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欺霜傲雪、凌寒而放的梅花,有人喜欢深山幽谷、芳华自赏的兰花,有人喜欢与世无争、清高隐逸的菊花。而我喜欢竹,我喜欢它的亭亭玉立、坚韧不拨 (改:坚韧不拔) 。(段评:本段用排比开头很有吸引力,通过对比其他花引出对竹子的喜爱,主题明确。不过可以让语言更生动些,比如给每种花加上具体的画面感,让开头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有人喜欢在寒冬里顶着白雪绽放的梅花,有人喜欢藏在深山里悄悄散发香气的兰花,有人喜欢在秋风中静静摇曳的菊花。而我最喜欢竹子,喜欢它站得笔直笔直的样子,更喜欢它不管风吹雨打都不弯腰的坚韧。)
竹子的生长速度很快,它仅仅需要6周的时间,就能长到15米。一般情况下,竹子生长只会长高,不会加粗,竹子的粗细是由竹笋的粗细决定的。(段评:本段介绍了竹子的生长特点,数据准确,但语言有点像说明书,不够生动。可以加入自己的观察感受,让内容更贴近生活,比如联系自己见过的竹子来写。修改版:竹子长得可快啦!听说只要6周就能长到15米高,比我家的房子还高呢!而且竹子只会往上长不会变粗,它的粗细从竹笋的时候就定好啦,就像我小时候穿的鞋子,大小是固定的。)
竹叶如碧玉般青翠,风吹过,竹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清脱悦耳 (改:清脆悦耳) 的乐曲。竹叶呈长披针形,密密地长在一起,一般竹叶长7.5~16厘米,宽1~2厘米。竹叶总是立足于竹枝末梢,它总是那么绿,无论风吹雨打,它都保持着翠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绿得仿佛在流动。当你走进一片竹林时,一阵阵风吹来,竹叶的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段评:本段描写竹叶很细致,用了比喻和感官描写,很棒!不过有些句子可以更简洁,比如把数据和描写结合起来,让画面更连贯。另外,"清脱悦耳"这个词有点生涩,可以换成更口语化的表达。修改版:竹叶像碧玉一样绿,风一吹就沙沙响,好像在唱轻快的歌。它们长成长长的披针形,一片挨着一片挤在竹枝末梢,每片大约有我手掌那么长、手指那么宽。不管天气多差,竹叶总是绿绿的,绿得发亮,像被水洗过一样。走进竹林,还能闻到竹叶淡淡的清香,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十分广泛。竹子可以包粽子;竹竿不仅可以作建筑材料、造纸原料,还可以做成竹床、竹椅、乐器,甚至还可以加工成凉席、竹筷等;竹笋味道鲜美,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竹子真不愧是“绿色宝藏”。(段评:本段列举了竹子的多种用途,内容充实,但可以把用途和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比如说说自己用过的竹制品,让读者更有共鸣。修改版:竹子全身都是宝,用处可多啦!端午节时奶奶用竹叶包粽子,香喷喷的;爷爷用竹竿做过晾衣杆;我家的竹椅坐上去凉凉的,夏天特别舒服;还有竹筷子、竹凉席,都是竹子做的。竹子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难怪大家叫它"绿色宝藏"!)
此外,竹子生命力非常顽强。当春雨滋润大地时,竹笋会破土而卖出 (改:破土而出) 。盛夏,在狂风暴雨中,竹子肩并肩,手拉手,傲然挺立,不畏风吹雨打,绝不低头弯腰。秋日,草枯叶落,然而,在竹林中,依然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寒冬,几乎所有植物都屈服于严寒,而竹子依旧不卑不亢,迎霜斗雪。(段评:本段按四季顺序写竹子的生命力,结构清晰,但可以加入具体的场景描写,比如春雨后竹笋冒出来的样子,让内容更具体。修改版:竹子的生命力可顽强啦!春雨一下,小竹笋就从土里钻出来,尖尖的脑袋裹着一层一层的外衣,像个好奇的小娃娃。夏天刮大风下大雨时,竹子们肩并肩站在一起,绝不弯腰。秋天树叶都落了,竹林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冬天雪花飘下来,竹子依然笔直地站着,像勇敢的小士兵。)
竹子还是“四君子”之一,受到很多诗人的钟爱。例如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大家熟悉的咏竹诗句。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更似竹。(段评:本段引用诗句很有文化气息,但可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或者联系竹子的特点来写,让内容更有深度。修改版:竹子还是"四君子"之一,很多诗人都喜欢它。比如郑板桥写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竹子不管被风吹雨打多少次,都依然坚强。郑板桥自己也像竹子一样,是个有骨气的人呢!)
竹子,它正直刚强,无私奉献,它身上具有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段评:本段总结了竹子的精神,主题升华得很好,但可以把精神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说自己要向竹子学习什么,让感悟更真实。修改版:竹子不仅长得好看、用处多,还教会我很多道理。它正直刚强,无私奉献,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低头。我要向竹子学习,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好孩子。)
王珊琳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竹》,老师首先要为你精准的观察和深刻的立意点赞!你不仅用对比手法引出对竹的喜爱,更从生长特性、形态、用途、精神等多个维度展开,最后落脚到“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文章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深度,特别棒!
文章在结构和语言上还有进阶空间哦。比如从“竹子生长快”到“竹叶翠绿”的过渡,可以加一句“竹子不仅生长神奇,它的叶子也藏着独特的美”,让段落衔接更自然。描写竹叶时,你用了“碧玉般青翠”的比喻,要是再加上“摸上去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滑溜溜的”(触觉),或者“雨后的竹叶上挂着水珠,像绿宝石上嵌着水晶”(视觉细节),会更生动。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你观察过竹子在不同天气里的样子吗?比如暴雨后竹子弯腰又弹起的瞬间,能体现它的坚韧吗?
- 生活中有没有像竹子一样“自强不息”的人或事?把竹的精神和具体事例结合,立意会更鲜活哦!
- 竹子“空心”的特点,是不是也藏着“虚心”的品质?能不能试着写写这种新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