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作了 (改:做了) 一个梦,在梦里我忽然就发现孙悟空站在我的面前,孙悟空说:“好没意思啊。”我忽然说:“我们学校今天有运动会,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呀?”孙悟空说:“好啊,好啊!”他兴奋地说。我说:“你这个样子会吓到别人的。”只见孙悟空拔下一根毛,轻轻吹了一下,一个小学生就站在了我的面前,于是我们俩就去了学校的操场那。(段评:这段开头的梦境很有想象力,孙悟空的出现也很有趣!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比如你当时的心情,孙悟空变装时的样子,这样画面会更生动。修改版:今天我做了个甜甜的梦,梦里我正趴在书桌上看《西游记》,忽然金光一闪,孙悟空竟然站在了我面前!他挠挠毛茸茸的脑袋,皱着眉说:“好没意思啊。”我眼睛一亮,连忙说:“我们学校今天有运动会,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孙悟空一下子蹦起来,金箍棒在手里转了个圈:“好啊好啊!”我赶紧拉住他:“你这个样子会吓到同学的!”只见他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毫毛变成了个穿着蓝校服、梳着小揪揪的小学生,和我一般高,还冲我眨了眨眼呢!我们手拉手就往学校操场跑。)
孙悟空来到了跑道上,随着一声枪响“砰”,便开始了。比赛刚开始,孙悟空就遥遥领先,后面四(1)班的同学加了很多速,可就是追不上,过了一会,孙悟空心想:“我跑了这么远,一定追不上,”于是孙悟空就去上了个厕所。可当他回来的时候,比赛早已结束。(段评:孙悟空参加跑步比赛的情节很有趣,遥遥领先的部分写得不错!不过可以增加比赛时的细节,比如同学们的反应,孙悟空上厕所的原因也可以更可爱一点,这样故事更有意思。修改版:孙悟空拉着我跑到跑道旁,正好赶上男子100米决赛。“砰!”发令枪响了,孙悟空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红色的校服衣角都飞了起来!旁边的同学都瞪大了眼睛:“哇!他跑得好快啊!”四(1)班的小飞拼命摆动手臂,脸都憋红了,可就是追不上。孙悟空跑着跑着,忽然摸了摸肚子,小声嘀咕:“早上吃太多仙桃了,有点想上厕所。”他看看后面的人还远着呢,就偷偷溜去了厕所。等他慢悠悠回来时,终点线都拉起了红绸,小飞正举着奖杯笑呢!)
天上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运动会也已经结束了。(段评:这段写运动会结束,时间的变化可以加一点你的感受,比如看到太阳落山时的心情,这样和后面的分别更呼应。修改版:天上的太阳慢慢沉了下去,把云朵染成了橘子色,操场上的彩旗也不飘了,运动会终于结束啦。我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半块巧克力,忽然有点舍不得。)
孙悟空说:“我该回去了,”我说:“下次有空就来我这。”孙悟空说:“下次有时间就请你去花果山。”说完,孙悟空就一下子飞走了。(段评:分别的对话很温馨!可以加一点孙悟空的动作,比如他摸你的头,或者变出个小礼物,这样情感更浓。修改版:孙悟空摸了摸我的头,金箍棒在地上轻轻一点:“我该回花果山啦,猴子猴孙们还等着我呢。”我拉着他的衣角,小声说:“下次有空一定要来玩。”孙悟空笑着从耳朵里掏出个迷你版金箍棒,塞给我:“这个送给你!下次我请你去花果山吃仙桃,可甜啦!”说完他脚下腾起一朵白云,挥挥手就飞上天了,金箍棒在阳光里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叮呤呤 (改:叮铃铃) ……我从梦中醒来,原来刚刚是一场梦啊。(段评:结尾从梦中醒来的部分很自然!可以加一点你醒来后的小细节,比如摸了摸口袋,发现没有金箍棒,这样更真实。修改版:“叮铃铃——”闹钟响了,我一下子坐起来,揉了揉眼睛。书桌上的《西游记》还摊开着,口袋里空空的,哪里有迷你金箍棒呀?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梦呀,不过我偷偷笑了,孙悟空说会请我去花果山呢!)
陶冶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孙悟空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故事设定点赞!你选择了中国神话中最经典的角色孙悟空,还让他走进了我们熟悉的校园运动会,这个“神话人物+现实场景”的碰撞特别有新意——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遇上普通的跑步比赛,这种反差本身就充满了趣味,可见你在构思时动了不少脑筋呢!
接下来,老师想和你分享几个能让故事更精彩的“进阶秘籍”,帮你把这个有趣的梦打磨得更生动:
秘籍1:给人物“加一段特写”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他最标志性的本领,但你写他变小学生时,只用了“拔下一根毛,轻轻吹了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变身镜头”放慢,会不会更有画面感?比如:“孙悟空眼珠一转,‘嗖’地拔下根金灿灿的毫毛,放在嘴边哈了口气,那毫毛立刻像蒲公英种子似的飘起来,在空中打了个转,‘噗’地化作一团白雾。等雾散了,一个穿着蓝白校服、梳着齐耳短发的‘小学生’站在我身边,连嘴角的小酒窝都和我一模一样!”你看,加上动作的细节(眼珠转、哈气)、变化的过程(飘起来、打转转、白雾),孙悟空的“神通”就不再是一句概括,而是能让读者“看得到”的魔法啦!
秘籍2:给情节“设一个小悬念”
你写孙悟空跑步时“遥遥领先就去上厕所,回来比赛结束”,这个“大意失荆州”的反差很有趣,但如果能在他去厕所前加一点“心理活动的铺垫”,故事会更合理:比如他跑着跑着,耳朵里的金箍棒硌得慌,或者听见操场边的桃子树在“喊”他(毕竟孙悟空爱吃桃呀),所以才忍不住分心——用一个符合他性格的小理由推动情节,就能让“中途离场”不那么突然,反而更像孙悟空会做的事。
秘籍3:给结尾“留一个小钩子”
故事结尾停在“梦醒了”,如果能加一个“梦的小尾巴”,比如你醒来后,发现枕头边真的有一根金灿灿的毫毛(或者作业本上多了个孙悟空画的小桃子),是不是能让这个梦更“真实”?或者你对着窗外喊“孙悟空,别忘了花果山的邀请”,让结尾既有遗憾,又留着期待——这样一来,读者读完也会忍不住想:“下次他们真的能在花果山见面吗?”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往下想想:
- 孙悟空去学校,除了跑步,还可能对什么感兴趣?比如跳绳(他会不会用金箍棒当跳绳?)、拔河(他轻轻一拉就能把全班拉过来?),这些“神话本领”和校园活动的碰撞,会不会有更有趣的故事?
- 如果你真的去了花果山,孙悟空会带你做什么?是看猴子们摘桃,还是教你翻筋斗云?你又会给花果山的小猴子们带什么礼物呢?
相信只要你把这些细节“填”进故事里,这个“和孙悟空过一天”的梦,一定会像动画片一样鲜活!期待你下次的“神话新冒险”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