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可以选择与神话人物过一天,我一定会选择神笔马良,因为我想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了和神笔马良过一天的原因,主题明确,很棒!要是能加上你对神笔马良的小小想象,比如他的样子或者神笔的特点,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假如我可以选择和神话人物过一天,我一定会选神笔马良!他那支能画出任何东西的神笔太神奇啦,我要跟着他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温暖的人。)
第一次,我和神笔马良来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当神笔马良看到小女孩那么可怜,脸上露出了惊奇和可怜的脸色 (改:的神情) ,然后,我对神笔马良说:“马良,你不光看着呀!我们是来帮助她的呀。”这时神笔马良才想起来。神笔马良为小女孩画上了新衣服,为小女孩画吃的,还为小女孩画上房子。神笔马良对小女孩说:“小女孩,你快吃吧,以后你也是有家的人了,你有了食物,就不会饿着了,你有了新衣服就不会感到寒冷了,你有了房子就知道家的温暖了。”小女孩看见神笔马良为她画了这么多东西,连忙感谢了神笔马良,神笔马良说:“不用谢,以后如果别人也有困难,你也要热心肠的帮助 (改:热心地帮助) 他人,你知道了吗?小女孩。”小女孩坚定的对 (改:坚定地对) 我们说:“我以后,也要帮助那些,有困难又可怜的人。”我和神笔马良听了,开心的说:“你知道了就好。”(段评:你和马良帮助小女孩的故事很温暖!不过马良的反应可以更真实些,比如他看到小女孩时的动作,画东西时的样子,还有小女孩拿到东西时的表情,加上这些细节会让故事更生动。另外,“惊奇和可怜的脸色”可以换个更贴切的词,比如“心疼的神情”。修改版:我拉着马良的袖子,先来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身边。马良蹲下来,看着小女孩冻得通红的小手和发紫的嘴唇,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眼睛里满是心疼。我轻轻推了推他:“马良,快用你的神笔帮帮她呀!”马良立刻拿起神笔,“唰唰唰”几下,一件厚厚的棉袄就出现在小女孩身上,接着又画出了冒着热气的面包和一座带着小烟囱的木屋。他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快穿上棉袄,吃点东西吧,以后这就是你的家啦。”小女孩捧着面包,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一边吃一边用力点头:“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帮助有困难的人!”我和马良听了,都开心地笑了。)
然后,我和神笔马良来到了我的世界,它又把乡村 (改:他又把乡村) 的学校装修的新新的 (改:装修得新新的) ,它又告诉我 (改:他又告诉我)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段评:你想到让马良帮忙装修乡村学校,这个点子特别好!要是能写写学校原来的样子,比如破旧的窗户、掉漆的桌子,再写写马良画画时的场景,还有同学们看到新学校的反应,会让这段内容更充实哦。修改版:接着,我们飞到了乡下的小学。看着教室里破了洞的窗户和摇摇晃晃的桌子,马良立刻拿起神笔,给每个教室画上了明亮的玻璃、崭新的课桌椅,还在操场边画了一排高高的杨树。他笑着对我说:“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帮助更多人呀!”同学们围着新桌椅蹦蹦跳跳,开心地喊着:“谢谢马良哥哥!”)
最后,我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柔软的床上,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脸上。原来,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梦境啊。(段评:结尾的梦醒很自然!要是能加上你醒来后的小心情,比如摸着枕头想起马良的神笔,或者看着窗外阳光,觉得自己也要像马良一样乐于助人,会让结尾更有温度哦。修改版:突然,我听到妈妈喊我起床的声音。睁开眼一看,自己正躺在柔软的床上,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脸上。原来这是一场梦呀!我摸着枕头笑了,虽然神笔不见了,但马良说的话我记在心里——以后我也要做个热心肠的人,把温暖带给身边的人。)
罗子阔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马良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善良立意点个赞!很多人选择和神话人物过一天可能只是想着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你却想到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这份爱心和担当让你的文章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通过和马良帮助小女孩的事情,传达出要帮助他人的道理,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帮助他人这么重要呢?是因为能传递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还是能收获内心的满足?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帮助他人背后的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神笔马良为小女孩画上了新衣服,为小女孩画吃的,还为小女孩画上房子”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小女孩看到马良画画时是什么表情?周围的环境有没有什么变化?马良画画时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画面细致地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大大增强。
从写完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的经历到来到我的世界,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帮助完小女孩,我和马良都很开心,带着这份好心情,我们又来到了我的世界”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如果还有机会和马良过一天,除了帮助无家可归的人,还能从哪些方面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呢? 2. 在帮助小女孩的过程中,有没有可能遇到一些困难,马良和“我”又是怎样克服的呢?把这个情节加进去会不会让故事更曲折有趣? 3. 马良乐于助人的精神对“我”在现实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呢?可以怎样把这种影响写出来让主题更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