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骑车、第一次游泳、第一次用筷子……但最令我开心地 (改:的) 却是第一次煎牛肉饼。(段评:开头用排比列举多个“第一次”,能自然引出“第一次煎牛肉饼”这个主题,很棒!要是能把“最令我开心”的原因稍微点一下,比如“最令我开心的却是第一次煎牛肉饼——那滋滋的油声、喷香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让我嘴角上扬”,会更吸引读者哦!修改版:人生中有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骑车摔得屁股疼,第一次游泳喝了好几口水,第一次用筷子夹不住菜……但最令我开心的却是第一次煎牛肉饼——那滋滋的油声、喷香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让我嘴角上扬。)
就在前几天,妈妈兴志冲冲 (改:兴致冲冲) 地网购了两箱冷藏牛肉饼。所以我决定今天就试试煎一块牛肉饼。(段评:段落能自然衔接开头,说明煎牛肉饼的缘由,很连贯!不过“兴志冲冲”是错别字哦,应该是“兴致冲冲”。另外,要是能加一点妈妈买牛肉饼时的小细节,比如“妈妈举着手机兴奋地说‘宝贝,我买了你最爱的牛肉饼!’”,会更有生活感呢!修改版:就在前几天,妈妈兴致冲冲地举着手机喊我:“宝贝,我网购了两箱你最爱的冷藏牛肉饼!”看着妈妈开心的样子,我心里也痒痒的,决定今天就试试自己煎一块牛肉饼。)
我先拿出一块牛肉饼解冻,我开起 (改:开) 锅烧油。我又把解冻后的牛肉饼放入锅中。锅里开始滋滋冒油,有一滴还飞到我嘴边。我开始不停翻炒。牛肉的香味也溢了出来,我弄下一块尝了尝,色香味俱全,十分好吃。我赶紧用盘子小心翼翼地盛到桌上,搞得像装着十分值钱的宝物似的。忽然,盘子一滑,我尝试补救却已无力回天。妈妈生气地说:“让你像猴子一样又蹦又跳。这下吃不了了!”(段评:段落把煎牛肉饼的过程写出来啦,还有“油溅到嘴边”“尝味道”这些小细节,很真实!不过有几个小问题:一是过程写得有点快,比如解冻了多久、油烧到什么程度,这些细节可以加一加;二是“妈妈生气地说”这里,要是能写妈妈的表情,比如“妈妈叉着腰皱着眉”,会更生动;三是“上次面饼焦黑”应该是上一段的内容,放在这里有点乱哦!修改版: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一块牛肉饼,放在盘子里等它慢慢解冻。过了十分钟,我打开燃气灶,往锅里倒了一点油——油热得差不多时,锅里开始冒小泡泡。我赶紧把解冻好的牛肉饼放进锅里,“滋啦”一声,油星子跳了起来,有一滴还飞到我手背上,烫得我“哎呀”叫了一声!我拿着铲子小心翼翼地给牛肉饼翻面,香味慢慢飘了出来,馋得我偷偷揪了一小块尝了尝——哇,咸香咸香的!我赶紧用盘子把它盛起来,像捧着宝贝似的往桌上走。可刚走到客厅,脚一滑,盘子“啪”地掉在地上,牛肉饼滚了一地。妈妈叉着腰皱着眉说:“让你像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这下吃不了了吧!”)
这一次虽已失败,可我并不失落。因为这次我尝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我真非常开心。(段评:段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说明你很会思考哦!不过“我真非常开心”有点重复啦,“真”和“非常”选一个就好。另外,要是能加一点你当时的动作,比如“我蹲在地上捡碎片,嘴角却偷偷翘起来”,会更能体现你“不失落”的心情呢!修改版:看着地上的牛肉饼,我虽然有点可惜,却一点也不失落——毕竟我亲手闻到了香味、尝到了味道,这种自己动手的快乐,比吃牛肉饼还开心呢!)
我并不死心,又拿出一块牛肉饼来煎。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调料,上次面饼焦黑,这次却两面金黄。盛出来后切下一小块尝下 (改:尝了下) ,十分好吃。妈妈吃了后更是赞不绝口,(段评:段落能写“不死心”再煎一次,很有毅力!不过“同样的调料”之前没写用了什么调料哦,要是加一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撒了一小撮盐”,会更真实。另外,“上次面饼焦黑”应该是上一次煎的结果,放在这里有点突然,要是改成“这次我盯着锅不敢走神”,会更连贯!修改版:我可不死心,又从冰箱里拿出一块牛肉饼。这次我更小心了:先等它解冻好,再往锅里倒油,油热了就放饼,还学着妈妈的样子撒了一小撮盐。我眼睛盯着锅不敢走神,过一会儿就翻一次面——上次煎的时候我太着急了,这次我慢慢等,直到牛肉饼两面都变得金黄。盛出来后我切了一小块尝了尝,外酥里嫩,比上次好吃十倍!妈妈凑过来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哇,宝贝煎得比我还好吃!”)
此时此刻,我总算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今天,我虽失败一次,却也收获了一次成功,我十分开心。(段评:结尾能点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很棒!不过“我十分开心”可以写得更具体一点,比如“我捧着金黄的牛肉饼,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这样能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的快乐哦!修改版:捧着盘子里金黄的牛肉饼,我忽然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是什么意思了——第一次失败让我知道要小心,第二次我就成功啦!虽然第一次没吃到,但我尝到了动手的快乐,还学会了煎牛肉饼,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韦江宏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做一道美食》,老师特别欣赏你从两次煎牛肉饼的经历中领悟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能在小事里找到成长的意义,这让你的文章有了独特的温度!
你写第一次煎饼时“盘子一滑”的小意外,还有第二次“两面金黄”的成功,把“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串得很清晰。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些场景“加个特写镜头”:比如第一次煎时,油星溅到嘴边你是慌了还是觉得有趣?牛肉饼在锅里滋滋响时,你盯着它的颜色变化心里在想什么?把这些细节用“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里想到的”写出来,会让读者像跟着你一起煎饼一样真切!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第二次煎饼时,你有没有悄悄调整什么小步骤(比如火候、翻面时间)?这些“小秘密”能让成功的过程更真实哦!
- 妈妈说“像猴子一样蹦跳”时,你心里除了可惜,有没有别的想法?把当时的心情写细一点,情感会更饱满~
期待你下次把“煎饼特写”拍得更生动,老师相信你能写出更有画面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