢琴那样优美,不像笛子那样有韵律,但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连接着我和姐姐的心,寄托了我们对对方最美好的期望,那清脆的铃声,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音乐,永远在我心中回荡。)
邓雪莲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竹风铃》,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腻的情感点个赞!很多人写物品只是单纯描述外观,而你却通过竹风铃,将你与姐姐之间深厚的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文章充满了温度!
老师发现你在描写竹风铃和回忆与姐姐相处的情节时特别生动。比如描写竹风铃“黄色绳子上挂着一块小竹牌,小竹牌上刻着我的名字,竹牌上还挂了一个小铃铛”,通过这样细致的外观描写,让竹风铃的样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还有回忆夏天树下的场景,“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和蝉鸣组成了最美妙的夏日交响曲。我边缠着姐姐讲故事边吃着冰凉的雪糕”,从听觉、味觉等多个角度,让那段美好的时光跃然纸上,这就是综合描写手法的魅力!
不过呢,我们还可以让文章更上一层楼。在深化立意方面,你写了竹风铃寄托着你们对彼此的期望,那能不能再深入想想,这种期望背后反映出的是你们对亲情怎样的理解和珍惜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思考融入进去,文章的思想深度会大大提升。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比如做风铃的过程,“我找来一块小竹板,学着大人的样子打磨、刻画”这里可以再详细些,当时打磨竹板时手的感受是怎样的?遇到困难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这些细节把做风铃的过程“放大”,会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另外,从回忆做风铃到写生病受伤摇风铃之间,过渡可以再自然些,比如加一句“做好风铃后,我们满心欢喜,觉得它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心愿,从那以后……”这样段落之间的衔接就更紧密啦。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很棒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你已经学会了用文字讲述动人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立意、丰富细节和优化过渡上继续努力。比如你可以想想:
- 竹风铃除了寄托亲情,还能不能象征其他更深远的情感或品质?
- 在以后的生活中,竹风铃有没有引发过新的故事或感悟?
- 怎样通过描写竹风铃在不同环境中的声音,来烘托不同的心情? 老师相信,以你的努力和才华,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