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滋味就像一颗颗多种口味的糖果,有甜,有酸,还有一点点苦。去年运动会我就感受到了这种滋味。(段评:第一段用糖果比喻成功的滋味,开头很吸引人,也自然引出了运动会的经历,很棒!如果能把糖果的比喻和跳远的经历联系得更具体一点,比如提到“酸是失败时的脸红,甜是进步的喜悦”,会让主题更清晰哦。修改版:成功的滋味就像装在玻璃罐里的彩虹糖果——甜是进步的喜悦,酸是失败时的脸红,还有点苦是练习时的汗水。去年的运动会,我就咬到了这样一颗特别的糖果。)
在刚过去的运动会上,我参加了跳远项目。我站在起跑线上,手里好像揣了只小兔子忐忑不安。跳远一直是我的弱项,每次不是踩线就是跳地太近 (改:跳得太近) 。下一个就是我。到了我跳时,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助跑。可是在起跳板上,我的脚步突然乱了,最后一步踏得太近。(段评:第二段写出了跳远前的紧张,很真实!不过“脚步突然乱了”可以加一点具体的细节,比如“原本记好的步数突然忘了,最后一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这样能让读者更清楚你当时的慌乱。修改版:刚过去的运动会上,我鼓起勇气报了跳远项目。站在起跑线上,手心的汗把裤子都浸湿了,心脏像揣着只蹦跳的小兔子。跳远一直是我的弱项,每次不是踩线犯规,就是跳得还没同桌的步长。“下一个,3号!”裁判老师的声音像小锤子敲在我心上。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助跑,可跑到起跳板前,原本记好的五步突然乱了——最后一步踩得太近,脚尖离跳板还差着半只鞋的距离。)
噗的一声,我像只笨拙的大象,直接栽进了沙坑里。同学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的脸一下红了。但是,体育老师依然提醒着我:“注意,在踏板上起跳,跳出去前小腿发力。”到了比赛那一天,我用尽全力腾空而起,3米7厘米。其实我排在第11名,但比起以前的我已经进步很大了。我一直铭记着体育老师说的话。只要有努力就会有一份收获 (改: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段评:第三段有失败的尴尬和进步的喜悦,情感很真实!不过“噗的一声栽进沙坑”可以写得更生动,比如“膝盖一软,整个人像翻倒的小推车,扑在沙坑里溅起一片沙粒”;而且“3米7厘米”的成绩可以加一点老师或同学的反应,比如“体育老师眼睛一亮,朝我比了个大拇指”,这样成功的感觉会更强烈。修改版:膝盖一软,我像翻倒的小推车扑进沙坑,溅起的沙粒粘在脸上,同学们“哄”地笑成一片,我的脸烫得能煎鸡蛋。可体育老师却蹲下来,用树枝在沙地上画了条线:“看,起跳时小腿要像弹簧一样弹出去,别慌。”决赛那天,我盯着起跳板,助跑、踏跳、腾空——风在耳边呼呼响,我像只小袋鼠一样蹦出去!“3米7厘米!”裁判老师喊出成绩时,体育老师朝我比了个大拇指。虽然我只排第11名,可比起上次的2米8,已经进步了一大截。我攥着满手的沙粒笑了,原来努力真的能让沙粒变成甜的。)
啊!原来这就是成功的滋味! (段评:结尾直接点题,很干脆!如果能把成功的滋味和开头的糖果呼应一下,比如“啊!原来这就是成功的滋味——像含在嘴里的柠檬糖,酸过之后,甜味慢慢从舌尖漫开来”,这样前后更呼应哦。修改版:啊!原来这就是成功的滋味——像含在嘴里的柠檬糖,酸过之后,那股淡淡的甜慢慢从舌尖漫到心里,连手上的沙粒都带着阳光的味道!)
吴美贤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成功的滋味》,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成功”的独特理解——把它比作“多种口味的糖果”,还写出了“进步就是成功”的深刻感悟,这比只写“拿第一”的文章更有温度!你用跳远的经历来诠释主题,选材很贴合,开头结尾也能呼应,结构完整。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拍个电影”,让关键场景更动人。比如你写“到了比赛那一天,我用尽全力腾空而起”这里,是最该放慢镜头的时刻:助跑时风擦过耳朵的声音?起跳前小腿紧绷的感觉?腾空时看到沙坑的视角?用“五感”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成功的喜悦会更真切。另外,从练习时的失败到比赛时的进步,中间可以加一句老师指导后你反复练习的细节,比如“那段时间我每天放学后都去沙坑练起跳,鞋底磨出了小印子”,这样“努力有收获”的道理会更有说服力。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这次成功让你对“弱项”有了新看法吗?比如“原来弱项不是永远的,只要找对方法就能突破”?
- 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紧张,你会用这次成功的经验鼓励自己吗?具体会怎么想?
- 你觉得“进步的成功”和“拿名次的成功”,哪一种更让你难忘?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