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的读 (改:地读) 一本书——《神笔马良》。(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津津有味地读《神笔马良》”自然引出故事背景,符合记叙文开头的要求,能快速让读者进入情境。不过可以增加一点读书时的细节,比如你读到哪个情节时最入迷,这样画面感会更强哦!修改版:一天,我正趴在书桌上津津有味地读《神笔马良》,当看到马良用神笔帮穷人画画的情节时,我忍不住晃了晃脑袋,真希望自己也能和马良一起帮助别人!)
忽然一阵白雾,一个小男孩身穿布衣竖着头 (改:梳着头) 发出现在我眼前,手中还拿着一根金色笔身,白色的笔毛,黑色的笔尖儿,这不就是马良吗!(段评:你通过白雾引出马良的出现,想象很神奇!不过对马良的外貌和神笔的描写可以更生动些,比如他的布衣是什么样子的,神笔拿在手里的感觉,这样马良的形象会更立体。另外,“竖着头”可以调整成更自然的表达,比如“梳着整齐的发髻”。修改版:忽然,窗外飘来一阵软绵绵的白雾,雾里慢慢走出一个小男孩——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梳着整齐的发髻,手里握着一支笔:金色的笔身闪着光,雪白的笔毛像云朵,乌黑的笔尖亮闪闪的。呀,这不就是我书里看到的马良吗!)
马良说:“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可以把神笔借你一天完成愿望!”我高兴的 (改:高兴地) 一蹦三尺高。我想知道这支笔的神奇之处 ,于是我们去了山区,山区的小朋友穿的衣服上打满了布丁 (改:补丁) ,于是我拿出马良的神笔画出了很多礼物,有巧克力,香肠,面包,牛奶等有上衣 (改:等;有上衣) ,裤子,外衣等还有水杯 (改:等;还有水杯) ,书本,文具包……山区的小朋友们也过上了好的生活,我对马良竖起了大拇指,并对马良说:“着可 (改:这可) 多亏了你的神笔啊!”马良笑道:“山区的小朋友们这还要谢谢你啊!”(段评:你写用神笔帮助山区小朋友,想法特别温暖!不过可以增加一些你和小朋友互动的细节,比如他们拿到礼物时的表情,这样故事更感人。另外,“布丁”应该是“补丁”,“着可多亏了”的“着”是“这”哦。修改版:马良笑着说:“我想和你交个朋友,把神笔借你一天实现愿望吧!”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拉着他就往山区跑。山区的小朋友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缩着肩膀搓手。我立刻用神笔画出一堆礼物:巧克力、香肠、面包,还有厚厚的棉衣、暖和的手套,以及印着卡通图案的水杯和书本。小朋友们眼睛亮了,捧着巧克力啃得嘴角沾着渣,还拉着我的手转圈。我对马良竖起大拇指:“这可多亏了你的神笔呀!”马良摇摇头:“是你心里想着帮助别人,神笔才有用呢!”)
我们又去了超市里 (改:去了超市) ,忽然我看见有一个叔叔在一个阿姨买东西的时候拿她的钱包,我连忙在地上画了一片西瓜皮,那个叔叔一脚踏了下来,咚他 (改:咚,他) 被hū倒 (改:滑倒) 了偷的东西都飞了出来……(段评:你用神笔画西瓜皮阻止小偷,这个情节很有趣!不过可以增加一些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比如看到小偷时的紧张,画西瓜皮时的着急,这样故事更真实。另外,“hū倒”应该是“滑倒”哦。修改版:我们又逛到超市,忽然看见一个叔叔趁阿姨付钱时,偷偷摸向她的钱包。我的心“怦怦”跳,赶紧蹲在地上画了一块滑溜溜的西瓜皮。叔叔刚要溜走,一脚踩上去——“咚!”他摔了个四脚朝天,钱包从口袋里飞出来。周围的人都围过来,阿姨连忙捡起钱包,对我直道谢。)
我和马良又帮了很多人,忽然一只大手拍醒了我。原来是一场梦啊。(段评:你用“被大手拍醒”回到现实,结尾很自然!不过可以加一点梦醒后的小细节,比如你摸了摸枕头,好像还能感觉到神笔的温度,这样想象和现实的衔接更巧妙。修改版:我们又帮了好几个需要帮助的人,正笑着说话时,忽然一只大手拍在我肩膀上。“该起床啦!”妈妈的声音传来——原来这是一场梦呀!我摸了摸枕头,仿佛还能闻到神笔上淡淡的墨香。)
不过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也像马良 (改:也要像马良) 一样帮很多人。(段评:你结尾说要向马良学习,主题升华得很好!不过可以把“帮很多人”具体成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帮同学捡文具、给流浪猫喂食物,这样道理更贴近你的生活,也更真实。修改版:虽然是梦,但我心里暖暖的。以后我也要像马良一样:同学忘带橡皮时借给他,看到流浪猫时喂点猫粮,看到老奶奶提重物时帮一把——小小的帮助,也能让别人开心呀!)
杭博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马良一天的愉快生活》,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善良和想象力点个赞!你通过讲述和马良一起用神奇的画笔帮助山区小朋友、阻止小偷的故事,展现了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这个立意非常棒!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道理虽然通过故事体现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帮助别人,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真正收获是什么?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帮助别人”背后的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拿出马良的神笔画出了很多礼物”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你看到山区小朋友穿着满是补丁衣服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神笔在你手中挥动时,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画出来的礼物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的表情又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另外,从写完帮助山区小朋友到写在超市阻止小偷,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帮助完山区的小朋友,我心里满是喜悦,和马良继续前行,没想到在超市又遇到了一件事”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如果真的拥有神笔,除了帮助山区小朋友和阻止小偷,还能为社会做哪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2.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误解该怎么办? 3. 马良的神笔代表着强大的能力,如何正确使用这种能力,才能避免带来不好的后果?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