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吗?没错,就是荷花!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菡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君子'的雅誉。(段评:这段开头用诗句和设问引出荷花,还介绍了它的别名和雅誉,内容紧扣主题,很有吸引力!不过,如果能在引用诗句后简单解释一下意思,比如“这句诗说荷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脏,在清水里洗过也不妖艳”,能让低年级同学更明白它的品格,也让段落更完整哦。修改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诗说荷花从黑黑的淤泥里长出来却一点不脏,在清水里洗过也不会过分妖艳,是不是很厉害?没错,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荷花!荷花还有莲花、芙蓉、菡萏这些好听的名字,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大家都叫它'花中君子'呢。)
荷花属于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栽培在塘或水田内,花期为6~9月,果期为9~10月。它的花、叶、果、茎都大有妙处。(段评:这段清楚地介绍了荷花的生长环境和花期果期,还提到了各部分都有用,是很好的过渡段!不过“栽培在塘或水田内”可以说得更具体,比如“通常种在池塘、湖沼或者水田这些有水的地方”,这样读者更容易想象它的生长场景。另外“大有妙处”可以换成“都藏着不少用处”,读起来更亲切哦。修改版:荷花是多年生的水生草本花卉,通常种在池塘、湖沼或者水田这些有水的地方。它的花期在每年6到9月,果期是9到10月。你知道吗?它的花、叶子、莲蓬和藕,每一部分都藏着不少用处呢!)
盛夏,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它虽没有牡丹那样国色天香,也不像玫瑰那样娇艳欲滴,但却有高洁淡雅。当它完全开放时,直径可达约三十厘米。你看,池塘里的荷花有的白里透红,像是水灵灵的姑娘;有的花瓣微微开张,像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怯少女;有的被风吹开层层花瓣,像是身着纱衣的仙子,在荷叶的舞台上摇曳着动人的舞姿。(段评:这段描写荷花开放的样子特别生动,用了好几个比喻,把荷花比作姑娘、少女和仙子,画面感很强!不过“但却有高洁淡雅”这句话有点小问题,应该是“但却有高洁淡雅的品格”才完整。另外“被风吹开层层花瓣”可以改成“被风轻轻掀开层层花瓣”,加上“轻轻”更能体现荷花的柔美,也和后面“摇曳着动人的舞姿”更搭配哦。修改版:盛夏到了,池塘里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美得让人挪不开眼睛。它没有牡丹那样华贵,也不像玫瑰那样娇滴滴的,但却有着高洁淡雅的品格。完全开放的荷花,花朵直径能有三十厘米左右呢!你看,有的花瓣白里透红,像刚洗完脸的水灵姑娘;有的只张开一点点,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怯少女;还有的被风轻轻掀开层层花瓣,像穿着薄纱的仙子,在荷叶铺成的舞台上摇曳着动人的舞姿。)
荷花的叶子较大,碧绿的叶子层层叠叠,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荷叶圆圆的,最大的直径能达到九十厘米。它的用途也很多,可以用来遮阳、盛东西,可作药用,还可以做美味的荷叶包饭、荷叶饭、荷叶烧鸭等。(段评:这段介绍荷叶的样子和用途很详细,引用诗句也很棒!不过“碧绿的叶子层层叠叠,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里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哦。另外“可以用来遮阳、盛东西”可以举个小例子,比如“夏天用它当小伞遮阳,还能盛起落在上面的小水珠”,这样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荷叶的用处,也更有趣啦。修改版:荷花的叶子可大啦,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一直铺到天边,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荷叶圆圆的像个大盘子,最大的直径能有九十厘米。它的用途可多了:夏天用它当小伞遮阳,还能盛起落在上面的小水珠;晒干后可以入药,帮助我们清热去火;用新鲜的荷叶包米饭、做荷叶烧鸭,还能让食物带着淡淡的清香呢!)
