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黄昏,寒风凛冽,街头的行人都匆匆赶路,想要快点回到温暖的家中。夕阳的余晖洒在路面上,给这寒冷的冬日增添几分柔和的色彩。就在这人来人往的街头,发生了一件让人心生暖意的事情。(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冬日黄昏的寒冷氛围,为后续温暖事件做了铺垫,整体思路清晰。但描写还可以更具体,比如加入寒风的触感、行人的动作细节,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冬日黄昏,刺骨的寒风像小刀子似的刮过脸颊,街头的行人都裹紧大衣、缩着脖子匆匆赶路,恨不得立刻钻进温暖的家里。夕阳的金红色余晖洒在结冰的路面上,给光秃秃的树枝和灰扑扑的墙面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就在这人来人往、脚步匆匆的街头,发生了一件让我心里暖乎乎的小事。)
少年陆雨,一个总是面带微笑,心地善良的孩子,这天放学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选择了在街上闲逛。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毛线帽和手套,尽管如此,寒风还是让他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位坐在街角的老奶奶吸引住了,老奶奶的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面前摆着一个破旧的碗,里面只有零星的几个硬币。(段评:本段介绍了主人公陆雨和他发现老奶奶的过程,内容完整。不过可以增加陆雨闲逛的小细节,比如他原本想去买什么零食,以及老奶奶更具体的样子,让人物和场景更真实。修改版:五年级的陆雨是个总爱眯着眼笑的男孩,这天放学后,他攥着妈妈给的五块钱零花钱,本想去买心心念念的草莓味棒棒糖,却忍不住绕到街角的小公园闲逛。他穿着臃肿的深蓝色棉衣,毛线帽把耳朵捂得严严实实,可寒风还是从袖口钻进去,让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突然,他的目光停在公园长椅旁的石阶上——一位老奶奶裹着洗得发白的旧外套,袖口还破了个小洞,冻得双手搓着胳膊直发抖,面前摆着个掉了瓷的搪瓷碗,里面只有三四个亮晶晶的硬币。)
陆雨的心立刻被触动了,他想起老师曾经教过他们的——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向老奶奶,从口袋里掏出自己准备买零食的钱,轻轻地放在了碗里,老奶奶抬看 (改:抬头看) 了他一眼,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连声说:“谢谢,好孩子!”(段评:本段写出了陆雨帮助老奶奶的过程,情感真挚。如果能加入陆雨掏钱时的心理活动,比如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钱给奶奶,以及老奶奶道谢时的具体动作,会让情节更生动。修改版:陆雨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戳了一下,他想起班主任李老师说过:"看到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手呀。"他摸了摸口袋里攥得热乎乎的五块钱,原本想着买棒棒糖的念头一下子跑没了。他小步跑到老奶奶面前,把钱轻轻放进搪瓷碗里,硬币发出"叮当"一声脆响。老奶奶抬起满是皱纹的脸,眼睛里亮晶晶的,她用冻得发紫的手拉住陆雨的袖子,声音有些沙哑地说:"谢谢你呀,好孩子,你真是个小天使!")
冬日的街头,这份爱心而变得 (改:因为这份爱心而变得) 不再寒冷。他们 (改:陆雨和老奶奶) 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爱心的主题,但语言有点笼统。可以把"不再寒冷"的感受具体化,比如陆雨回家时的心情,或者寒风中的小变化,让主题升华更自然。修改版:陆雨蹦蹦跳跳地往家走,风好像没那么冷了,夕阳的光洒在他身上,暖融融的。原来,一点点小小的善意,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能让寒冷的街头变得暖洋洋的,也能让每个人的心都亮起来呀。)
陈梓馨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冬日里的温暖》,老师首先要为你文中展现的善良立意点个赞!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故事里,你让我们看到了少年陆雨的爱心,传递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这让文章充满了温度。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比如你写了陆雨帮助老奶奶这件充满暖意的事,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份爱心为什么如此重要?它对社会、对人们的心灵有着怎样的影响?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爱心背后的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像“陆雨的心立刻被触动了,他想起老师曾经教过他们的——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向老奶奶,从口袋里掏出自己准备买零食的钱,轻轻地放在了碗里”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陆雨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寒风刮在脸上是什么感觉?老奶奶当时的表情除了感激,还有没有其他细微的变化?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致地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大大增强。
从写完陆雨看到老奶奶,到他去帮助老奶奶,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看着瑟瑟发抖的老奶奶,陆雨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内心展开了一番激烈的斗争”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让情节发展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细微的举动也能传递出像冬日里这样的温暖? 2. 如果陆雨遇到的是其他需要帮助的场景,他又会怎么做呢? 3. 这份温暖对老奶奶的生活可能会产生哪些长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