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是一个手机迷,一看就是一下午。(段评:本段直接点出爷爷是“手机迷”,简洁明了,但作为开头,可以更生动些,比如用一个小场景引出主题,让读者一开始就有画面感。修改版:我的爷爷是个十足的“手机迷”,每天抱着手机一看就是一下午,连吃饭都舍不得放下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他还在看着手机,不但抱着手机还悠闲地躺在沙发上,跷着一个二郎腿。只见他的眼睛炯炯有神,还伴随着自言自语好像在对手机说话。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面无表情。半个小时过后饭都凉了,他的神情更加激动了,一下子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手像指挥家一样有节拍地挥动,嘴里念叨着:“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我提醒了爷爷他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吃饭了。(段评:本段描写了爷爷吃饭时看手机的样子,细节很丰富,比如“跷二郎腿”“自言自语”“手像指挥家挥动”,这些都很生动!不过可以把爷爷唱歌的部分写得更具体,比如他唱的是什么歌,声音怎么样,这样画面感会更强。另外,“炯炯有神”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太合适,因为爷爷是看手机入迷,眼神应该是专注地盯着屏幕,不是“炯炯有神”哦。修改版:我们吃饭的时候,爷爷还抱着手机悠闲地躺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时不时自言自语,好像在跟手机里的人聊天。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又面无表情。半小时过去了,饭菜都凉了,爷爷突然从沙发上跳起来,手像指挥家一样有节奏地挥动,扯着嗓子唱:“岁月匆匆,像一阵风……”原来他在看唱歌直播呢!我喊了好几声,爷爷才后知后觉地放下手机去吃饭。)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放学后我等啊等一直看不到爷爷来接我,我焦急的打电话 (改:地打电话) 但是爷爷一直不接我 (改:不接,我) 在校门口急的转来转去 (改:急得转来转去) 么还没有来?我都要等的不耐烦了,这么晚了快点来啊!快一点!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别的同学都回家了,这时,爷爷才不紧不慢地来接我。爷爷大声对我说:“乖孙女这次是我手机看的太入迷了下次爷爷不会了!”我生气的嘟着嘴 (改:生气地嘟着嘴) 。(段评:本段写了爷爷因为看手机忘记接“我”的事,情感很真实,“焦急地转来转去”“生气地嘟着嘴”都写出了你的心情。不过可以把你等爷爷时的心理活动写得更具体,比如看到别的同学被接走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更能突出你的着急。另外,“爷爷怎么还没有来?我都要等的不耐烦了,这么晚了快点来啊!快一点!”这里的标点可以调整一下,让句子更通顺。修改版: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放学后,我在校门口等爷爷,等啊等,一直看不到他的身影。我掏出电话手表打过去,爷爷却一直不接。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被接走,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门口转来转去:“爷爷怎么还不来?是不是忘了?这么晚了,我一个人好害怕呀!”大概过了二十分钟,爷爷才不紧不慢地跑来,摸着后脑勺说:“乖孙女,爷爷看手机入迷了,下次一定不会了!”我生气地嘟着嘴,不理他。)
我的爷爷真是一个“手机迷”但这个 (改:,但这个) “迷”爷爷耽误了很多事情,我真希望爷爷少看一些手机。(段评:本段总结了爷爷是“手机迷”,并表达了希望爷爷少看手机的愿望,情感真挚。不过可以把结尾写得更温暖一些,比如加上爷爷改正后的小变化,或者你对爷爷的爱,这样主题会更丰满。修改版:我的爷爷真是个“手机迷”,虽然他有时会因为看手机耽误事,但我知道他很爱我。现在爷爷已经慢慢改掉了看手机入迷的习惯,每天都会准时接我放学,还会陪我一起做游戏呢!)
雷语萌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迷》,老师特别欣赏你对“迷”字的生活化解读——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通过爷爷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手机迷”背后的小烦恼,这种从日常小事里提炼感悟的能力,让文章很接地气!
你选的“吃饭看手机”和“接我迟到”两个事例特别贴切,把爷爷“入迷”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吃饭时“手像指挥家一样挥动”“念叨歌词”的细节,画面感十足,让人一下就记住了这个可爱又有点小迷糊的爷爷。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再添点“深度”和“层次”哦!比如,能不能在结尾处加一句你对“迷”的思考?比如“原来‘迷’过头会让爱我的人忽略我”,这样立意就更深刻啦。还有,从“吃饭”到“接我迟到”的过渡,可以加个小句子,像“爷爷的‘迷’不止在饭桌上,那次接我放学的事,更让我印象深刻”,让段落衔接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爷爷看手机时,除了动作,他的眼睛里有没有藏着什么情绪?是开心还是紧张?
- 如果你试着和爷爷一起看他喜欢的内容,会不会发现“迷”背后的小秘密?
- 下次提醒爷爷时,能不能换个更温柔的方式?比如“爷爷,饭凉了我会心疼的”,这样的语言会不会让文章更暖?
相信你再修改一下,这篇文章会更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