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我们会发生很多事,比如甜乐泪暖悔望 (改:甜、乐、泪、暖、悔、望) ,而令我最难忘的是“悔”,“悔”让我想起了很多事,让我回味无穷。(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了“悔”的主题,情感真挚,但语言比较抽象,缺乏具体的画面感。可以通过具体的意象或简短的回忆片段,让开头更有感染力,比如用“奶奶的护身符”或“她温柔的笑”这样的细节引出主题,让读者更快进入情境。修改版:成长路上的心情像五彩的珠子,有甜的、乐的,也有带着点涩的“悔”。一想到“悔”,我就忍不住摸了摸脖子——那里曾挂着奶奶求来的护身符,也藏着我最想对奶奶说的“对不起”。)
比如,半年前,我不信佛的,而我的祖母却很信佛,回忆那个时候,我和奶奶带着我去爬山 (改:我和奶奶去爬山) ,求寺庙里面的佛,求我们一家人平安健康,工作顺利,幸福安康,那个时候,我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求佛呢?平安健康不是只有我们自己决定的吗?为什么呢!我那时不理解奶奶的行为,后来,奶奶为我们求来了护身符,我一个,姐姐一个,反正我们全家人都有一个。(段评:本段回忆了和奶奶爬山求佛的事,内容真实,但有些细节描述不够清晰,比如“我和奶奶带着我去爬山”有重复,“求佛”的过程可以更具体,比如奶奶跪拜的样子、寺庙的环境,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奶奶的虔诚。另外,“平安健康不是只有我们自己决定的吗?”可以用孩子的口语表达,比如“我偷偷撇嘴:‘健康明明是要好好吃饭、多运动呀,求佛有什么用?’”,让语气更自然。修改版:半年前我还不信这些,可奶奶却特别虔诚。记得那天她牵着我的手去爬后山的寺庙,石阶又陡又滑,她走几步就喘口气,却紧紧攥着我的手腕不肯松开。到了佛堂,奶奶从布包里掏出提前折好的香,小心翼翼点着,弯腰拜了三拜,嘴里轻轻念叨着:“求佛祖保佑我的孩子们平安,孙儿们健健康康长大。”我站在旁边偷偷撇嘴——健康明明是要好好吃饭、多运动呀,求佛有什么用?可奶奶没管我的小情绪,求完签后,她把两个红布包塞给我:“这是给你和姐姐的护身符,贴身戴着,佛会护着你们的。”)
回家的路上,我听着奶奶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比如,她们出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有多么的苦,而我却不耐烦对奶奶说:“奶奶,你不要在说了 (改:不要再说了) ,现在是什么年代,不要把从前的事给说了出来,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而奶奶那时对我笑洋洋笑 (改:笑了笑) ,那个笑温柔又有着对我的宠爱。一直到回家,奶奶就又开始着做家务 (改:开始做家务) ,一会儿做那个,一会儿做那个,时刻都没有停下来过。而奶奶的退休工资也不多,可是却把她的退休工资用在我和姐姐身上,我和姐姐想要的东西,奶奶都满意的给我们两个买 (改:尽力地给我们买) 。现在想想,那时的生活多么好啊,(段评:本段写出了对奶奶讲故事的不耐烦,以及奶奶的温柔,情感很真实,但“奶奶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可以更具体,比如奶奶说“小时候连白米饭都吃不上,要挖野菜煮着吃”,这样能让读者更理解奶奶的过去。另外,“奶奶就又开始着做家务”有些口语化,“笑洋洋笑”重复了,改成“奶奶只是笑着摸了摸我的头”更自然。修改版:回家的路上,奶奶的脚步慢了下来,她指着路边的老槐树说:“我像你这么大时,常和小伙伴在这树下捡槐花,蒸着吃可香了——那时候连白米饭都吃不上呢。”我听着觉得没意思,晃着手里的护身符嘟囔:“奶奶,现在都什么年代啦,别说以前的事了嘛!”奶奶没生气,只是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眼角的皱纹像揉皱的纸,却软乎乎的。回到家她就没歇着,一会儿擦桌子,一会儿晒被子,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她的退休工资不多,却总把钱攒下来给我买漫画书,给姐姐买漂亮的发夹。)
可是好景不长,在暑假放假的时候,祖母去世了,我不信佛的,可是在祖母去世的那一刻,我信了,我让姐姐带我去寺庙了 (改:带我去寺庙) ,我跪在寺庙了 (改:跪在寺庙里) ,心里对佛说,求求您把我的祖母还给我好不好,我一遍又一遍的对佛说,可是我知道,我那个宠爱着爱着我和姐姐的那祖母 (改:那个宠爱着爱着我和姐姐的祖母) 不在了,她走了。(段评:本段写了奶奶去世后的后悔,情感很真挚,但“我不信佛的,可是在祖母去世的那一刻,我信了”可以更细腻,比如“那天我抱着奶奶的枕头哭到半夜,突然想起她给我的护身符,赶紧翻出来戴在脖子上——原来奶奶的‘信’,不是求佛,是她把所有的爱都缝进了那个小小的布包里啊”,这样能把“悔”的情绪和奶奶的爱联系起来,更有感染力。修改版:可幸福的日子没持续多久,暑假刚开头,奶奶就走了。那天我抱着她的枕头哭到半夜,枕头套上还留着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我突然想起那个被我扔在抽屉里的护身符,赶紧翻出来戴在脖子上——原来奶奶的“信佛”,不是求佛祖保佑,是她把所有的牵挂和爱,都缝进了那个小小的红布包里啊。我跑到后山的寺庙,跪在佛堂前,眼泪砸在蒲团上:“佛祖爷爷,您能把奶奶还给我吗?我再也不烦她讲故事了……”可佛堂里只有香烟袅袅,再也没有奶奶牵着我的手,说“孙儿别怕,奶奶在呢”。)
在那一刻,我后悔了,我应该珍惜和祖母的时光,而祖母给我的护身符也不见了,就像祖母那样。(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后悔没珍惜时光”,但“祖母给我的护身符也不见了”可以改成“我把护身符用红绳系得紧紧的,再也不敢摘下来”,这样能体现“悔”之后的改变,让结尾更有温度。另外,“就像祖母那样”有些抽象,改成“就像奶奶的爱,一直贴在我心口”,把情感落到实处。修改版:现在我终于懂了奶奶的心意,可我再也没机会对她说“奶奶,我错了”。我把护身符用红绳系得紧紧的,贴在胸口——它没有消失,就像奶奶的爱,一直陪着我。原来“悔”不是让人难过,是让我记住:要好好爱身边的人,别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吴晓丽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悔》,老师被你文中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你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与奶奶相处的点滴,从对奶奶求佛行为的不解,到奶奶去世后追悔莫及的心情,将“悔”字背后的遗憾与思念表达得十分真切,这是文章最动人的地方。
不过,我们可以试着让这份“悔”的情感更有冲击力。比如,你提到奶奶给你讲过去的故事时,你不耐烦地打断了她。这里如果能加入更多细节——比如奶奶当时的表情是怎样的?她的手是不是还在轻轻拍着你的肩膀?你说“不要再说了”时,语气是怎样的?这些细节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你的“悔”。
还有,文章结尾提到护身符不见了,这个细节很有深意。如果能再补充一句,比如“我翻遍了抽屉的每个角落,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带着奶奶体温的护身符”,这样情感会更饱满。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奶奶的哪些动作或眼神,现在想起来会让你特别后悔?
- 如果时光倒流,你会对当时打断奶奶的自己说什么?
- “悔”除了遗憾,是不是也让你学会了更珍惜现在身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