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蚂蚁
作者:龙采薇| 指导老师:韦静

蚂蚁是一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可别小看它,这“小芝麻豆”的本事大着呢!(段评:第一段用生动的比喻和感叹引出蚂蚁,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很棒!不过如果能加入一点自己观察蚂蚁的小场景,比如“蹲在墙角看蚂蚁搬饼干时,我总好奇这小不点儿哪来这么大能耐”,会更有童真感,也能自然引出下文哦。修改版:蹲在墙角看蚂蚁搬饼干时,我总好奇这“小芝麻豆”哪来这么大能耐!蚂蚁看似微不足道,可别小看它,本事大着呢!

它的外形特别迷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节,远看像一粒会动的芝麻;凑近了瞧,又像个长了四只“手”的小人儿。蚂蚁的个头短则1毫米,长也不过20毫米,体重一般只有20到60毫克——轻得像一片小绒毛。但它的力气却“力大无穷”:一只蚂蚁能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这相当于150斤的人举起300吨重物!是不是特别不可思议?(段评:这段把蚂蚁的外形和力气写得很清楚,还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特别生动!不过“四只‘手’”的说法不够准确,蚂蚁其实是六条腿哦,改成“六条细腿像小钩子似的”会更科学,也能让描写更具体。修改版:它的外形特别迷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节,远看像一粒会动的芝麻;凑近了瞧,六条细腿像小钩子似的,又像个长了“六只小脚”的小人儿。蚂蚁的个头短则1毫米,长也不过20毫米,体重一般只有20到60毫克——轻得像一片小绒毛。但它的力气却“力大无穷”:一只蚂蚁能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这相当于150斤的人举起300吨重物!是不是特别不可思议?

蚂蚁不仅力气大,还特别“聪明”。就算觅食时走得再远,它也能精准回家:要么在路上分泌信息素,留下无形的“导航标记”;要么记住路边的景物原路返回;甚至能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方向,简直是天生的“导航专家”。(段评:这段写蚂蚁的“导航能力”很有趣,用了好几种方法说明,逻辑清晰!要是能加个自己观察到的小例子,比如“上次我在蚂蚁回家的路上划了一道线,发现它们真的会绕开线找信息素”,会让内容更真实,也更有孩子的视角。修改版:蚂蚁不仅力气大,还特别“聪明”。上次我在蚂蚁回家的路上划了一道线,发现它们真的会绕开线找信息素呢!原来就算觅食时走得再远,它也能精准回家:要么在路上分泌信息素,留下无形的“导航标记”;要么记住路边的小石子、落叶原路返回;甚至能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方向,简直是天生的“导航专家”。

蚁群的分工更是清晰得像个“小社会”:蚁后负责生育后代,雄蚁专门和蚁后交配,工蚁包揽挖洞、觅食这些杂活,兵蚁则是守护族群的“小卫士”。每个成员都守着自己的职责,把蚁群打理得井井有条。(段评:这段把蚁群分工比作“小社会”,想法特别好!不过“包揽挖洞、觅食这些杂活”的说法有点笼统,如果能具体说“工蚁会咬着小土粒挖洞,还会排队把食物拖回巢”,会让分工的画面感更强,也更符合孩子观察的细节。修改版:蚁群的分工更是清晰得像个“小社会”:蚁后负责安安稳稳生宝宝,雄蚁专门和蚁后交配,工蚁最忙啦——咬着小土粒挖洞、排着队拖食物,这些杂活全包揽;兵蚁则举着大颚守在洞口,是守护族群的“小卫士”。每个成员都守着自己的职责,把蚁群打理得井井有条。

最让人佩服的是蚂蚁的“舍己为人”。我在纪录片里看到:遇到火灾时,蚂蚁会迅速抱成一个“蚁球”,哪怕外层的蚂蚁被烧伤,也绝不松散,一直滚到脱离险境。这种团结一心的劲儿,连人类都要向它们学习呢!(段评:这段写蚂蚁抱成蚁球逃生的场景很感人!不过“在纪录片里看到”有点遥远,如果改成“上次看自然纪录片时,我攥着拳头盯着屏幕,看着外层蚂蚁被烧得蜷起身子,却始终没松开抱团的腿”,会加入自己的情感,让描写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最让人佩服的是蚂蚁的“舍己为人”。上次看自然纪录片时,我攥着拳头盯着屏幕——遇到火灾时,蚂蚁会迅速抱成一个“蚁球”,外层的蚂蚁被烧得蜷起身子,却始终没松开抱团的腿,一直滚到脱离险境。这种团结一心的劲儿,连我都忍不住为它们鼓掌呢!

这小小的蚂蚁,就像一本生动的“自然课本”,教会我团结和担当的重要性。它可真让我受益无穷!(段评:结尾把蚂蚁比作“自然课本”,升华了主题,很棒!不过“教会我团结和担当”有点抽象,改成“每次蹲在地上看蚂蚁,我都像翻开了一本活的自然课本——原来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大大的力量,一群蚂蚁抱在一起,就能扛过最难的坎儿”,会用具体的观察替代空洞的道理,让结尾更自然真实。修改版:每次蹲在地上看蚂蚁,我都像翻开了一本活的自然课本——原来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大大的力量,一群蚂蚁抱在一起,就能扛过最难的坎儿。这不起眼的小蚂蚁,真让我越看越佩服!

综合评价:

龙采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蚂蚁》,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点赞!你没有停留在简单介绍蚂蚁的外形,而是从力气、导航能力、社会分工到舍己为人的精神,层层深入地展现了蚂蚁“小芝麻豆”里藏着的大本事,最后还提炼出“团结与担当”的道理,让这篇文章像一本生动的自然课本,充满了思考的光芒!

你用了列数字(1毫米、20毫米、400倍)、打比方(会动的芝麻、导航专家)、举例子(蚁球逃生)等说明方法,把蚂蚁的特点写得既科学又有趣,尤其是“蚁球逃生”的细节,让团结的精神特别有画面感,这是文章最打动老师的地方!

如果要让文章更上一层楼,老师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可以给“导航专家”的部分加个特写镜头,比如你观察到蚂蚁迷路时是怎么用触角“闻”信息素的?当时的地面有什么小石子或落叶当参照物?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写细,会更生动;二是结尾的感悟可以再挖深一点,比如“团结”让蚂蚁能战胜火灾,那我们在班级里遇到困难时,是不是也能像蚂蚁一样分工合作?这样联系生活,道理会更有温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1. 你有没有观察过不同种类的蚂蚁(比如黑蚂蚁和红蚂蚁),它们的分工或行为有什么不一样?
  2. 蚂蚁的“担当”除了舍己为人,还体现在哪些小细节里?比如工蚁怎么照顾蚁卵?
  3. 如果让你给蚂蚁写一句“精神标语”,你会怎么写?为什么?

期待你下次的观察作文,一定会更精彩!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