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
妈妈的爱,像冬天中的火炉,让我在寒冷中感到温暖!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温暖。(段评:本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妈妈的爱比作冬天的火炉,很贴切,但句子有点重复,比如两个“让我”可以合并一下,让表达更流畅。另外,如果能加一点小细节,比如妈妈的爱具体体现在什么小事上,会让情感更真实哦。修改版:妈妈的爱,像冬天里暖烘烘的火炉,不仅能在寒风中裹住我的小身子,还把我的每一天都烘得热乎乎的!)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上午,寒风在外面呼呼大喊 (改:呼呼作响) 。当时我正要去玩一下,妈妈却说道:“又想偷懒,今天没做完作业,别想出去。”她的话就像紧箍咒,让人厌恶。一心只像 (改:一心只想) 自由玩耍的我,就像一头暴吼的狮子 (改:暴怒的狮子) ,把一切的怒火发泄在一旁的草稿纸上,还把笔用力地摔到了地上,不过一会儿,房间里一片狼藉。(段评:本段的场景描写很生动,能感受到你的生气,但有些地方可以更具体,比如寒风怎么“呼呼大喊”?可以加一点风吹的声音或者你被冻的感觉。还有“一心只像自由玩耍”里的“像”写错啦,应该是“想”。另外,摔笔、撕草稿纸的细节如果写得更具体,比如笔滚到哪里、草稿纸撕成什么样,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那是个寒风刺骨的上午,窗外的风“呼呼”地撞着玻璃,像个没带钥匙的小调皮在拍门。我刚想溜出门玩一会儿,妈妈的声音就飘过来:“作业没做完就想偷懒?今天别想出去!”这话像根小皮筋,紧紧勒着我的玩心。我像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狮子,“哗啦”一下把桌上的草稿纸撕成小碎片,又“啪”地把铅笔摔在地上——笔滚到床底,笔尖还断了一小截,房间里顿时乱糟糟的。)
这时,“吱”的一声,又传来了一阵阵脚步声。“糟了!是妈妈回来了,她发现了,一定会责骂我的。”说完我手忙脚乱地整理房间,终于在妈妈进来地一时 (改:进来的一时) ,把房间整理好了。(段评:本段能写出你当时的紧张,但“在妈妈进来地一时”里的“地”写错啦,应该是“的”。还有“手忙脚乱地整理房间”可以加一点具体的动作,比如怎么捡纸、怎么摆笔,会更真实哦。修改版:这时,“吱呀”一声门响,接着传来轻轻的脚步声。“糟了!是妈妈!她看到肯定会骂我的!”我慌慌张张地蹲下来,把地上的碎纸团成球塞进口袋,又把笔从床底扒出来塞进笔袋——刚摆好桌子,妈妈就推开了门。)
“学了这么久,你一定累坏了吧,喝杯牛奶休息一下吧。”妈妈温柔的说 (改:温柔地说) 。我看着眼前直冒热气的牛奶,为刚才的行为感到羞愧,妈妈居然给我倒了杯牛奶,而我却生着她的气。我接过牛奶,感到了一阵暖意……(段评:本段的情感变化写得很自然,但“直冒热气的牛奶”可以加一点细节,比如牛奶的香味、杯子暖不暖,还有你接过牛奶时的动作,会让温暖的感觉更强烈哦。修改版:“学这么久累坏了吧?喝杯热牛奶歇会儿。”妈妈的声音软乎乎的。我盯着她手里的玻璃杯——牛奶冒着白花花的热气,连杯壁都暖得发烫,还飘着淡淡的奶香味。我突然红了脸:刚才我还在生她的气,她却记着我渴不渴。我赶紧接过杯子,手心的暖一下子传到心里,连鼻尖都热了。)
这一些藏在日子里的暖,就像是春天的种子,在我心里发了芽。只要把这些暖记在心里,再冷的日子也会有光。(段评:本段的结尾很温暖,但“春天的种子”可以加一点具体的感觉,比如种子在心里怎么发芽,会让升华更自然哦。另外“再冷的日子也会有光”可以和前面的牛奶、火炉呼应一下,让主题更紧扣“暖”。修改版:原来妈妈的爱就藏在这些小事里:是热牛奶的温度,是不让我偷懒的唠叨,也是悄悄走进房间时的脚步声。这些暖像春天的小种子,在我心里发了芽——哪怕窗外再刮风,我心里也像揣着小太阳,亮堂堂的。)
方钧绍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被你对“暖”的细腻感知打动了!你用“冬天的火炉”比喻妈妈的爱,结尾又升华到“藏在日子里的暖像春天的种子发芽”,这份从具体事件到内心感悟的升华,让文章有了温度和深度,特别棒!
我们可以试试给文章“拍个特写镜头”——第三段写你摔笔、房间狼藉时,妈妈推门进来的瞬间,是最能体现“暖”的关键处。当时妈妈的眼神是责备还是心疼?她弯腰捡笔时手指冻得红不红?你接过牛奶时,杯壁的温度传到掌心的触感,能不能再写具体点?用“眼睛看到的细节+心里的愧疚感”把这个画面放慢,“暖”的感觉会更戳人!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生活里除了妈妈的牛奶,还有没有其他“藏起来的暖”(比如陌生人的帮忙、朋友的小举动)?
- 当你感受到“暖”时,有没有想过把这份暖传递给别人?下次试试把“被温暖”和“传递暖”结合起来,文章的立意会更丰满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