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静谧的街道,薄雾弥漫。(段评:开头用“静谧的街道”和“薄雾弥漫”营造了安静的氛围,能自然引出后面的故事,很棒!要是能加上一些具体的感官细节,比如雾的样子、触感,画面会更生动哦。修改版:清晨的街道像被一层薄纱裹住,雾细细的、凉凉的,沾在脸上痒痒的。路边的老槐树只露出模糊的影子,连平时热闹的早点摊都藏在雾里,静悄悄的。)
一位摆摊的大爷正细细品尝新鲜出炉的豆腐脑,热腾腾的豆腐脑散发出一阵阵的豆香味儿。大爷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段评:这段描写了大爷吃豆腐脑的样子,“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写出了大爷的开心,豆香味儿也能让读者闻到香味,很好!如果能加一点大爷吃豆腐脑的小动作,比如怎么吃的、勺子碰碗的声音,会更具体。修改版:街角的豆腐脑摊前,大爷正捧着粗瓷碗吃豆腐脑。勺子轻轻舀起一勺,嫩白的豆腐脑颤巍巍的,撒上的虾皮和榨菜粒闪着光。他吸溜一口,热腾腾的豆香味儿立刻飘出来,黝黑的脸上皱起笑纹,连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高兴。)
薄雾渐渐消散,街上恢复生机,四处传来了喧闹声。(段评:过渡段写出了雾散后的变化,“恢复生机”“喧闹声”能让读者感受到街道的热闹,衔接自然!要是能具体说说是哪些声音,比如谁的声音、什么声音,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太阳慢慢爬上来,雾像被风吹走的棉花,一点点散了。卖包子的吆喝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孩子们追跑的笑声,一下子填满了街道,连空气都变得热闹起来。)
大爷忙碌着,捧出一个个大瓷盘,往里塞满了水晶般透亮的碎糖粒。这时,摊前出现了一位中年大叔,他冲着大爷微笑:“大爷,给我来碗豆腐脑。”“好嘞!”大爷喜盈盈地应着,美滋滋地撮着嘴,扬起一块抹布,正满心愉悦地掀起铁盖。不料一个不小心,深不见底的浓白色大锅里。 (改:深不见底的浓白色大锅里。(此处句子不完整,应补充“抹布掉进了”)) (段评:这段写了大爷准备豆腐脑和客人来买的场景,“喜盈盈地应着”“美滋滋地撮着嘴”写出了大爷的热情,很棒!不过最后一句话没写完,“不料一个不小心,深不见底的浓白色大锅里”后面缺了内容,要补完整哦。另外,加一点锅的样子、碎糖粒的细节,会更生动。修改版:大爷擦了擦手,把装着碎糖粒的瓷盘摆好——那些糖粒亮晶晶的,像撒了一盘小星星。这时,一位穿夹克的大叔走过来,笑着说:“大爷,来碗豆腐脑!”“好嘞!”大爷答应着,拿起抹布擦了擦手,正要掀开大锅的铁盖,手一滑,抹布“扑通”一声掉进了浓白色的豆腐脑锅里!)
“糟糕!”抹布掉进了豆腐脑里,大爷顿时瞪大了眼,手不停颤动着,嘟囔着:“这可怎么办?一天的血就这样毁了 (改:一天的心血就这样毁了) ?可是,没人看见抹布掉了进去啊,我不说,谁知道?”(段评:这段写出了大爷的着急和犹豫,“瞪大了眼”“手不停颤动”表现了他的慌张,心理活动也很真实,特别好!要是能加一点大爷的动作,比如怎么搓手、眼睛看哪里,会更具体。修改版:“糟糕!”大爷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圆圆的,手里的勺子“当啷”掉在地上。他赶紧扶住锅沿,盯着锅里的抹布,手搓来搓去:“这可咋整?这锅豆腐脑是今早三点起来磨的豆子做的啊……可是没人看见呢,我不说,谁知道?”)
