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的爹娘早逝,他独自住在村口的破茅屋中。马良从小就喜欢画画,可是他连一只毛笔都买不起,只能用树枝在泥土、沙子里画画。村里有一个老木匠见他可怜就自己在山上找到一根好树做了一个毛笔送给马良,马良每天用笔在门板上画画。(段评:本段介绍了马良的身世和学画的经历,内容完整且符合故事开头的定位,但细节描写可以更生动哦!比如老木匠送笔的过程可以加一点温暖的互动,让故事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爹娘早逝的他,独自住在村口摇摇晃晃的破茅屋里。马良打小就爱画画,可连半只毛笔都买不起,只能攥着细树枝,在泥地、沙堆上画小鸡、画小狗。村里的老木匠见他每天蹲在地上画得入迷,心一软,上山砍了根结实的檀木,亲手削成一支木笔送给马良。马良捧着笔,眼睛亮得像星星,从此每天都在门板上画个不停。)
在一个晚上一位仙人给了马良一只“神”笔,仙人对马良说:“这是一只画什么有什么的笔,你只可以给穷人画,不可以给富人画。”仙人说完就不见了。他不信就在墙上画了一只小鸡,小鸡就跳了出来,一直叫 (改:“一直叫”) 。(段评:本段写出了仙人赠笔的关键情节,主题明确,但仙人的形象和神笔的神奇可以描写得更具体。比如仙人的样子、神笔的光泽,还有小鸡活过来的细节,能让故事更吸引人!修改版:一天夜里,马良正对着木笔发呆,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一位白胡子仙人飘到他面前,手里拿着一支闪着红光的毛笔:“这是支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但只能给穷人画,绝不能帮富人!”话音刚落,仙人就化作一阵风不见了。马良半信半疑,在墙上画了只毛茸茸的小鸡——“叽!”小鸡扑棱着翅膀跳下来,围着他直打转。)
第二天,马良看见了张婶家的一头黄牛病死了,马良画了一头黄牛在地上叫。马良被邻县的官给抓走了。他们让马良画金山银山。可马良想起了那位仙人说的话就没有给她画金山银山,反而画了一个大海,马良给自己画了一条船。马良得救了。(段评:本段讲述了马良用神笔帮助张婶和智斗县官的故事,情节紧凑,但人物的动作和心理可以加一点细节,比如张婶的着急、马良的机智,让故事更有感染力。修改版:第二天一早,马良听见张婶坐在门槛上哭——她家的老黄牛病死了。他立刻在地上画了头壮实的黄牛,“哞!”黄牛甩着尾巴叫起来,张婶惊喜得直抹眼泪。可邻县的县官听说了神笔,把马良抓走,逼他画金山银山。马良想起仙人的话,偷偷画了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又给自己画了条小木船,“哗啦!”船载着他漂向远方,终于得救了。)
马良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段评:本段直接点明马良的品质,是很好的结尾,但可以把品质和故事细节结合起来,让结尾更自然,不那么生硬哦!比如用马良的具体行为来体现他的善良勇敢,会更打动人。修改版:马良用这支神笔,给穷人画耕牛、画粮食,面对县官的威逼也绝不低头——他真是个心里装着别人、又敢作敢当的好孩子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