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抱着《神笔马良》读得津津有味,忽然我眼前一黑,等我再一睁眼,看见一个和马良长得像的小哥哥正在朝我微笑呢!(段评:本段开头很有想象力,通过读《神笔马良》的场景自然引出与马良的相遇,能快速吸引读者兴趣。但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比如读故事时的状态、眼前一黑的具体感受,让场景更生动。修改版:一天晚上,我趴在书桌上抱着《神笔马良》看得入了迷,连妈妈喊我睡觉都没听见。忽然,我眼前像被一块黑布蒙住似的,耳边传来轻轻的风声。等我揉了揉眼睛再睁眼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裳、手里握着画笔的小哥哥正对着我笑呢,他的眼睛亮亮的,和书里的马良长得一模一样!)
“你好啊!”马良说,“我叫马良,我知道你很想拥有一支神笔,今天我就把它借给你,陪你度过美好的一天。”(段评:本段通过对话直接点明马良的身份和借笔的原因,简洁明了。不过可以给马良的语气和动作加一点细节,让人物更鲜活,比如他说话时的动作或者表情。修改版:小哥哥笑着挥了挥手里的画笔,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柔:“你好呀!我叫马良。我知道你特别想拥有一支神笔,今天我就把它借给你,陪你度过神奇的一天。”)
首先我们来到一座空气严重污染的城市,这里的人们不得不戴着口罩走在街上,我大笔一挥,这座城市的街上立马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气净化器 (改:一台巨大的空气净化器) ,它们吸收污气,排出新鲜空气。不一会儿,整座城市的空气就变得新鲜多了,人们不再需要戴着口罩出门了,大家的生活方便了不少。(段评:本段写用神笔净化城市空气的情节,想法很有意义,但可以增加一些人们的反应细节,比如大家摘下口罩后的表情或动作,让帮助他人的快乐更具体。修改版:首先我们来到一座空气灰蒙蒙的城市,街上的人们都戴着厚厚的口罩,连小朋友们都不能在外面跑跳。我拿起神笔用力一挥,街道两旁立刻出现一排银色的空气净化器,它们“嗡嗡”地转着,大口吸着脏空气,吐出带着青草味的新鲜空气。不一会儿,天空变蓝了,大人们摘下口罩深呼吸,小朋友们蹦蹦跳跳地喊:“空气好甜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座特别穷的村子,小孩们吃不饱,穿不暖。我和马良决定帮助他们,我用笔画出漂亮的衣服和几大袋大米。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围着我们又蹦又跳,高兴极了。(段评:本段写帮助贫困村的孩子,情节温暖,但可以增加一些孩子们拿到东西时的具体表现,比如他们的表情、动作,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接着,我们来到一座小山村里,这里的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小脸蛋冻得红红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我赶紧用神笔画出花花绿绿的棉袄和几大袋香喷喷的大米。孩子们穿上新棉袄,捧着白花花的大米,围着我们又蹦又跳,有的拉着我的手笑,有的举着新衣服转圈,眼睛里闪着星星一样的光。)
突然,一声温柔的声音 (改:一个温柔的声音) 响起:“快起床啦!再不起太阳就晒屁股了。”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想到:这次的“旅行”要是真的就好了。(段评:本段结尾回到现实,呼应开头的梦境,很完整。不过可以增加一点醒来后的小细节,比如摸了摸枕头找神笔,让梦境的真实感更强。修改版:突然,一声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快起床啦!再不起太阳就晒屁股了。”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发现自己还趴在书桌上,《神笔马良》摊开在旁边。我赶紧摸了摸口袋,神笔不见了,原来这是一场梦呀!要是这场“旅行”是真的,那该多好呀。)
刘慕凡同学,你好!读完《我和马良过一天》,老师特别欣赏你故事里藏着的温暖善意——用“环保净化”和“帮助贫困儿童”两个情节,让神笔的力量变成了真正的“爱”,这比单纯写画玩具、画城堡更有意义!
不过,我们可以给故事“添点魔法细节”让它更动人:比如画空气净化器时,能不能写“我握着神笔的手有点抖,笔尖刚触到天空,就流出淡蓝色的光,像给城市洗了个澡”?还有孩子们拿到新衣服时,是不是可以加一句“最小的妹妹抱着米袋,鼻尖沾了粒米,笑得露出缺了的门牙”?这些小细节会让故事像电影镜头一样鲜活。
再想想:如果给马良加个小“考验”会不会更有趣?比如画衣服时墨水突然不够了,你和马良一起想办法用野花汁代替?或者故事结尾,你发现自己的作业本上多了马良画的小太阳——这样的“小意外”会让故事更有惊喜感!
最后,老师想问你三个小问题,帮你把故事变“立体”:
- 神笔握在手里是什么感觉?凉的?暖的?有没有发光?
- 帮助别人时,你和马良的心情是怎样的?心跳快吗?有没有偷偷笑?
- 如果真的有第二次机会,你最想和马良一起画什么?为什么?
相信你再修改后,这个“魔法一天”会让所有人都想跟着你和马良去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