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个晚上,我在看着《神笔马良》的故事看着看着 (改:看着《神笔马良》的故事,看着看着) ,我就进入梦境了。忽然我看到了一个人,他拿着画笔,来画画画画画。我发现他画的东西成了现实里的东西,我想了想,忽然我想起我看的《神笔马良》。我跑过去问道你是神笔马良吗? (改:问道:“你是神笔马良吗?”) 他说没错。我高兴极了,马良忽然跑走了。我追了好久才抓住他,我问他一要去干嘛? (改:问他要去干嘛?) 马良说我要去做好事呀。我立马说:“我也要去。”马良点了点头。我们来到了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我们看到很多房子、树木、小汽车都坏了。马良挥了挥他的毛笔,忽然几座高楼就从地里穿出来。人们高兴极了,都把东西放在高楼里面。(段评:第一段写了做梦遇见马良的过程,情节很有趣,还能想到跟着马良做好事,主题特别积极!不过有些地方可以更生动哦。比如马良画画的样子、你跑过去问他时的心情,都可以加一点细节,让故事像放电影一样。还有句子可以更连贯,比如把重复的‘画画画画画’改成具体的动作,读起来会更流畅。修改版:周六晚上,我趴在书桌前看《神笔马良》,看着看着眼皮就沉了,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忽然,一道金光闪过,我看见一个穿蓝布衫的小哥哥,正握着一支毛笔在地上画——他画了朵小花,小花立刻绽出粉嘟嘟的花瓣;画了只小鸟,小鸟扑棱棱飞上了天!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神笔马良吗?我连蹦带跳跑过去,拽着他的袖子问:‘你、你是马良哥哥吗?’他转过头,笑着点头:‘没错呀!’我刚要欢呼,马良忽然转身就跑,我追了好远才拉住他,喘着气问:‘你要去哪里呀?’马良眼睛亮晶晶的:‘我要去给需要的人画画呀!’我立刻举着手喊:‘我也要去!我也要帮忙!’马良笑着点了点头。我们一下子飞到了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到处是倒塌的房子,小树歪歪扭扭地趴在地上,小汽车也被压得变了形。马良举起神笔一挥,几座崭新的高楼‘噌噌’从地里冒出来,墙上还画着彩色的太阳花!人们欢呼着跑过来,抱着被子和书包往新楼里搬,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我们又来到四川阿坝红𣄃特大桥 (改:红旗特大桥) ,这里昨天才刚倒下的。马良再次一挥笔画,忽然桥的碎片拼在了一起,那座桥又完好如出 (改:完好如初) 了。我忽然听见妈妈的叫声。我揉了揉眼睛,发现原来是一场梦。(段评:第二段跟着马良去修大桥,还写了梦醒的瞬间,情节很完整!不过大桥修好的样子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桥修好时的声音、颜色,还有你当时的心情。另外‘完好如出’是错别字哦,改成‘完好如初’就对啦。修改版:接着,我们又飞到了四川阿坝的红𣄃特大桥——昨天这里的桥还断成了几截,河水‘哗哗’地从裂缝里流过。马良站在河边,笔尖轻轻一点,那些散落的桥板忽然像有了生命,‘咔嚓咔嚓’拼在一起,桥栏上的红旗又飘了起来,连桥面上的小石子都摆得整整齐齐,大桥真的完好如初了!正当我拍手叫好时,忽然听见妈妈喊:‘宝贝,该睡觉啦!’我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还趴在书桌上,《神笔马良》的书还摊在旁边呢——原来这是一场梦呀!)
我坐在登(应为“凳”)子上,想着马良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下定决心要向马良一样 (改:像马良一样) 无私奉献。(段评:第三段写梦醒后的想法,主题升华得很棒!不过‘无私奉献’可以和梦里的细节结合起来,比如想到马良画高楼、修大桥的样子,再说出自己的决心,会更真实哦。还有‘登子’要改成‘凳子’呀。修改版:我坐在凳子上,摸着《神笔马良》的书页,想起梦里马良哥哥画高楼时认真的样子,想起他修大桥时眼睛里的光——他总想着别人,从来没给自己画过好吃的好玩的。我忽然觉得,我也要像马良哥哥一样:帮奶奶拎菜篮子,帮同学捡掉在地上的铅笔,给小区里的流浪猫喂猫粮……原来‘帮助别人’就是这么简单又温暖的事呀!)
刁培元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神笔马良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巧妙的构思和温暖的立意点赞!你没有让马良画玩具、画零食,而是跟着他去修复地震后的家园、重建倒塌的大桥——这个选择特别棒,一下子就抓住了马良“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让整个故事有了温度和深度,这是最打动老师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一起解锁几个“让故事更精彩”的进阶秘籍,帮你的文章再上一层楼:
秘籍1:给故事“加一段特写镜头”
你写马良画高楼、修大桥的时候,过程有点像“快进”啦!我们可以试着把镜头放慢,给关键场景加一段“特写”。比如马良画高楼时,你可以这样写:“马良眉头紧锁,笔尖在纸上飞速勾勒,他画的每一条线都闪着淡淡的金光——先是几座大楼的轮廓从废墟里‘钻’出来,接着窗户像星星一样亮起来,最后连阳台上的花盆都带着露水!”这样写,马良画画的神奇感和现场的惊喜感就会扑面而来,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这一幕呢!
秘籍2:给人物“添几句心里话”
故事里你和马良的互动还可以更生动。比如第一次见到马良时,你除了问“你是神笔马良吗”,心里会不会有小紧张?可以加一句:“我的心‘怦怦’跳,手里捏着的故事书都出汗了——这难道就是书里那个能让画活过来的马良?”还有看到高楼“长”出来时,你和周围的人们会喊什么、做什么?加上这些“心里话”和“小细节”,你和马良的形象就会更立体,故事也会更有代入感!
秘籍3:给结尾“挖一口小深井”
你结尾说“要向马良一样无私奉献”,这个想法特别好!我们可以再想深一点:马良的“无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是因为他心里装着别人吗?如果结尾能加一句:“原来,神笔的魔力不是能画出宝贝,而是能画出别人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神’啊!”这样一来,你从故事里得到的感悟就会更深刻,文章的“尾巴”也会更有分量!
💡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思考几个小问题,说不定能让这个故事有新的火花:
- 如果你和马良还去了别的地方,你最想让他画什么帮助别人?为什么?
- 马良画画时,他的表情、动作会不会有变化?比如画大桥时,他会不会因为担心画不好而皱眉头?
- 梦醒之后,你看着自己的画笔,会不会有什么新的想法?比如用它画一张“帮助别人”的画?
期待你下次带着更精彩的故事来和老师分享,你一定能写出更棒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