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坐着高速磁悬浮列车回了二十年后的家乡。(段评:作为开头,你用一句话直接点明了乘坐高速磁悬浮列车回到二十年后家乡的情景,简洁明了,快速引出了主题,很棒!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出发时的小细节,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今天早上,我兴奋地坐上了银白色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地向后退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二十年后的家乡。)
一到家乡,我就直奔学校。哇,学校的变化可真大啊!校园教室的墙壁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变换场景,上语文课的时候就变成古代的场景,上数学课的时候就变成有很多数字的场景,上英语课的时候就变成英国的场景。(段评:你详细描写了学校教室墙壁的变化,能结合不同课程举例子,很具体!要是能加上自己看到这些变化时的小反应,比如惊讶的表情或者心里的想法,就更生动啦。修改版:一到家乡,我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我的小学。哇!学校的变化可真大呀!我一眼就看到教室的墙壁会变魔术,上语文课的时候,墙壁“唰”地一下变成了古代的街道,我好像站在李白的身边听他吟诗;上数学课的时候,墙壁上飘满了彩色的数字和图形,像在和我玩捉迷藏;上英语课的时候,墙壁又变成了英国的小公园,还有可爱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Hello”呢!)
操场也变得超级无敌神奇 (改:超级神奇) ,地面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夏天凉爽,冬天温暖。还有各种高科技的体育器材。(段评:你写出了操场的神奇之处,提到了温度调节和高科技器材,想法很有趣!要是能具体说说一种体育器材怎么玩,比如跑步时地面会有什么变化,就更吸引人啦。修改版:操场也变得超级神奇!夏天踩上去凉凉的,像踩在冰垫上;冬天踩上去暖暖的,像裹了一层小被子。还有会说话的篮球架,我投篮的时候,它会说“加油,差一点就进啦!”,可好玩了!)
我喜欢二十年后的家乡,更喜欢变化后的学校。(段评:结尾表达了对家乡和学校的喜爱,情感很真挚!要是能把喜欢的原因再具体一点点,比如想到可以在这里上课多开心,就更好啦。修改版:我真喜欢二十年后的家乡,更喜欢这个像魔法城堡一样的学校!要是每天都能在这里上课,那该多幸福呀!)
何俊达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我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想象力点个赞!你选择从“家乡的学校”这个充满回忆的视角切入,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会变场景的教室墙壁”和“能调温的操场”,这些想法既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又充满了对学习生活的美好期待,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探索让文章更精彩的“进阶秘籍”。老师发现你笔下的“教室墙壁变场景”和“操场调温”是两个特别棒的创意,但如果能给这些“科技魔法”加上更具体的细节,就像给文章“拍个电影特写镜头”一样,一定会更吸引人。比如写语文课的古代场景时,你可以试着描述:“墙壁上突然浮现出青灰色的城墙,讲台上飘来一缕檀香,连同学们的校服都悄悄变成了宽袖长袍,仿佛真的站在了李白的书房里”;写操场调温时,可以加上“夏天赤脚踩在跑道上,凉丝丝的像踩在刚浸过井水的鹅卵石上,冬天哈出的白气一碰到地面就化成了细碎的小水珠”。用“五感法”(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把这些“神奇时刻”放慢写细,读者就能像跟着你一起走进二十年后的教室啦!
另外,我们还可以给文章“搭一座小桥”。你从“坐磁悬浮列车回家”直接跳到“直奔学校”,中间可以加一句过渡:“列车窗外的稻田刚闪过最后一片金黄,我攥着电子车票的手心已经开始发烫——二十年没见的母校,会不会变成我想象中的样子?”这样的句子能让文章的衔接更自然,也能悄悄埋下期待的小伏笔哦!
💡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深入思考几个问题:
- 二十年后的家乡,除了学校,你最想念的老街、公园或者奶奶的厨房会变成什么样?能不能选一个和学校不同的场景,比如“会自动种出你小时候爱吃的草莓的阳台菜园”,让家乡的变化更丰富?
- 当你走进会变场景的教室时,第一个和你打招呼的同学或老师会是谁?他/她的样子和二十年前比,有哪些小变化(比如戴着能翻译古文的眼镜,或者手里拿着会飞的粉笔擦)?
- 二十年后的家乡,有没有什么“不变”的东西?比如校门口的老槐树还在,或者巷子里卖糖画的爷爷依然用传统的铜勺画画——让“变”和“不变”对比一下,会不会让家乡的故事更温暖?
相信你只要把这些小细节和小思考加进去,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一定会像磁悬浮列车一样,带着读者的想象“飞”得更远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