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参观南京博物院
记叙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
作者:汤敏

大年初 (改:大年初一) ,小雨朦胧。(段评:这段作为开头,营造了朦胧的氛围,简洁地交代了时间和天气,能快速引入主题。不过存在不足,表述过于简略,缺乏感染力,没有很好地设置悬念来吸引读者。建议增添细节描写,让画面感更强。 修改版: 大年初,细密的小雨如牛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天地间一片朦胧,仿佛被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

我攥着雨伞,随着拥挤的人群,流入了南京博物院的大门。(段评:此段清晰地叙述了“我”进入博物院的情景,语句通顺。但“流入”一词使用不当,表意不够准确,可换一个更合适的动词。另外,缺乏对周围人群和环境的细节描写,使得场景不够生动。 修改版: 我紧紧攥着雨伞,随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迈进了南京博物院的大门。周围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兴奋,嘈杂的交谈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匆匆走过史前时代,彩陶、独木舟让人惊叹;青铜器则拉开了夏商周时期的序幕。到了汉代,我不禁放慢了脚步。(段评:该段自然地引出了参观博物院的过程,通过不同时代展品的列举,展现了参观的顺序。然而,描述较为平淡,缺乏对自身感受的深入表达,没有突出不同时代展品带来的震撼差异。 修改版: 我匆匆走过史前时代的展区,那古朴的彩陶、简陋的独木舟,让我不禁对远古人类的智慧发出由衷的惊叹。而那一件件青铜器,则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缓缓拉开了夏商周时期的神秘序幕。当步入汉代展区时,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不禁放慢了脚步。)

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金缕玉衣,泛光的金丝游走在上千片的玉片之中,构成了璀璨夺目的丧葬文化。全身布满圆纹的金兽也是省博的镇馆之宝之一,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更给它添了一份活泼之趣。广陵王玺则端坐在橱窗内,庄严肃穆……(段评:这段对金缕玉衣、金兽、广陵王玺等展品的描写较为细致,展现了展品的特点。不过在描写金兽时,“活泼之趣”的表述与金兽本身庄严肃穆的形象不太相符,可重新描述。且描写手法稍显单一,可增加一些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 修改版: 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奢华的金缕玉衣,泛光的金丝如灵动的游蛇般游走在上千片温润的玉片之中,构成了璀璨夺目的丧葬文化奇观。全身布满圆纹的金兽静静地趴在橱窗里,在灯光的照耀下,那坚硬的身躯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散发着威严而神秘的气息。广陵王玺则端坐在橱窗内,如同一位沉默的王者,庄严肃穆,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错银铜牛灯,它在博物馆柔和的灯光下,安静静伫立 (改:静静伫立) ,像一位穿越两千年时光的使者,诉说着古代匠人的巧思与浪漫。灯体塑成昂首的黄牛,牛角弯曲有力,牛背上的灯盘饰满银丝勾勒的卷云纹,点点银光在青铜底色上流转,宛如星辰坠入古城的雾里。(段评:此段对“错银铜牛灯”的描写生动形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其比作穿越两千年时光的使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但“安静静”表述有误,应改为“静静地”。并且在描写灯盘上的卷云纹时,可以进一步展开想象,让描写更具感染力。 修改版: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错银铜牛灯。它在博物馆柔和的灯光下,静静地伫立着,像一位穿越两千年时光的使者,诉说着古代匠人的巧思与浪漫。灯体塑成昂首的黄牛,牛角弯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牛背上的灯盘饰满银丝勾勒的卷云纹,点点银光在青铜底色上流转,宛如星辰坠入古城的雾里,又似梦幻的银河在古老的夜空中流淌。)

最令人称奇的是它的环保设计,点燃的灯烟顺着中空的牛首、牛颈,导入盛水的牛腹,遇水即溶。千年前的匠人竟能将实用与巧思完美融合,既驱散了黑暗,又避免了油烟侵扰。当我们穿梭在被太阳能环绕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能从这盏古灯上获取启示。古人用青铜和银丝解决油烟问题,今人用高新材料、新技术适应环境,汉代匠人追求实用与美感的统一,当代设计师同样在探索功能与艺术的平衡。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文明传承,是将“天人合一”的智慧融入创新实践。(段评:这段详细介绍了错银铜牛灯的环保设计,将古代匠人与当代设计师进行对比,深化了主题,体现了文明传承的思想。不过语言表述稍显冗长,部分语句可更加精炼。同时,在阐述古今对比时,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修改版: 最令人称奇的是它的环保设计,点燃的灯烟顺着中空的牛首、牛颈,导入盛水的牛腹,遇水即溶。千年前的匠人竟能将实用与巧思完美融合,既驱散了黑暗,又避免了油烟侵扰。如今,当我们享受着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时,依然能从这盏古灯上获取启示。古人用青铜和银丝解决油烟问题,就像今人用太阳能板、空气净化器等高新材料和技术适应环境。汉代匠人追求实用与美感的统一,当代设计师同样在探索功能与艺术的平衡。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文明传承,是将“天人合一”的智慧融入创新实践。比如现代建筑中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就是对古代智慧的一种传承与发展。)

走出博物院,天色已晚,路灯已经亮起。当路上 (改:在路上) ,越来越多的电车加入我们的生活,一批又一批的行人走出地铁站,拂过鼻尖,草木的清香掠过鼻尖,心旷神怡。我做一个梦 (改:我做了一个梦) ,穿越古今,走入了千年烟雨中。(段评:这段作为结尾,描绘了走出博物院后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但“做一个梦”表述不通顺,应改为“做了一个梦”。结尾部分的情感表达不够强烈,没有很好地呼应前文,升华主题。建议可以增加一些对参观博物院感受的总结,让结尾更有力量。 修改版: 走出博物院,天色已晚,路灯已经亮起。路上,越来越多的电车穿梭往来,一批又一批的行人走出地铁站。清新的草木清香轻轻拂过鼻尖,让人心旷神怡。我仿佛做了一个穿越古今的梦,走进了千年烟雨中。这次博物院之行,让我领略了历史的魅力,更让我明白文明的传承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我相信,那古老的智慧将如同这路灯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综合评价:

汤敏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参观南京博物院》,老师仿佛也跟着你在博物院里游览了一番。你从踏入博物院的大门开始,依次描述了各个时期的展品,特别是对金缕玉衣、错银铜牛灯等展品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呢,文章如果想更上一层楼,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在这篇记叙文中,立意方面可以再深入一些。你详细地描述了参观的过程和看到的展品,但大多只是在陈述事实,有点停留在“参观记录”的层面。比如说,在描写错银铜牛灯的时候,你可以在结尾处不仅仅只是得出关于文明传承的感悟,还可以把这种感悟和自己的生活或者现代社会的其他方面联系得更紧密一些,这样就能从这次参观中提炼出更独特、更深刻的意义。

还有,在细节描写上,虽然你对展品的描写已经很不错了,但如果能增加一些自己当时的感受或者联想,就会更加生动。例如在描写金缕玉衣的时候,可以加上你看到它时内心的震撼,或者联想到制作这件玉衣背后的故事。

💡💡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

  1. 在博物院里看到的这些展品,和现代的艺术品相比,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呢?
  2. 在参观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件展品让你对历史或者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3. 如何通过描写参观博物院的感受,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呢?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