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这个词,用在我们的英语金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她走起路来像一阵风,好像她身后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但在她迈出的每一步中,都看到了她对工作的热爱。(段评:此段作为开头,巧妙引出“旋风”金老师这一主题,用比喻生动展现老师走路快的特点,吸引读者兴趣。不过“但在她迈出的每一步中,都看到了她对工作的热爱”表述稍显生硬。建议改为更自然的表达,如“从她匆匆的步伐里,能感受到她对工作的热爱”。修改版:“旋风”这个词,用在我们的英语金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她走起路来像一阵风,好像她身后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从她匆匆的步伐里,能感受到她对工作的热爱。)
金老师长得瘦瘦高高,像一棵挺拔的小树苗。她时常背一个棕色的包,里面的书她都要一本本理整齐。金老师头发不长,但从金老师睿智的眼里,便十分看出 (改:十分能看出) 她的斯文。她做事永远不跟我们在一个倍速中。(段评:该段描述了金老师的外貌和做事特点,人物形象较鲜明。但“十分看出她的斯文”表述有误,“做事永远不跟我们在一个倍速中”表意不明。可改为“能看出她的斯文”和“做事的速度和我们不一样”。修改版:金老师长得瘦瘦高高,像一棵挺拔的小树苗。她时常背一个棕色的包,里面的书她都要一本本理整齐。金老师头发不长,但从金老师睿智的眼里,能看出她的斯文。她做事的速度和我们不一样。)
金老师给我们上课时,会有同学在开小差。有一次金老师带我们朗读课文,我同桌却在一旁打起了瞌睡。只见老师略作停顿,又带我们继续读课文。直到课文读完,金老师才略微皱了皱眉头,目光如同两把宝剑,直刺我的同桌。课堂顿时鸦雀无声。同学门 (改:同学们) 一会儿看老师,一会儿看我的同桌,不知看谁好。也许同桌感到有点奇怪,猛地抬起了头。只见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同桌的脸立刻涨得比苹果还红。从此再也没有在英语课上打瞌睡 (改:在英语课上打盹) 。老师用这种巧妙的方法拉回了同学们的注意,又拉着我们回到了2.0倍速的课堂。(段评:此段通过具体事例展现金老师巧妙拉回同学注意力,情节完整,细节生动,符合记叙文要求。不过“同学门”存在错别字,“拉着我们回到了2.0倍速的课堂”表述较模糊。可将“同学门”改为“同学们”,“2.0倍速的课堂”可改为“高效的课堂”。修改版:金老师给我们上课时,会有同学在开小差。有一次金老师带我们朗读课文,我同桌却在一旁打起了瞌睡。只见老师略作停顿,又带我们继续读课文。直到课文读完,金老师才略微皱了皱眉头,目光如同两把宝剑,直刺我的同桌。课堂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一会儿看老师,一会儿看我的同桌,不知看谁好。也许同桌感到有点奇怪,猛地抬起了头。只见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同桌的脸立刻涨得比苹果还红。从此再也没有在英语课上打瞌睡。老师用这种巧妙的方法拉回了同学们的注意,又带着我们回到了高效的课堂。)
金老师虽“快”,但她批改作业时还要为同学分析错题的语法点,直到同学完全听懂了她才会继续批改下一份。她对同学们课业的认真负责,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奉献,都令我感到无限敬佩。(段评:该段体现了金老师批改作业认真负责,紧扣主题。但语言较平淡,可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如“金老师会耐心地在作业本上写下详细的语法分析”。修改版:金老师虽“快”,但她批改作业时,会耐心地在作业本上写下详细的语法分析,为同学分析错题的语法点,直到同学完全听懂了她才会继续批改下一份。她对同学们课业的认真负责,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奉献,都令我感到无限敬佩。)
这就是我们的“旋风”老师。她虽然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但言行举止里都饱含着同学的关爱 (改:饱含着对同学的关爱) 及对工作的热爱。(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旋风”老师的特点,升华了主题。但“饱含着同学的关爱”表述有误,应是“饱含着对同学的关爱”。修改版:这就是我们的“旋风”老师。她虽然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但言行举止里都饱含着对同学的关爱及对工作的热爱。)
周羽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旋风”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老师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在写老师时,只是泛泛而谈老师的教学方式,而你却从金老师风风火火的行事风格中,看到了她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同学们的关爱,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特别出色。你把金老师的外貌描写得十分生动,“金老师长得瘦瘦高高,像一棵挺拔的小树苗”,这个比喻句让金老师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还有对金老师上课时的神态描写也很精彩,“只见老师略作停顿,又带我们继续读课文。直到课文读完,金老师才略微皱了皱眉头,目光如同两把宝剑,直刺我的同桌”,通过这些细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金老师的威严。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比如在结构方面,开头引出“旋风”老师这个主题后,中间部分可以更明确地围绕“旋风”这一特点,从不同事例来展现金老师,让条理更清晰。比如可以增加一个事例,说说金老师在组织活动等方面的风风火火。还有在深化立意上,我们能不能思考一下,金老师这种风风火火背后,除了对工作的热爱,还有没有可能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使命感?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思考表达出来,文章的思想会更深刻。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文章结构的优化和立意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金老师的“旋风”风格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有没有不同的体现?
- 金老师这种风格对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养成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 如何通过更多具体事例,更全面地展现金老师“旋风”风格背后的教育智慧?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