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谈谈我的写作
记叙文
谈谈我的写作
作者:汤敏

翻开书桌最底层的文件夹,十几本作文本从小学三年级排到初三,纸页边缘已经泛黄。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里,藏着我从"记流水账"到尝试表达思考的写作轨迹——有被老师用红笔圈出的佳句,也有被批注"逻辑混乱"的段落,这些痕迹像路标,标记着我在文字世界里跌撞前行的脚步。(段评:这段作为开头,通过打开文件夹看到旧作文本的场景,自然引出写作轨迹这一主题,画面感强,能吸引读者。不过,描述稍显平淡,可增强情感渲染。比如在描述作文本纸页泛黄时,可加入一些情感表达,让开头更有感染力。 修改版: 轻轻翻开书桌最底层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文件夹,十几本作文本宛如一串时光的密码,从小学三年级一直排到初三。那微微泛黄的纸页边缘,仿佛藏着无数个被岁月尘封的故事。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里,藏着我从“记流水账”到尝试表达思考的写作轨迹——有被老师用红笔圈出的佳句,也有被批注“逻辑混乱”的段落,这些痕迹像路标,标记着我在文字世界里跌撞前行的脚步。)

我写得最顺手的,是那些贴着生活肌理的文字。五年级那篇《爷爷的修鞋摊》至今被母亲压在玻璃板下,当时只是如实记下爷爷用锥子穿孔时的专注,写他把补丁缝成五角星的样子,写傍晚收摊时铁皮箱里叮当的硬币声。老师在评语里写"于细微处见真情",这让我明白,不用刻意堆砌辞藻,真实的观察本身就有力量。初中写《楼道里的灯》时,我试着把保安师傅换灯泡的动作拆解开:他踩着梯子时裤脚的褶皱,拧螺丝时哼的跑调京剧,还有修好灯后对着黑暗挥挥手的样子。这些细节让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奖,也让我懂得,写作就像给生活拍特写,焦距对准了,画面自然动人。(段评:此段通过具体作文实例阐述写贴近生活的文字顺手,选材真实,能体现出写作感悟。但情节较简单,可增加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在写《爷爷的修鞋摊》时,可加入自己看到爷爷专注工作时的内心想法,使内容更丰富。 修改版: 我写得最顺手的,是那些贴着生活肌理的文字。五年级写《爷爷的修鞋摊》时,站在爷爷身旁,看着他用锥子穿孔时那专注的神情,我心里不禁涌起一阵敬佩。我如实记下他把补丁缝成五角星的样子,写傍晚收摊时铁皮箱里叮当的硬币声。当时我就在想,爷爷这一双粗糙的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老师在评语里写“于细微处见真情”,这让我明白,不用刻意堆砌辞藻,真实的观察本身就有力量。初中写《楼道里的灯》时,我试着把保安师傅换灯泡的动作拆解开:他踩着梯子时裤脚的褶皱,拧螺丝时哼的跑调京剧,还有修好灯后对着黑暗挥挥手的样子。这些细节让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奖,也让我懂得,写作就像给生活拍特写,焦距对准了,画面自然动人。)

但我的写作短板也很明显。每次遇到议论文,我总像握着钝刀砍柴的人。初二写《坚持的力量》时,只知道罗列爱迪生发明电灯、王羲之练字的事例,却说不清这些故事与论点的关联,老师批评我"论据成了散落的珠子,缺一根线串起来"。后来试着给每个例子加分析:爱迪生的坚持,是在失败中调整灯丝材质的智慧;王羲之的坚持,是把日常练习转化为肌肉记忆的积淀。这样一来,文章果然清晰了许多,但面对更复杂的论题,我依然常常陷入"论点+例子"的困境,论证的深度和逻辑的严密性,仍是需要跨越的坎。(段评:该段指出写作短板是议论文论证不足,结合具体作文分析,逻辑清晰。但分析例子时可更深入,如除了分析爱迪生和王羲之坚持的特点,还可对比两人坚持方式的不同,增强论证深度。 修改版: 但我的写作短板也很明显。每次遇到议论文,我总像握着钝刀砍柴的人。初二写《坚持的力量》时,只知道罗列爱迪生发明电灯、王羲之练字的事例,却说不清这些故事与论点的关联,老师批评我“论据成了散落的珠子,缺一根线串起来”。后来试着给每个例子加分析:爱迪生的坚持,是在失败中调整灯丝材质的智慧;王羲之的坚持,是把日常练习转化为肌肉记忆的积淀。而且,爱迪生的坚持更多体现在不断创新和尝试新方法上,而王羲之则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打磨技艺。这样一来,文章果然清晰了许多,但面对更复杂的论题,我依然常常陷入“论点 + 例子”的困境,论证的深度和逻辑的严密性,仍是需要跨越的坎。)