初秋,花瓣会自动脱落,荷花的果——莲蓬便露了出来。大大的莲蓬就像是绿色的花洒,里面的莲子挨挨挤挤,像一颗颗绿色的珍珠,透着一股清香。剥开莲蓬,取一颗莲子尝尝,凉丝丝,甜津津。(段评:这段描写莲蓬和莲子很形象,“绿色的花洒”“绿色的珍珠”这些比喻特别贴切!要是能加上一个小细节,比如“剥开莲蓬时,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儿”,或者“咬开莲子,里面还有一颗小小的莲心,苦苦的但很清凉”,就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仿佛真的尝到莲子啦。修改版:初秋的时候,荷花的花瓣会慢慢落下来,露出里面绿色的莲蓬。大大的莲蓬像一把小小的绿色花洒,里面的莲子挨挨挤挤的,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绿珍珠,凑近闻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剥开莲蓬取一颗莲子,剥掉绿外衣,咬一口,凉丝丝、甜津津的,里面那颗小小的莲心虽然有点苦,但嚼一嚼会觉得特别清凉呢!)
深秋,藕便成熟了。藕是荷花的茎,长形,肥满大有节,内有许多管状小孔,可以食用。一株荷花下面有4~7节藕,把藕切断,就会见到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孔和许多如头发般的细丝。(段评:这段介绍藕的样子很清楚,还提到了“藕断丝连”的现象,很棒!不过“长形,肥满大有节”可以说得更生动,比如“长得又长又胖,一节一节的像小火车”。另外“把藕切断,就会见到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孔和许多如头发般的细丝”可以加上“你知道吗”这样的小提问,比如“你知道吗?把藕切断后,断面上会露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孔,还有像头发丝一样细细的藕丝连在一起,这就是‘藕断丝连’的由来呀!”,这样能让段落更活泼,也能教给大家小知识哦。修改版:深秋时节,藏在泥里的藕就成熟啦。藕是荷花的茎,长得又长又胖,一节一节的像小火车,摸起来滑溜溜的。一株荷花下面通常有4到7节藕呢。你知道吗?把藕切断后,断面上会露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孔,还有像头发丝一样细细的藕丝连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藕断丝连”呀!)
这就是荷花,它清白高洁,好看又好用,不愧为'花中君子'。(段评:这段结尾总结了荷花的特点,呼应了开头的“花中君子”,结构很完整!如果能把“好看又好用”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比如“它不仅有高洁的品格,花、叶、莲蓬、藕每一部分都能为我们所用”,就能让结尾更有概括性,也让主题更突出哦。修改版:这就是荷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却保持着清白高洁,花能看、叶能用、莲蓬莲子能吃、藕还能做菜,全身都是宝。这样又美又有用的荷花,难怪大家都叫它“花中君子”呢!)
罗柳燕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荷花》,老师要为你精准又生动的说明文点赞!开篇用诗句引出“花中君子”,一下子抓住了荷花的精神内核,正文按花、叶、莲蓬、藕的生长顺序分段介绍,每个部分都有科学数据(如花期6-9月、荷叶直径90厘米)和生动描写(莲蓬像绿色花洒、藕丝如头发),既符合说明文的严谨,又充满童趣,特别棒!
如果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试试“给特征加个‘放大镜’”:比如写荷叶用途时,“药用”具体能治什么?“遮阳盛东西”有没有你见过的例子?加一两句细节会更真实。还有“给过渡搭座小桥”:从“盛夏的花”到“初秋的莲蓬”,可以加一句“当夏风渐渐变凉,荷花悄悄收起花瓣,把惊喜藏进了莲蓬里”,衔接会更自然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能让你想到生活中哪些像荷花一样的人或品质?
- 如果你是公园讲解员,会怎么用“看、摸、闻、尝”的方法,让游客更爱荷花?
- 除了文中写的,荷花还有哪些“隐藏技能”(比如净化水质)是你想深入了解的?
期待你下次把荷花写得更立体,继续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