大爷搓着手,犹豫着,不知所措,一旁的客人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大爷先是愣了片刻,继而眼睛一亮,握紧了手,缓缓地向客人走去,神情凝重地说道:“对不起,这位先生,今天没法卖您豆腐脑了。”客人一脸疑惑,好端端的生意怎么就不做了呢?莫非……一想到这儿,他便大声质问:“怎么不卖给我?欺负我是外地人?还怕我付不起钱?”大爷听了,连忙解释:“误会了,误会了。不是不卖!”看见大爷解释和说话的语气不像是开玩笑就离开了摊子。 (改:看见大爷解释的语气不像是开玩笑,就离开了摊子。) (段评:这段写了大爷的犹豫和客人的误会,“搓着手”“不知所措”表现了大爷的矛盾,客人的质问也很真实,很棒!不过客人离开的部分可以更具体,比如客人的表情、动作,会更生动。另外,“一天的血就这样毁了”里的“血”应该是“心血”哦,老师帮你改过来啦。修改版:大爷搓着手在摊前转圈圈,客人还在旁边等着,脚不停地跺着。他盯着锅里的抹布,突然握紧拳头,走到客人面前,红着脸说:“对不住啊大兄弟,今天这豆腐脑……不能卖你了。”大叔皱起眉:“为啥啊?我都等半天了,是嫌我给钱少?”大爷赶紧摆手:“不是不是!是我自己的问题……”大叔看大爷急得脸都红了,不像撒谎,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此时,摊前排起了小长龙,赶着上班的人们焦躁不安地等待着,一片喧哗。大爷一脸平静,连连作揖:“对不起!对不起!今天这锅豆腐脑脏了,不卖了!……感谢大家关照,还请下次赏脸……”(段评:这段写了大爷告诉大家豆腐脑不能卖的场景,“连连作揖”表现了大爷的愧疚,“今天这锅豆腐脑脏了”说出了真相,很诚实!要是能加一点周围人的反应,比如大家说什么、表情怎么样,会更具体。修改版:摊前已经排了五六个人,有人伸着脖子看:“大爷,好了吗?我赶时间上班!”大爷走到摊前,对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对不住各位!刚才抹布掉锅里了,这豆腐脑脏了,今天不卖了!麻烦大家白等了,明天我多磨点豆子,给大家加勺糖!”)
人群纷纷解散,街道又恢复了平静,只有豆香味儿依然在空气中飘散,随风飘向很远,很远……(段评:结尾用“豆香味儿依然飘散”呼应开头,让故事更完整,很棒!要是能加一点大爷的动作,比如他在做什么,会更有温度。修改版:人群慢慢散了,街道又静下来。大爷蹲在摊前,把锅里的豆腐脑倒进垃圾桶,然后仔细刷着锅。风轻轻吹过,刚才的豆香味儿好像还飘在空气里,连旁边的老槐树都好像在点头夸他呢。)
陈文慧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股豆香味》,老师要为你文中展现出的深刻思考点赞!你通过描写大爷在抹布掉进豆腐脑后,选择不卖脏了的豆腐脑这件事,展现出了大爷坚守诚信的美好品质,这个立意很有深度!
这篇文章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在故事情节方面,整体连贯且有可读性,能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观察与描述也比较细致,比如对街道环境、大爷的神态动作等都有一定描写,让读者能感受到当时的场景。语言运用也较为流畅,还运用了一些描写手法。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当抹布掉进锅里时,这是很关键的情节,可以把镜头推近,详细描写大爷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比如“大爷的眼睛瞬间瞪得如铜铃般大小,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惊恐与慌乱,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还可以描写周围顾客的反应,“周围的顾客们有的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张望着;有的皱起了眉头,露出疑惑的神情”,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更生动地呈现出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强化过渡方面,从大爷犹豫要不要告诉客人到最终决定告知客人这段,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比如“大爷内心天人交战了许久,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客人”,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生活中还有哪些像大爷这样坚守诚信的小事例,能进一步体现诚信的重要性? 2. 假如大爷没有选择坦诚相告,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和影响? 3. 怎样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进一步烘托大爷坚守诚信这一品质的难能可贵?
老师相信,你通过不断地思考和练习,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