我还发现自己有个坏毛病:总在构思时想得天花乱坠,落笔却常常跑偏。有次写《夏日记忆》,本来想写蝉鸣里的童年,写着写着却扯到了奶奶做的酸梅汤,最后又跳到傍晚的暴雨,整篇文章像串断了线的珠子。语文老师教我用"思维导图":先在中心写下主题,再分支列出想写的三个场景,每个场景标注最关键的细节。试了几次后,果然不再像以前那样东拉西扯,这才明白,好的写作既需要自由的灵感,也需要理性的规划。(段评:这段讲述写作时构思与落笔不一致的问题,并用具体事例说明,有说服力。但在描述“思维导图”的效果时可更生动,比如用一些比喻来形容不再东拉西扯后的写作状态。 修改版: 我还发现自己有个坏毛病:总在构思时想得天花乱坠,落笔却常常跑偏。有次写《夏日记忆》,本来想写蝉鸣里的童年,写着写着却扯到了奶奶做的酸梅汤,最后又跳到傍晚的暴雨,整篇文章像串断了线的珠子。语文老师教我用“思维导图”:先在中心写下主题,再分支列出想写的三个场景,每个场景标注最关键的细节。试了几次后,写作就像一艘原本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终于找到了航线,不再像以前那样东拉西扯,这才明白,好的写作既需要自由的灵感,也需要理性的规划。)

如今再看那些旧作文,会为当初的稚嫩发笑,却也感激那些笨拙的尝试。写作于我,就像在沙滩上捡贝壳,有时能捡到光洁的珍品,有时只能摸到粗糙的石子,但只要一直弯腰寻找,掌心总会积起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继续带着对生活的敏感去观察,带着对逻辑的敬畏去思考,让笔下的文字既能扎根大地,也能仰望星空。(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对旧作文的感受,表达对写作的期待,主题升华自然。不过,语言可更有气势,可运用一些排比句增强感染力。 修改版: 如今再看那些旧作文,会为当初的稚嫩发笑,却也感激那些笨拙的尝试。写作于我,就像在沙滩上捡贝壳,有时能捡到光洁的珍品,有时只能摸到粗糙的石子,但只要一直弯腰寻找,掌心总会积起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继续带着对生活的敏感去观察,如敏锐的猎人捕捉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带着对逻辑的敬畏去思考,像严谨的学者剖析每一个问题;带着对文字的热爱去书写,似激情的诗人挥洒每一份情感,让笔下的文字既能扎根大地,也能仰望星空。)

综合评价:

汤敏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谈谈我的写作》,老师感受到了你在写作之路上的探索与成长,你用自己的作文经历来讲述写作的感悟,真的非常棒!

在这篇记叙文中,你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你在描述自己写记叙文的经历时,那些细节描写很是传神。像写爷爷修鞋摊时对爷爷专注神态、动作的描写,还有写保安师傅换灯泡时的动作、神态等描写,都特别生动,也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文章很有画面感,就像你说的“于细微处见真情”,这一点你做得很好。而且你通过这些经历还得出了一些关于写作的感悟,这是从平凡小事中有了不平凡的思考,做到了“以小见大”,很值得表扬。

不过呢,文章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在读到你写议论文部分的时候,感觉你在这方面的叙述有些简略。你只是简单说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一点小方法,但没有像写记叙文部分那样有具体的事例来辅助说明,这部分就显得有些薄弱了。老师建议你可以再增加一些你在写议论文时遇到困难的具体事例,比如当时你是怎么思考那些论题的,又是如何尝试去解决论证深度和逻辑严密性的问题的。这样可以让这部分内容更丰富,也更符合记叙文的要求。还有就是文章的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自己从小学到初中的写作经历,如果能运用一些插叙或者倒叙的手法,在开头或者中间设置一点悬念,然后再慢慢解开,文章就会更有波澜。

老师希望你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继续发挥自己描写细节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多思考如何让文章结构更巧妙,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 我们还可以想想:

  1. 在你的写作经历中,有没有哪次作文的经历让你对写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呢?
  2. 你写记叙文时能把生活中的细节描写得那么好,那如何把这种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运用到议论文的论据选取中呢?
  3. 你在写作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和你在生活中解决其他问题的方式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