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有人喜欢三头六臂的哪吒,还有人喜欢未卜先知的姜子牙,而我喜欢为人造福的女娲。(段评:开头用排比列举神话人物,突出自己对女娲的喜爱,很有吸引力!不过如果能加上喜欢女娲的具体原因,比如她补天救人的善良,会让主题更明确哦。修改版:有人喜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有人喜欢三头六臂的哪吒,还有人喜欢未卜先知的姜子牙,而我最喜欢善良勇敢、为人类补天的女娲。)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变成了女娲,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精美的头饰,乘着七彩祥云,开始寻五色石。(段评:从现实到梦境的转变写得很自然,能让读者快速进入故事!要是能加一点变成女娲时的心情,比如兴奋、好奇,会更有代入感。修改版:一觉醒来,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变成了女娲!穿着绣满云霞的华丽衣裳,戴着缀着珍珠的精美头饰,脚下还踩着软绵绵的七彩祥云。我激动地拍拍手,立刻出发去寻找补天的五色石。)
我来到长白山天池火山口,我在火山口观察了一下,发现了赤头石 (改:赤石) ,想徒手去捡,却被火焰烫伤。于是,我把天池里的水浇了上去,火焰灭了,在火山的岩浆中打到了 (改:找到了) 赤石头 (改:赤石) 。(段评:找赤石头的过程有波折,很有趣!不过“赤头石”可以统一成“赤石”,还有“打到了赤石头”可以改成“找到了赤石”,这样更通顺。另外,用天池水浇灭火焰的细节,可以加一点动作描写,比如“我赶紧捧起天池水浇过去”,会更生动。修改版:我来到长白山天池火山口,远远就看到岩浆里闪着红光。想徒手去捡赤石,却被火焰烫得缩回手。我赶紧捧起天池水浇过去,火焰“滋滋”灭了,终于在冷却的岩浆里找到了红彤彤的赤石!)
走出火山后,我又来到了青海湖,没多想一头钻了进去,突然一头鲨鱼游了过来,张开血盆大口,猛地一扑,我却一个躲闪,把鲨鱼卡在了一地礁石 (改:一堆礁石) 上,这时一地青色的 (改:一堆青色的) 石头从礁石里掉了出来,原来是青石头 (改:青石) ,我拿到后立马回到了岸 (改:回到了岸上) 。(段评:青海湖遇鲨鱼的情节很惊险,想象力超丰富!不过“一头钻了进去”可以加一点心理活动,比如“我深吸一口气一头钻进去”,“一地礁石”改成“一堆礁石”更准确。找到青石后,可以加一点开心的心情,比如“我高兴地把青石揣进怀里”。修改版:走出火山,我又来到了青海湖。深吸一口气一头钻进去,突然一条大鲨鱼张着血盆大口扑过来!我灵巧地一闪,鲨鱼“砰”地卡在了礁石缝里。这时,一堆青色的石头从礁石里掉出来——原来是青石!我赶紧捡起青石,开心地游回岸边。)
我又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这里的沙子非常的烫脚,我在沙漠里仔细寻找黄头石 (改:黄石) ,突然我发现一堆沙子下闪着亮光,我挖了又挖,终于找到了黄头石。(段评:沙漠找黄石的细节很真实,烫脚的沙子让画面感变强了!“黄头石”改成“黄石”更统一,“挖了又挖”可以加一点动作,比如“我蹲下来挖呀挖”,会更具体。修改版:接着我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滚烫的沙子烤得脚底板发疼。我蹲下来仔细找黄石,突然发现一堆沙子下闪着金光!我挖呀挖,终于掏出了一块黄澄澄的黄石。)
我走了很长时间,终于走到了珠穆朗玛峰,一场雪风暴来了,我抓紧一块石头,发现石头缝里有一块白色石 (改:白石) ,我拿起白色石,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改:地离开了) 珠穆朗玛峰。(段评:珠峰遇暴风雪的情节很紧张!“一场雪风暴来了”可以加一点环境描写,比如“鹅毛大雪裹着寒风刮过来”,“抓紧一块石头”改成“紧紧抱住一块大石头”,会更生动。找到白石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改成“赶紧离开了”更通顺。修改版:我走了好久,终于到了珠穆朗玛峰。突然,鹅毛大雪裹着寒风刮过来!我紧紧抱住一块大石头,却发现石缝里藏着一块白花花的石头——正是白石!我赶紧把它塞进口袋,匆匆离开了珠峰。)
最后我在每个角落都找了,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月球,我纵身一飞,终于在月球深外 (改:深处) 找到了黑色石 (改:黑石) 。(段评:去月球找黑石的想法太有创意了!“每个角落都找了”可以加一点着急的心情,比如“我找遍了山川河流,急得直跺脚”,“月球深外”改成“月球深处”就对啦。修改版:我找遍了山川河流,急得直跺脚,突然想到:黑石会不会在月球上?我纵身一跃飞向天空,终于在月球深处找到了黑亮的黑石!)
我带着五色石帮助人们修补天空,当我来到空中,感觉在下降,我猛的坐起来 (改:猛地坐起来) ,哦!原来是场梦哇!(段评:结尾回到现实,呼应开头,很完整!“感觉在下降”可以加一点动作,比如“身体突然往下沉”,“哦!原来是场梦哇”能加一点遗憾又开心的心情,比如“我揉揉眼睛——原来是场奇妙的梦呀!”会更有情感哦。修改版:我捧着五色石正要补天,身体突然往下沉。我猛地坐起来,揉揉眼睛——原来是场奇妙的梦呀!不过一想到自己帮女娲找到了五色石,心里还是甜甜的。)
曹萧洋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想变成女娲》,老师首先被你独特的想象力打动——没有选择热门的孙悟空,而是聚焦“为人造福”的女娲,这个立意特别温暖且有深度!文章围绕“寻五色石补天空”的主线,串联起长白山、青海湖等五个场景,情节完整且紧扣女娲“补天”的核心任务,结构清晰,是一篇合格的想象记叙文。
不过我们可以让故事更“活”起来哦!比如在长白山捡赤石头时,你写“被火焰烫伤”,能不能放慢镜头:火焰的温度是像被针扎还是被火烤?手指被烫时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用“触觉+心理”的细节描写,能让冒险更真实。还有青海湖遇到鲨鱼时,“躲闪”这个动作可以再具体点——是侧身翻还是弯腰躲?加上“鲨鱼尾巴扫过礁石的哗哗声”,画面感会更强!
💡 最后我们可以再想想:
- 如果你真的补好了天空,看到人们的笑脸,你会对现在的自己说句什么悄悄话?
- 除了补天,变成女娲的你还想为人类做一件什么小事?比如给沙漠种棵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