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的铃声刚响,阳光就从窗户照进室 (改:照进教室) ,我盯着黑板上的生字,后背的汗把校服都浸湿了。“要是能变成吊扇就好了,吹走这些热意!”我小声嘀咕,突然眼前一晕一 (改:一晕,) 再睁眼时,我竟悬在教室上 (改:竟悬在教室里) 天花板上的绿色扇叶的吊扇。(段评:该段落作为开头,想象奇特,通过描写炎热引出自己变成吊扇,很有童真童趣,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存在语句不通顺的问题,“突然眼前一晕一 再睁眼时”表述有误。可以把表述改通顺,让开头更自然流畅。修改版:早读课的铃声刚响,阳光就从窗户照进教室,我盯着黑板上的生字,后背的汗把校服都浸湿了。“要是能变成吊扇就好了,吹走这些热意!”我小声嘀咕,突然眼前一黑,再睁眼时,我竟变成了悬在教室天花板上有着绿色扇叶的吊扇。)
上课铃响,班主任抱着课本进来,就叫同学开吊扇。“嗡”一声我的扇叶慢慢转起来,清凉的风吹过同学的头顶。同学们不有 (改:不由) 擦汗。能让同学专心听课 (改:这能让同学们专心听课) 。(段评:此段围绕变成吊扇后给同学带来清凉展开,符合主题。但存在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问题,“不有擦汗”应是“不由得擦汗”;“能让同学专心听课”缺少主语。可把语句改通顺,让表达更清晰。修改版:上课铃响,班主任抱着课本进来,就叫同学开吊扇。“嗡”的一声,我的扇叶慢慢转起来,清凉的风吹过同学们的头顶。同学们不由得擦了擦汗,都能专心听课了。)
体育课下课,同学们冲进教室纷纷抬头望着我。“快开吊扇!热死啦!”班长跑去按开关,我立刻把风速调到最大。我转得起劲,把凉爽风 (改:把凉爽的风) 吹向同学让他们凉快。(段评:段落情节合理,体现了变成吊扇为同学服务。然而表达方式较平淡,细节描写不足,比如可以描写一下同学们热的样子。可增加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体育课下课,同学们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纷纷抬头望着我。“快开吊扇!热死啦!”班长跑去按开关,我立刻把风速调到最大。我转得起劲,把凉爽的风吹向同学们,看着他们惬意的神情,我心里也乐开了花。)
放学后,老师关掉吊扇,我静静地吊在天花板上。看着同学们背书包离开,我盼着明天快点来——我还要给同学吹走炎热。(段评:该段落作为结尾,表达了盼着继续为同学服务的心情,主题积极向上,结构完整。不过语言较直白,可运用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可以用比喻等手法让结尾更生动。修改版:放学后,老师关掉吊扇,我静静地吊在天花板上,像一个安静的守护者。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离开,我盼着明天快点来——我还要像一个贴心的小天使,给同学们吹走炎热。)
陈春源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变形记》,老师要为你的奇思妙想点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单纯地抱怨炎热,而你却突发奇想,希望变成吊扇去为同学们带来清凉,这种独特的视角让文章充满了新意。
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情节的安排。文章围绕着一天中不同时段同学们对吊扇的需求展开,条理清晰。比如写体育课下课后同学们冲进教室渴望吹到吊扇的情节,生动地展现出吊扇在炎热时的重要作用,使文章内容丰富且合理。而且你对自己变成吊扇后的状态描写得很有画面感,像“‘嗡’一声我的扇叶慢慢转起来,清凉的风吹过同学的头顶”,让读者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那股凉爽。
如果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努力。在立意上,目前文章主要体现了变成吊扇为同学带来清凉的快乐,我们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比如思考为什么自己会这么愿意为同学们带来凉爽,是因为同学之间的情谊,还是懂得了奉献的意义。在细节描写上,当同学们被吊扇的凉风吹拂时,他们的表情、动作、语言可以再丰富一些,运用更多的描写方法,像“同学们不再擦汗,有的长舒了一口气,有的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还有的小声说着‘真凉快啊’”,这样能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在段落过渡上可以更自然些,比如从上课铃响到体育课下课这两个情节的衔接,可以加一句“上完课,同学们迎来了期待的体育课”,让文章读起来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丰富的想象力和不错的写作能力。你已经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来构思文章,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立意的深化、细节的丰富和段落的衔接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变成吊扇为同学们带来清凉后,自己内心除了快乐还有哪些更深刻的感受?
- 在不同的场景下,同学们对吊扇的依赖能反映出怎样的情感?
- 如何通过更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变成吊扇的奇妙感受?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