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句千古名言,犹如黄钟大吕,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心中激荡。(段评:该段落引用范仲淹的名言开篇,富有文采,能迅速引出“先忧后乐”的主题,吸引读者兴趣。不过,存在不足:一是缺乏对名言的简单阐释,读者难以快速理解名言与论点的紧密联系;二是语言稍显常规,可进一步优化表述增强感染力。 修改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这句掷地有声的千古名言,如黄钟大吕般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响,它深刻道出了一种将国家与人民的忧乐置于个人之上的高尚情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先忧后乐”精神的深刻内涵。)
以治国安邦为己任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崇高境界。回望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了“先忧后乐”的真谛。屈原忧国忧民,投江殉国;杜甫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林则徐虎门销烟,为民族大义奋不顾身。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主动挺身而出;在享受成果时,将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这种爱国精神不仅是种个人修养,更是种责任与担当。(段评:此段明确提出分论点,以屈原、杜甫、林则徐等事例论证“以治国安邦为己任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崇高境界”,论据丰富,有较强说服力。但也有不足:一是事例阐述较简略,缺乏对人物行为背后动机和精神的深入分析;二是在论述“先忧后乐”与爱国精神、责任担当的关系时,逻辑不够紧密。 修改版: 以治国安邦为己任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崇高境界。回望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了“先忧后乐”的真谛。屈原,在楚国面临危难之际,虽遭谗言放逐,仍心系国家命运,最终投江殉国,他的忧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杜甫,生活于乱世,自身穷困潦倒,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是他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之乐;林则徐,面对鸦片对国民的毒害,毅然虎门销烟,为民族大义奋不顾身。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主动挺身而出,是因为心中有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热爱;在享受成果时,将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这正是“先忧后乐”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不仅是个人的高尚修养,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困难勇担重任,是“先忧后乐”的实践体现。“先忧”是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主动承担重任。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和平年代的科研工作者,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例如:科学家夜以继日地研究疫菌苗 (改:疫苗) ,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忧后乐”的现实意义。(段评:段落提出“面对困难勇担重任,是‘先忧后乐’的实践体现”的分论点,通过科学家研究疫菌苗的事例进行论证,有一定说服力。但存在问题:一是事例单一,仅列举科学家的例子,可增加不同领域的事例使论证更全面;二是对“先忧”的阐述可更加深入,明确“先忧”与勇担重任的具体联系。 修改版: 面对困难勇担重任,是“先忧后乐”的实践体现。“先忧”是指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主动预见困难并挺身而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是抗战时期,无数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生命;还是和平年代,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地研究疫菌苗,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亦或是基层干部深入贫困地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忧后乐”的现实意义,在困难面前,他们选择勇敢担当,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先忧后乐”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品质。“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不是拒绝享受成果,而是强调人民获得幸福后才去享受个人快乐。正如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基层干部都奋战在一线,当贫困群众脱贫时,他们由衷地感到喜悦,这种喜悦是来自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段评:该段清晰阐述“先忧后乐”是一种家国情怀,以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干部的事例进行说明,贴合主题。但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论述稍显浅显,可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二是事例描述较简单,缺乏细节描写,感染力不足。 修改版: “先忧后乐”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品质。“后天下之乐而乐”并非拒绝享受成果,而是强调在人民获得幸福之后,自己才能安心享受个人快乐。在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基层干部深入贫困乡村,他们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的需求,为了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们日夜操劳。有的干部为了发展产业,四处奔走寻找合适的项目;有的干部为了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当看到贫困群众住上了新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他们由衷地感到喜悦。这种喜悦,源于他们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是“先忧后乐”精神的生动写照。)
总而言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高尚的价值观,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勇于担当,敢于奉献。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段评:段落总结全文,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价值,呼应开头,结构完整。不过,存在问题:一是语言表达较平淡,可增强气势和感染力;二是结尾缺乏对读者的呼吁,可进一步升华主题。 修改版: 总而言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仅是一句千古名言,更是一种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高尚价值观。它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勇于担当,敢于奉献。这种精神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磅礴动力。让我们以“先忧后乐”为指引,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
黄奕欣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肩担天下》,老师深感欣慰。你能在初中阶段就对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进行议论文写作,非常值得肯定。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你从仁人志士的行动、“先忧后乐”的实践体现、其体现的家国情怀等方面展开论述,表达清晰。在论述过程中,你引用了屈原、杜甫、林则徐等例子,还提到了抗战时期、科研工作者、脱贫攻坚战中的基层干部等,这说明你知识储备丰富,能够找到很多相关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这一点非常不错。
你文章的亮点之一在于论点明确。全文紧紧围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高尚价值观展开论述,没有偏离主题。例如你在开头就点明了主题,并且在每一段的论述中都能回扣这一主题,这让文章的中心思想非常突出。另外,你使用的论据较为典型。像提到的屈原投江、杜甫的诗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例子,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不过文章也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在读到你的文章时,老师感觉你在论证环节稍微有些薄弱。你列举了很多例子,但对这些例子的分析稍显不足,有一点“论点 + 论据”的感觉。比如说你在提到科学家研究疫苗的例子时,可以在后面加上一些分析,像“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研究疫苗,他们不顾自身的劳累与辛苦,这正是‘先忧’的体现,他们在全球抗疫还未取得胜利时就主动承担起这份重任,就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而当疫苗研究成功,全球抗疫取得成效时,他们才会感到欣慰,这就是‘后乐’的内涵”。这样的分析能让你的论证更加有力,也能让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希望你在今后的议论文写作中,能更加注重论证这个环节,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