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是朋友的一句问候;暖,是老师亲切的教导;暖,是家人的一个拥抱……而我心目中的暖,来自心灵深处的一个角落,藏在那些平凡却闪光的日常小事里,悄悄焐热了我的时光。(段评:本段用排比开头很有文采,也点明了主题,但开头的暖的例子和后面的过渡可以更贴近小朋友的生活哦。比如把"心灵深处的一个角落"改成更具体的画面,能让开头更生动。修改版:暖,是课间朋友递来的半块橡皮;暖,是老师把我冻红的手搓热的温度;暖,是妈妈睡前掖好的被角……而我心里的暖,藏在爸爸倾斜的伞里,藏在同学递来的纸巾上,悄悄焐热了我的每一天。)
爸爸冒雨来接我放学的模样,是我刻在心里的暖。那是周一的下午,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儿敲打着窗户,也敲打着我的心:“哎,又没带伞,我该如何回家啊?”正当我犹豫之时,渐行渐近的一个熟悉的身影拉回了我的思绪。那是爸爸!只见爸爸一把将我搂入他的怀里,雨伞自然地偏向我这边,虽然他的身体已经湿透了一半,但还是一字不提,只是笑着说:“爸爸没来晚吧!”那一刻,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暖流,我知道,这是来自父爱的温暖。(段评:本段写爸爸冒雨接我放学的事,情感很真挚,但是细节可以更丰富。比如可以写写爸爸的样子,像衣服湿了多少,头发是不是在滴水,这样画面感会更强。还有"强烈的暖流"可以换成更具体的感受,比如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修改版:爸爸冒雨接我放学的模样,是刻在我心里的暖。周一午后,乌云像黑棉被盖在天上,闪电划破天空,豆大的雨点"啪啪"砸在玻璃上。我盯着空荡荡的书包夹层,皱起眉头:"忘带伞了,可怎么回家呀?"突然,校门口出现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他裤脚卷到膝盖,雨衣肩膀处破了个小洞,雨水顺着洞眼往下流。他看见我,眼睛一亮,快步跑过来把我搂进怀里,雨伞"唰"地往我这边歪。我摸了摸他的胳膊,湿冷的布料贴着皮肤,可他却笑着说:"等急了吧?咱们回家!"那一刻,我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连鼻尖都暖烘烘的。)
同学在我考砸时递来的安慰,是我心上的暖。当我盯着手中满是红叉的试卷时,难过得红了眼眶,我独自一人看着那红通通的试卷,不知如何是好,心里一片茫然。在我最低落,最懊恼的时候,是同学的一句:“别伤心了,这次试卷也有一定的难度,有很多同学也考砸了,没事的!”,将我从黑暗中拉了回来。我知道,那是来自同学的温暖。(段评:本段写同学安慰考砸的我,内容真实,但是可以加一些同学的动作和我的反应,比如同学是不是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有没有接过她递来的纸巾,这样能让场景更真实。还有"一片茫然"可以换成更具体的心情,比如心里像堵了块湿棉花。修改版:同学在我考砸时递来的安慰,是贴在我心上的暖。上周数学测验卷发下来,我盯着满页的红叉,眼眶一下子红了。那些叉叉像小刺扎着我的眼睛,我把脸埋在臂弯里,肩膀轻轻发抖。突然,一只温热的手搭在我背上,是同桌小语。她递来一张带着草莓图案的纸巾,小声说:"别难过啦,这次最后一道题超难,我也错了呢!咱们一起问老师好不好?"我抬起头,看见她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星星。那一刻,心里堵着的湿棉花好像被晒化了,暖融融的。)
暖,藏在爸爸倾斜的伞里,藏在同学的安慰里,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爱和希望!(段评:本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主题,但是可以把"充满了爱和希望"换成更具体的感受,比如暖是藏在生活里的小太阳,这样和前面的内容呼应,也更生动。修改版:暖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是爸爸倾斜的伞沿,是同学递来的纸巾,是藏在日常里的小太阳,悄悄把我的心晒得暖洋洋的。)
张帆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藏在日常里的暖》,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暖”的独特诠释——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温暖,而是挖掘出它“藏在平凡日常里,悄悄焐热时光”的深层含义,这种“以小见大”的立意特别打动人!
你选的两个事例都很贴切:爸爸倾斜的伞和同学的安慰,都是生活中真实的“暖”。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拍个电影”,把关键细节放大。比如写爸爸接你时,除了“身体湿透一半”,能不能加个特写:你摸到他冰冷的胳膊时的触感?他裤脚滴下的雨水在地面砸出的小水花?这些细节会让温暖更具体。
另外,两个事例之间可以搭座“小桥”,比如用“那天的雨刚停,心里的暖意还没散,又遇到了考试的挫折”过渡,衔接会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除了他人给的暖,你有没有给过别人“暖”?这种双向的温暖会不会让主题更丰满?
- “暖”在传统文化里代表“仁”和“善”,如果结尾能把日常的暖和这种文化内涵轻轻勾连,会不会让立意更深刻?
期待你下次用细节“拍”出更动人的温暖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