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千万万的中华汉字中,有一个字让我感触极深,那就是“爱”。(段评:开头直接点出“爱”这个主题,简洁明了,很棒!如果能把“爱”字和生活里的小画面联系起来,比如妈妈的手、爸爸的背影,开头会更有画面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哦!修改版:在千千万万的中华汉字里,有一个字像冬天的暖阳,像夏天的凉风,一直藏在我生活的小细节里——那就是“爱”。)
爱是什么?爱是母亲做的一顿早饭。那次,只因为我说了一句想吃肠粉,妈妈就早起一个钟 (改:一个小时) 为我做上一碗热乎乎的肠粉。当我打着哈欠一脸疑惑地问:“妈,今天起那么早干嘛啊?”而妈妈只是温柔地挥挥手:“快,再多眯一会,肠粉马上就好了!”听罢,我只觉鼻头一酸……妈妈的爱是那么温暖。(段评:这段写妈妈做肠粉的事,情感特别真挚!要是能加上肠粉的样子和味道,比如“肠粉裹着金黄的鸡蛋,撒着翠绿的葱花,咬一口软乎乎的,带着妈妈的温度”,就能让妈妈的爱更具体啦!修改版:爱是什么?爱是妈妈早起为我做的一碗热肠粉。那天我随口说想吃肠粉,第二天清晨,厨房飘来淡淡的米香。我揉着眼睛走到厨房门口,看见妈妈系着围裙,正用小铲子轻轻卷起肠粉,盘子里的肠粉裹着金黄的鸡蛋,撒着翠绿的葱花,还冒着热气呢!妈妈回头看见我,笑着挥挥手:“快再眯会儿,肠粉马上好!”我鼻头一酸,原来妈妈为了这碗肠粉,比平时早起了一个钟头。)
爱是爸爸不顾疲惫赶来接我放学的背影。那一天,放学后,迟迟没人来接我回家。天空中的乌云黑压压的,看见同学们一个个走光 (改: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走光) 。我不禁心想:今天爸爸怎么这么晚啊!我要不自己走回家?……不行,万一是堵车了呢?对!一定是堵车了,所以爸爸才那么晚。……可万一是爸爸出事了呢?正当我胡思乱想时,一声喇叭声叫醒了我,爸爸开着车奔驰而来,他摇下车窗,一脸疲惫,哑着嗓子说:“快上车,回家啦!”爸爸的爱是沉默的。(段评:爸爸接放学的故事很真实!你可以把自己等爸爸时的动作写出来,比如“我抱着书包蹲在传达室门口,脚边的小水洼里映着乌云”,再写写爸爸的样子,比如“他的衬衫袖口沾着灰尘,眼睛里还有红血丝”,这样爸爸的“疲惫”就更让人心疼啦!修改版:爱是爸爸不顾疲惫赶来接我的背影。那天放学后,乌云压得很低,同学们一个个被接走了,我抱着书包蹲在传达室门口,脚边的小水洼里映着灰蒙蒙的天。突然,一声熟悉的喇叭响了!爸爸的车停在路边,他摇下车窗,我看见他的衬衫袖口沾着灰尘,眼睛里还有红血丝,哑着嗓子说:“快上车,爸爸今天加班晚了点。”原来爸爸刚忙完工作,连水都没喝就赶来接我了。)
爱是兄弟之间互相的关心。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一向数学优秀的我竟考了72分。这消息就如晴天霹雳,就这个下午,我都在自我怀疑。回到家也茶不思饭不想,弟弟默默走过来,抱了抱我,拍拍我的背,大大咧咧地说:“唉!不就是一次小失误吗!以你的才华一定能挽回颓势的!人生漫漫,这一次失误不足为惧!”兄弟之间的爱是大咧咧的。(段评:弟弟安慰你的情节很温暖!要是加上弟弟的小动作,比如“他把手里的巧克力塞给我,小手拍着我的背”,再写写你当时的心情变化,比如“本来沉甸甸的心,好像被弟弟的话托起来了”,兄弟情就更生动啦!修改版:爱是弟弟悄悄递来的巧克力和一句大大咧咧的安慰。那次数学考试我只考了72分,回家后坐在书桌前发呆,连妈妈喊我吃饭都没听见。突然,一只小手把一块巧克力塞到我手里,弟弟凑到我身边,用小拳头轻轻捶了捶我的胳膊:“姐,不就是一次考试嘛!你上次还教我做奥数题呢,下次肯定能考好!”他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认真,我看着手里的巧克力,心里的乌云一下子散了。)
爱是一种看不见却能尝得到滋味 (改:感受到滋味) ,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来源于事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总能找到独属于你的爱。(段评:结尾总结得很好!如果把“看不见却能尝得到”换成生活里的小细节,比如“爱藏在妈妈肠粉的米香里,藏在爸爸沙哑的声音里,藏在弟弟的巧克力里”,就能让“爱”的感觉更真实,结尾也更有温度哦!修改版:爱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藏在生活的小细节里:是妈妈肠粉里的鸡蛋香,是爸爸袖口的灰尘,是弟弟塞过来的巧克力。原来爱一直都在我身边,只要用心感受,就能摸到它的温度。)
易睿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爱》,老师首先被你对“爱”的细腻感知打动——你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从妈妈的肠粉、爸爸的背影、弟弟的拥抱这三个生活碎片里,把抽象的“爱”具象成了温暖、沉默又大咧咧的模样,这种“以小见大”的观察力特别棒!
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些“特写镜头”让爱更鲜活:比如妈妈做肠粉时,围裙上沾的面粉、蒸锅里冒的白汽;爸爸赶来时,额角的汗珠、沙哑嗓音里藏的疲惫;弟弟安慰你时,小手的温度、眼睛里的认真。这些细节会像电影慢镜头,让读者更能摸到“爱”的温度。
最后,你说“爱来源于生活”,如果能再深想一步:妈妈的早起、爸爸的坚持、弟弟的拥抱,其实都是“把对方放在心上”——这就是“爱”最朴素的秘密呀!把这个发现写进结尾,你的感悟会更有分量。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除了家人,生活里还有哪些“藏起来”的爱(比如陌生人的帮助、老师的鼓励)?
- 如果你要把“爱”的故事讲给外国小朋友听,会选哪个细节让他们一下子懂“爱”?
- 下次写“爱”,能不能试着用一件事的多个瞬间(比如妈妈一天的三个动作)来串联,让结构更紧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