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是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一名热爱阅读的小学生,我会回答“阅读!”(段评:开头用设问的方式直接点出主题“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很清晰,也很有吸引力!不过如果能加入一点自己和阅读的小场景,比如“每次捧起书,我就像钻进了魔法口袋”,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如果你问我是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一个总把书当“魔法朋友”的小学生,我会眼睛亮晶晶地回答:“阅读!”)
以前我有困难,就退缩,害怕面对。最近,我阅读了《名人传》,在书中,我看到了贝多芬,他坐在那儿,他正在弹钢琴。他看起来是那么陶醉,陶醉在他的自己的 (改:陶醉在他自己的) 钢琴世界中,一首名曲诞生了。有人在背后叫他,可是他像是没听见似的,丝毫没察觉到别人的存在。我突然想起书中的情节——那时,他已经聋了!他聋了!听不见声音了!我震惊了,一个残疾了的人都能如此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再大的困难都不怕,更何况我是一个健全的人呢?我不由得为自己的怯懦和放弃而感到十分羞愧。(段评:你通过贝多芬的例子写出了阅读带来的改变,很棒!不过描写贝多芬弹琴的部分可以更具体,比如“手指在琴键上飞快跳跃”,还有你“震惊”的心情也可以写得更真实,比如“我攥着书的手都出汗了”,这样故事就更生动啦!修改版:以前我遇到困难就缩脖子,像只胆小的小乌龟。直到读了《名人传》里的贝多芬——书里说他坐在钢琴前,手指像灵活的小蝴蝶在琴键上飞,哪怕背后有人喊他,他也完全听不见。哦不对,不是听不见,是他早就聋了呀!我盯着书页,攥着书的手心都出汗了:一个连声音都听不见的人,还能弹出那么好听的曲子?我这个健全的人,怎么能遇到一点事就放弃呢?脸一下子热辣辣的,真不好意思。)
我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做事没有毅力,坚持不到最后,包括阅读。我总把一本书一半不读了 (改:读到一半就不读了) ,就在我读了 (改:直到我读了)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既被鲁滨逊求生的故事吸引,也被鲁滨逊没有被困难吓倒,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动,不知不觉竟读完了整本书。从此以后,我在做事坚持不下去时,会把自己想成鲁滨逊,慢慢改掉了坏毛病。(段评:鲁滨逊的例子选得很好,能看出你真的读懂了书里的精神!不过“做事没毅力”的缺点可以举个小例子,比如“以前看《西游记》,看到一半就扔到一边”,还有“把自己想成鲁滨逊”的过程也可以写得更有趣,比如“我会小声对自己说:‘鲁滨逊能在岛上待那么久,我这点小事算什么!’”,这样就更真实啦!修改版:我还有个坏毛病——做事总像小猴子掰玉米,比如看《格林童话》,翻到一半就去摸别的书。直到读了《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在荒岛上用木头搭房子,用破布做衣服,哪怕只有一个人也不放弃。我跟着他的故事走,不知不觉就把整本书看完了!后来再遇到想放弃的事,我就会拍拍胸脯说:“鲁滨逊能在岛上活下来,我这点小事算什么!”慢慢的,我再也不做“半吊子”啦!)
如果你问我是什么让生活更美好,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阅读!”因为阅读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段评:结尾和开头呼应,再次点题,很完整!如果能加一个现在和阅读的小细节,比如“现在我的书架上摆满了看完的书,每一本都像我的好朋友”,就能让“阅读改变生活”的感觉更实在哦!修改版:如果你再问我是什么让生活更美好,我会举着刚看完的书大声说:“阅读!”你看,我的书架上摆满了看完的书,每一本都像教会我道理的好朋友——这就是阅读给我的美好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