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是人心中一种很好的感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感到乐 (改: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感到快乐) 。(段评:开头直接点出“乐”的主题,简洁明了,很好地引出了下文要讲的几种快乐。如果能把“乐”的感受说得更具体一点,比如用一个小例子或者简单的比喻,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乐是心里像装了颗甜甜的糖,化开来暖暖的。生活里藏着好多找乐子的办法,吃美食、去旅游、和朋友玩,都能让我笑眯了眼。)
吃美食是一种乐。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吃一点那个地方的美食,有辣的、甜的、酸的、咸的。不管是哪一种的美食,吃的时候都是一阵新鲜,有好吃的也有一些不是很好吃,可吃到的时候都两眼放光,好像找到了新的大路。这是美食的乐。(段评:你通过吃美食讲快乐,想法很棒!不过写得有点笼统啦,要是能说说具体吃了什么美食,比如重庆的火锅、苏州的桂花糕,再写写吃到时的小细节,比如辣得吐舌头但还想吃,或者甜得眼睛弯成月牙,会更生动哦!修改版:吃美食是甜甜的乐。上次去成都,我尝了红油翻滚的火锅,毛肚在锅里涮15秒,咬一口又脆又辣,辣得我直吸溜,可筷子却停不下来!还有巷子里的红糖糍粑,裹着黄豆粉,咬开是流心的红糖,甜得我眼睛都眯成了月牙。每一口新鲜的味道,都像给心里撒了把跳跳糖,这就是美食带来的小快乐。)
去旅游的时候也是一种乐。不管是大海还是树林还是高楼大厦,上周六我们一家刚去了海边,在海边散步闻到的空气都是咸的,还有很多漂亮的小贝壳,我们在海边捡贝壳很开心,去旅游还可以让我把学习的压力放下来,尽情接受大自然一切的烦恼也会抛之脑后。这是旅游的乐。(段评:写旅游的快乐时,提到了上周去海边捡贝壳,这个例子很真实!不过可以多加点海边的细节,比如踩在沙子上的感觉、海风的味道,还有捡贝壳时的小惊喜,比如捡到带花纹的贝壳时的心情,这样画面感会更强哦!修改版:去旅游是撒欢儿的乐。上周六全家去海边,脚踩在软软的沙滩上,像踩在棉花糖里。海风裹着咸咸的味道吹过来,还带着海浪“哗哗”的歌声。我蹲在礁石旁捡贝壳,突然发现一个带着螺旋花纹的小贝壳,像藏着大海的秘密,我赶紧把它放进小水桶里,心里乐开了花。烦恼呀、作业呀,早被海浪冲得无影无踪啦!)
朋友也是一种乐。很多快乐的事都离不开朋友,在人生中朋友会和我们一起体会了 (改:体会) 旅游和美食的乐。和朋友在一起我感到了很多的乐。这是朋友的乐。(段评:你想到朋友也是快乐,这个点特别好!不过可以举个和朋友一起的具体例子,比如和朋友分享美食时的笑声,或者一起在海边追着跑的样子,这样朋友带来的快乐会更真实哦!修改版:朋友是一起撒欢的乐。上次和好朋友小雨去吃冰淇淋,她的巧克力味化到了嘴角,我笑她像长了小胡子,她也指着我沾了草莓酱的鼻尖咯咯笑。我们还一起在海边比赛捡贝壳,谁捡到漂亮的就举起来炫耀,笑声比海浪还响。有朋友一起分享美食、一起看风景,快乐好像都翻倍啦!)
乐是一种很好的感受。(段评:结尾点题,和开头呼应,很棒!如果能把“乐”的感受再具体一点,比如想想那些快乐的小瞬间,让结尾更温暖,就更好啦!修改版:乐呀,就是心里甜甜的、暖暖的小确幸。是美食在舌尖跳舞,是海边的风裹着笑声,是和朋友手拉手的温度——这些小小的快乐,串起来就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袁佳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乐》,老师特别欣赏你对“乐”的多元解读——从美食、旅游到朋友,三个角度层层展开,让“乐”的内涵变得立体又温暖,这说明你已经学会了用“不同事例支撑中心”的写作方法,很棒!
如果给文章加一点“进阶魔法”,会更精彩哦:比如写海边捡贝壳时,能不能把镜头拉近?小贝壳摸起来是光滑还是带棱角?海风里除了咸味,有没有夹杂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用“看、听、摸”的细节把这个场景“拍个特写”,旅游的快乐会更真实;从“美食”转到“旅游”时,加一句“尝完美食的新鲜感,我更爱的是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快乐——上周六的海边之旅,就藏着大海独有的‘乐’”,段落间的过渡会像小桥一样自然。
最后,我们可以再往深处想一想:
- 你觉得朋友带来的“乐”,和美食、旅游的“乐”有什么不一样?是更长久,还是更能让人心里“暖烘烘”?
- 如果让你选一件最难忘的“乐事”,试着用“五感法”写清楚当时的细节,会不会让文章的“乐”更有感染力?
期待看到你笔下更生动的“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