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一个属于我们广西的节日,我们学校在今天举办了一场活动。 老师这样对我们讲,同学们都十分期待。“究竟是什么活动呢?”我同桌自言自语道。“我觉得肯定是美食节。”“如果是美食节,那结束后,教室里一定很脏。”我前桌嫌弃的说道 (改:嫌弃地说道) 。放学了,我们第二天来到时 (改:第二天我们来到时) ,操场上多了几根竹子。上完早读,老师便带我们下到了操场,她讲:“可以在外面玩一个上午,但是回去后要写一篇作文。”我们在楼上就听见了喧闹声,我们一看,好多人啊! 我在操场上逛了逛,发现一些老师正拿着那几根竹子,左手往左,右手往右,然后再把两根竹子移到中间,就这样反反复复。我听一旁的同学说,这个游戏名叫“跳竹竿。”我学着前面同学的样子,在竹竿打开时便跳过去,而且要把握时机。我跳完第一个,集中注意力要跳第二个时,第一个竹竿快速的收回,吓得我连忙往前跳。刚喘口气,第二个竹竿也收回来了,我就这样不停往前跳,到后面就像跑了起来,终于,在我的努力下,我的脚还是被夹住了。 经过这儿次 (改:这几次) 后,我明白了,做事时不能急,要冷静思考。(段评:这是一篇记叙文的完整段落,整体围绕三月三学校活动展开,主题明确。但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语言表述较口语化,如‘嫌弃的说道’,不够规范;二是细节描写可更丰富,比如描述‘跳竹竿’游戏时,可多些动作和心理描写;三是结构上可更清晰,开头引出活动后,中间活动描述可适当分层。建议规范用词,增添细节,优化结构。修改版:广西三月三,是属于我们广西的盛大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有趣的活动。老师宣布活动消息时,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充满了期待。“究竟是什么活动呢?”我同桌好奇地自言自语。“我觉得可能是美食节。”“要是美食节,结束后教室肯定会乱糟糟的。”我前桌皱着眉头说道。放学了,第二天我们来到学校,发现操场上多了几根竹子。上完早读,老师带领我们来到操场,笑着说:“大家可以在外面尽情玩一个上午,不过回去后要写一篇作文哦。”还没到操场,我们就在楼上听到了热闹的喧闹声,走近一看,操场上人山人海。我在操场上溜达着,看到几位老师正拿着那几根竹子,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熟练地把两根竹子移到中间,如此反复。听旁边同学说,这个游戏叫“跳竹竿”。我学着前面同学的样子,眼睛紧紧盯着竹竿,在它打开的瞬间,鼓足勇气跳了过去。我集中精力准备跳第二个时,第一个竹竿突然快速收回,吓得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连忙往前跳。刚喘了口气,第二个竹竿也收回来了,我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不停地往前跑,到后面真的像跑起来了。终于,我的脚还是被夹住了。经过这几次尝试,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着急,要冷静思考。)
吴博涛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广西三月三》,老师首先要为你从活动中获得的深刻感悟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活动的经过,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做事时不能急,要冷静思考”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对“跳竹竿”游戏过程的描写很生动。你写“我学着前面同学的样子,在竹竿打开时便跳过去,而且要把握时机。我跳完第一个,集中注意力要跳第二个时,第一个竹竿快速的收回,吓得我连忙往前跳。刚喘口气,第二个竹竿也收回来了,我就这样不停往前跳,到后面就像跑了起来”,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你跳竹竿时紧张又刺激的场景,这一点非常棒!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从跳竹竿中明白了做事不能急要冷静思考的道理,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做事不能急呢?是因为着急容易让人出错,还是会让人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做事不能急”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另外,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们在楼上就听见了喧闹声,我们一看,好多人啊!”这里,是文章情节推进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你们听到的喧闹声具体是怎样的?看到很多人时,大家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周围的环境氛围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更细致地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还有,从同学们对活动的猜测到真正开始活动,中间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大家满心期待着,终于,第二天的活动时间到了”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事件表达自己的感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思想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广西三月三还有很多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感受,身边的老师、同学还有哪些有趣的反应和表现,能让这个活动场景更丰富?
- 这次活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如何通过文字让读者也能深切感受到广西三月三这个节日的魅力和欢乐氛围?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