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觉醒来发现我身旁站着一个人,他头戴一顶黑帽,身穿白衣,手上还拿这 (改:拿着) 一把扇子。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大诗人,我惊奇的问 (改:地问) 你是李白吗?他话 (改:他说) :“此人便是。”于是我赶紧下床想说:“我们一起去做诗 (改:作诗) 吧!”他话好 (改:他说好) ,然我 (改:让我) 洗沫 (改:洗漱) 完便和他出去了。(段评:你用想象写出了和李白相遇的场景,很有创意!不过段落里有几个小问题:一是错别字要注意,比如“拿这”应该是“拿着”,“话”要改成“说”,“洗沫”是“洗漱”哦;二是对话可以加一些语气词,比如李白说话时加个“捋了捋胡子”,会让人物更生动;三是“惊奇的问”里的“的”要改成“地”,“我惊奇的问你是李白吗?”要加上引号,这样标点就更准确啦。修改版:我一觉醒来,发现身旁站着一个人:他头戴一顶方方的黑纱帽,身穿飘飘的白色长衫,手里还摇着一把青竹扇,完完全全就是书里写的大诗人模样!我瞪大眼睛,惊奇地问:“您……您是李白吗?”他捋了捋下巴的长胡子,笑着说:“此人便是。”我赶紧掀开被子下床,拉着他的袖子说:“李太白先生,我们一起去作诗好不好?”他点点头:“好!待你洗漱完毕,我们便出门。”)
然后我们去了公园,公园里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蝴蝶在花丛里飞小鸟 (改:飞,小鸟) 在叽叽喳喳的唱歌 (改:地唱歌) ,小溪的哗哗声和小鸟的歌声形成了一首美丽动人的交响曲。这时我发现,李白眼神凝重好像诗思大爆发……(段评:你用“交响曲”比喻公园的声音,这个想法很棒!不过可以把景色写得更有画面感,比如蝴蝶是什么颜色的?小鸟在哪个树枝上唱歌?另外“眼神凝重”可以换成更贴合“诗思爆发”的词,比如“眼睛亮晶晶的”,这样更符合李白的诗人气质哦。修改版:我们先去了家门口的公园。你瞧,粉的桃花、黄的迎春花挤在一起笑,五彩的蝴蝶扑扇着翅膀在花丛里捉迷藏,小麻雀站在柳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晨歌,小溪“哗哗”地跑着,和小鸟的歌声凑成了一首轻快的交响曲。这时我发现,李白停下脚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远处的花丛,手指轻轻敲着扇子——呀,他肯定是诗思大爆发啦!)
然后我们又去了公园的小瀑布,那小瀑布像一个从天上掉下的丝布 (改:掉下的丝绸) 。是那么的柔顺。仔细一看水便是清亮无比 (改:清澈无比) ,然后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惊奇的发现这不就是我二年级学的诗吗。于是我兴奋的说您的句话 (改:这句话) 已经流传千年啦! (改:啦!) 他说真的吗我说 (改:吗?我说) 那可不是嘛,你可是大诗人啊。(段评:你把瀑布比作“丝布”,还联系到了学过的诗句,这个联想很巧妙!不过可以把瀑布的样子写得更具体,比如“丝布”有没有被风吹动?水花溅在脸上是什么感觉?另外“您的句话”要改成“您的这句诗”,“我说那可不是嘛”可以加个动作,比如“拍着手说”,会更活泼哦。修改版:接着我们走到了公园深处的小瀑布前。那瀑布细细长长的,像仙女从天上抖落的银丝带,被风一吹,还轻轻晃呢!走近一看,瀑布下的潭水清亮亮的,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子。李白盯着瀑布看了一会儿,忽然高声吟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一拍脑门——这不是我二年级背过的诗吗?我兴奋地拉着他的袖子说:“李太白先生,您的这句诗已经流传一千多年啦!”他睁大眼睛:“真的吗?”我用力点头:“那可不是嘛!您现在可是人人都夸的大诗人呀!”)
这时天很快就黑了。我昏昏欲睡,突然我睡着了,一睁眼发现那只是个梦。(段评:你写出了梦醒的感觉,结尾很真实!不过可以加一点醒来后的小细节,比如摸了摸身边有没有扇子,或者看到书桌上的《唐诗三百首》,这样能让结尾更有回味。另外“天很快就黑了”可以写得具体些,比如“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很快就沉了下去”,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夕阳把天空染成了甜甜的橘红色,很快就沉了下去。我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皮越来越沉,不知不觉就靠在石头上睡着了。等我一睁眼——咦?身边的青竹扇不见了,长衫大诗人也没了踪影。我摸了摸枕头,只有我的小熊玩偶躺在旁边。原来,这是一场和大诗人李白的奇妙梦呀!)
吴国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李白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充满想象力的构思点赞!你选择了“诗仙”李白作为穿越对象,不仅紧扣“神话人物过一天”的主题,还巧妙地将课本里学过的古诗融入故事,让文章既有童趣又充满文化味,这个创意非常棒!
你笔下的李白形象很鲜明,“头戴黑帽、身穿白衣、手持扇子”的外貌描写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这位大诗人的飘逸气质。尤其是在小瀑布前,李白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情节,既符合人物身份,又自然地引出了你对“千年流传”的惊叹,这个设计很巧妙,把“我”的现代视角和李白的古代身份结合得很有趣。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给这个故事“加一点料”,让它更精彩。比如,当你发现身边站着李白时,除了“惊奇地问”,能不能再写一写你当时的动作和心理?是猛地坐起来瞪大眼睛,还是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把这些细节加进去,读者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你的惊喜。还有,你们在公园“做诗”的过程写得有点快,李白是怎么观察景物的?他写诗时的神态是怎样的?如果能把这些“慢镜头”拍下来,故事的画面感会更强。
另外,文章的结尾可以再琢磨一下。“天很快就黑了,我睡着了,发现是个梦”有点仓促。我们能不能给这个梦加一点“余味”?比如醒来后,你发现书桌上多了一片带着墨香的枫叶,或者枕头边放着李白题过字的扇子?这样的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穿越”,又能让故事留下一丝神秘的想象空间,是不是更有意思?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你有机会和李白去更多地方,比如黄鹤楼、桃花潭,你们会看到什么?他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
- 李白除了写诗,还喜欢喝酒、游历,你们能不能一起体验这些“诗人的日常”?比如帮他打酒,或者和他一起在月下对酌?
- 如果李白知道自己的诗流传了千年,他会对你说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回应这位“超级偶像”?
老师相信,只要你把这些奇思妙想都写进故事里,你的“穿越之旅”一定会更加生动有趣!期待看到你笔下更精彩的“李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