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段评:本段作为故事开头,简洁地介绍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的品质,为后文情节做了铺垫,主题明确。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事例或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生动。比如可以描述海力布帮助别人的小事,让大家尊敬他的原因更具体。修改版:从前有个叫海力布的猎人,他的心肠可热乎啦!村里的张奶奶腿脚不便,他每天打完猎都会把新鲜的猎物送过去;小朋友迷路了,他会耐心地把他们送回家。因为海力布总是热心帮助大家,所以乡亲们都特别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只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报答海力布的救恩之情 (改:救命之恩) 。小白蛇说,她家里有很多珍宝,可以赠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说,您也可以要我爸爸嘴里的宝石,只要含着宝石,就可以听懂动物说的话。但是动物说的话,只能您自己知道。如果您对别人说了,就会变成石头。(段评:本段叙述了海力布救小白蛇的情节,故事发展清晰。但句子有些地方不够连贯,比如"为了报答海力布的救恩之情。"这里句号使用不当,应该用逗号。另外,可以增加一些动作和神态描写,让情节更生动。比如描述海力布救小白蛇时的动作,或者小白蛇说话时的样子。修改版:有一天,海力布扛着猎枪去山上打猎,忽然看见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从空中飞过。他急忙搭弓射箭,"嗖"的一声射向老鹰。老鹰吃痛,松开爪子丢下小白蛇飞走了。海力布跑过去抱起受伤的小白蛇,小白蛇晃了晃脑袋,突然开口说话了:"恩人,谢谢您!我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报答您的救命之恩,我家有很多珍宝可以送给您。您要是不想要珍宝,也可以要我爸爸嘴里的那颗宝石,含着它就能听懂动物说话啦!不过您要记住,动物的话只能自己知道,要是告诉别人,您就会变成石头。")
海力布到了龙宫。老龙王要重谢海力布,就让他挑选珍宝。海力布没有拿珍宝,他对龙王说,您真想给他点东西 (改:给我点东西) 作为报恩,就请把您嘴里的宝石送我吧。老龙王送给海力布。 (改:送给了他。) 小白蛇再三叮嘱他说,恩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话,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就会变成石头,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段评:本段讲述了海力布向龙王要宝石的经过,内容完整。但有些句子表述不够准确,比如"您真想给他点东西作为报恩"这里的"他"应该是"我"。另外,可以增加一些龙王和小白蛇的神态、动作描写,让场景更具体。比如龙王拿出宝石时的样子,或者小白蛇叮嘱海力布时的表情。修改版:海力布跟着小白蛇来到了金碧辉煌的龙宫。老龙王见到救女儿的恩人,连忙起身迎接:"勇敢的猎人,感谢你救了我的女儿!你想要什么珍宝,尽管挑!"海力布摆了摆手说:"龙王陛下,我不要珍宝,要是您真想报答我,就把您嘴里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老龙王听了,犹豫了一下,还是张开嘴吐出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递给海力布。小白蛇拉着海力布的衣角,皱着眉头再三叮嘱:"恩人,您一定要记住,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否则您会变成石头,永远也变不回来了!"海力布接过宝石,谢过龙王和小白蛇,就匆匆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好了 (改:更多了) 。这样过了九年。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打猎,忽然听见鸟儿们在议论,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要不知道 (改:不知道) 要淹死多少人呢!他大吃一惊,急忙回家告诉大家,可是大家都不相信海力布的话,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最后,他把听到的消息和宝石的来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大家都非常后悔,眼中含着泪水,念着海力布的名字,带着孩子和家禽走了。晚上,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段评:本段情节紧张,讲述了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变成石头的经过,情感真挚。但可以增加一些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让故事更感人。比如描述海力布听到鸟儿议论时的神态,或者乡亲们不相信他时他的焦急心情。修改版:自从有了这颗宝石,海力布打猎方便多了!他每天都能打到很多猎物,分给乡亲们的肉也越来越多。这样过了九年,有一天海力布在山上打猎,忽然听到一群鸟儿叽叽喳喳地议论:"不好啦!今晚大山要崩塌,洪水会淹没整个村子,我们快飞到高处去吧!"海力布心里咯噔一下,急忙跑回村子喊大家搬家。可是乡亲们都摇摇头说:"海力布,你是不是打猎太累糊涂了?好端端的怎么会发洪水呢?"海力布急得直跺脚,眼泪都掉下来了:"乡亲们,我说的都是真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可是大家还是不肯相信。海力布咬了咬牙,把自己救小白蛇、得宝石、听懂鸟语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话音刚落,他的身体就开始变硬,最后变成了一块冰冷的石头。乡亲们这才相信了他的话,含着眼泪带着孩子和家禽往山上跑。当天晚上,大山果然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段评:本段作为故事结尾,点明了人们对海力布的纪念,主题升华自然。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场景描写,让结尾更有画面感。比如描述乡亲们纪念海力布的方式,或者那块石头的样子。修改版:乡亲们虽然躲过了灾难,但永远失去了好心的海力布。他们世世代代纪念着海力布,还把他变成的那块石头叫做"海力布石"。直到现在,如果你去那座山上,还能找到那块形状像人的石头,仿佛海力布还站在那里守护着乡亲们呢。)
陈思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海力布》缩写,老师要为你精准的“故事提炼能力”点赞!你不仅抓住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救村民变石头的核心情节,更在字里行间突出了他“热心助人”的品格底色——这正是民间故事代代相传的灵魂!很多同学缩写时容易丢三落四,而你却能把“宝石的秘密”“小白蛇的叮嘱”这些关键细节都保留下来,让故事既简短又完整,这说明你对原文的理解非常透彻!
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骨架”再添点“血肉”,让它更生动。老师有几个小建议,你愿意试试吗?
第一个小技巧是“给关键处加个‘慢镜头’”。比如你写“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最后,他把听到的消息和宝石的来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这里藏着海力布最伟大的选择!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放慢,写写他“急”的样子?是攥紧了拳头?还是声音在发抖?当他说出秘密时,村民们的表情是怀疑还是震惊?这些“特写镜头”能让读者更懂海力布的牺牲有多了不起。
第二个小技巧是“给故事加个‘回声’”。你在开头写了“大家都非常尊敬他”,结尾如果能呼应一下,比如加上“后来,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不仅因为他救了大家,更因为他用生命守住了‘助人’的承诺”,故事的道理就会像回声一样,留在读者心里。
最后,老师想和你聊两个有意思的问题,你可以试着想想:
- 如果海力布提前知道救村民会变成石头,他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为什么?
- 民间故事里的英雄(比如海力布、愚公)常常会做出“牺牲自己”的选择,你觉得这种选择背后,藏着人们对“勇敢”和“善良”的什么期待?
期待你下次的作品,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