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周六的早上,我在房间里看《西游记》,忽然,书中发出一道光!晃得我睁不开眼,我被光吸了进去……(段评:第一段作为故事开头,通过‘书中发光’‘被吸进去’的情节设置了悬念,能快速吸引读者兴趣,符合记叙文开头的要求。如果能增加一点看书时的细节,比如‘手指刚碰到书里孙悟空的画像’,会让魔法发生得更自然哦!修改版:那是一个周六的早上,阳光透过窗帘缝洒在书桌上,我正趴在桌上看《西游记》,手指轻轻点着书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画。忽然,书页里‘唰’地发出一道金灿灿的光!晃得我赶紧捂住眼睛,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一股力量把我往书里拉……)
当我再睁开眼的时候面前站着一个身穿虎皮衣服的人,啊!我才想起来他是那本《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孙悟空 (改:“孙悟空”,孙悟空) 说:“你想和我一起去抓妖吗?”没等我回答,他就拉着我去筋斗云上了 (改:到筋斗云上了) 。他腾云驾雾来到一座山上,这座山上空无一人,我害怕极了!黑乎乎的森林里弥漫着一团红色浓雾,我吓得浑身哆嗦,躲到一棵树后。孙悟空双目怒睁,紧紧的盯着 (改:紧紧地盯着) 这团红雾。随后他说道:“妖怪你孙爷爷来了!还不快现出原形!”只见他腾空而起举起金箍棒朝红雾打去,妖怪见状立马吓出了原形。接着又拍拍两下 (改:拍了两下) 把妖(段评:第二段是故事的中间部分,你把和孙悟空抓妖的场景写得很热闹,‘双目怒睁’‘腾空而起’这些词用得特别棒!不过有两个小问题:一是‘身穿虎皮衣服’的其实是猪八戒哦,孙悟空穿的是虎皮裙,这里要注意人物细节;二是妖怪的样子和打斗的过程可以再具体一点,比如妖怪现原形后是什么样子,金箍棒打下去有没有特别的声音?这样故事就更生动啦!另外‘紧紧的盯着’里的‘的’要改成‘地’,‘拍拍两下’可以写成‘啪啪两下’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当我再睁开眼的时候,面前站着一个身穿虎皮裙、手拿金箍棒的人,毛茸茸的脸嵌着一双火眼金睛——啊!是孙悟空!他挠挠耳朵问:‘小娃娃,想跟俺老孙去抓妖不?’没等我点头,他就一把拉住我的手跳上筋斗云。风在耳边呼呼吹,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座黑森森的山。山上静得可怕,树林里飘着一团红雾,我吓得缩起脖子躲到树后,连大气都不敢喘。孙悟空却把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朝红雾大喝:‘妖怪!你孙爷爷在此,还不现出原形!’红雾里突然窜出一个青面獠牙的妖怪,举着狼牙棒就扑过来。孙悟空‘唰’地腾空而起,金箍棒变得碗口粗,‘哐当’一下就把妖怪的狼牙棒打飞了!)
怪打倒在地,我心想:哇孙悟空也太厉害了吧!接着,我听到了妈妈叫我的声音,啊!原来这只是一场梦!(段评:第三段作为结尾,‘原来这只是一场梦’收束得很自然,还呼应了开头的现实场景,这点做得很好!如果能加一点醒来后的小细节,比如‘我赶紧摸了摸手边的《西游记》,书里的孙悟空还在笑呢’,会让故事更有温度,也能把梦境和现实连得更紧哦!修改版:孙悟空又啪啪两下把妖怪打倒在地,我正拍手叫好,忽然听见妈妈喊:‘宝贝,该吃早饭啦!’我猛地睁开眼——原来我还趴在书桌上,手边的《西游记》翻到孙悟空打妖怪的那一页。我赶紧摸了摸书页,好像还能感受到筋斗云的风呢!)
钟晴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孙悟空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同学只停留在想象和神话人物相遇的表面,而你却实实在在地展开了一段和孙悟空抓妖的冒险之旅,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吸引力!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孙悟空抓妖的过程,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孙悟空为什么一定要抓妖呢?是因为他的正义感,还是为了保护百姓?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孙悟空抓妖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你写的“黑乎乎的森林里弥漫着一团红色浓雾,我吓得浑身哆嗦,躲到一棵树后。孙悟空双目怒睁,紧紧的盯着这团红雾”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森林里的气味是怎样的?有没有奇怪的声音?孙悟空盯着红雾时的表情具体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和孙悟空抓妖到结尾发现是一场梦,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和孙悟空抓完妖,我还沉浸在刚才的惊险中,突然,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孙悟空除了抓妖,还有哪些行为能体现他的品质?如果加入这些情节,文章会有什么不同? 2. 在和孙悟空过一天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3. 怎样通过描写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让他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