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段落:
踏上这片大地,我怀着好奇与期待,开启了一场探寻之旅。(段评:该段作为文章开头,能引出探寻之旅这一主题,但表述较为普通,缺乏新颖有趣的元素来吸引读者。在细节上,没有对‘这片大地’进行描述,读者不清楚具体是哪里。语言表达较平淡。修改版:当我的双脚第一次踏上这片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新疆大地时,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好奇与期待的涟漪在我心中一圈圈荡漾开来,我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这场探寻之旅。)
站在坎儿井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的竖井,井口不大,却像通往地下世界的大门。顺着狭窄的通道小心翼翼地进入,里面幽暗且略微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再往里走便能看到连接竖井的地下水渠,水流在灯光下显得粼粼波光。(段评:此段细节较丰富,对坎儿井的竖井和地下水渠有一定描写,但‘水流在灯光下显得粼粼波光’表述不通顺。在写作手法上可增加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修改版:站在坎儿井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的竖井,井口不大,却像通往地下神秘世界的时光隧道。顺着狭窄的通道小心翼翼地进入,里面幽暗且略微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那醇厚的气息。再往里走便能看到连接竖井的地下水渠,那潺潺的水流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条闪烁着银光的丝带。)
这里的水利工程由竖井、地下水渠、地面水渠及涝坝组成。竖井是挖掘时的通道,地下水渠负责运水,地面水渠把水运向农田让农作物能够生长,涝坝则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新疆干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但聪明的新疆利用地势,将高山上的雪水引到地下,通过坎儿井让原来干旱的大地变成沃土,孕育出一片片绿洲,让水分更好的保存。(段评:该段对水利工程的组成及作用说明清晰,但‘聪明的新疆’表述不当,应是‘聪明的新疆人民’。说明过程较平铺直叙,可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让内容更生动。修改版:这里的水利工程由竖井、地下水渠、地面水渠及涝坝组成。就像人体的各个器官分工合作一样,竖井是挖掘时的通道,好似工程的入口;地下水渠负责运水,如同一条条地下的血管;地面水渠把水运向农田,让农作物能够茁壮成长,仿佛是生命的供给线;涝坝则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就像一个智能的调节器。新疆干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但聪明的新疆人民利用地势,将高山上的雪水引到地下,通过坎儿井让原来干旱的大地变成沃土,孕育出一片片绿洲,让水分更好地保存。)
在参观过程我时不时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工具简陋,技术落后的旧时代他们凭借着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开凿出了这巨大的工程让生命延续,创造出了水利工程的奇迹。(段评:该段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感叹,但逻辑上与前文衔接不够紧密,可增加过渡语。语言表达较朴实。修改版:在参观过程中,我时不时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刚才看到的竖井、水渠,到了解到整个水利工程的精妙之处,在工具简陋、技术落后的旧时代,他们凭借着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开凿出了这巨大的工程,让生命得以延续,创造出了水利工程的奇迹,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