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小松鼠觉得自己的尾巴太难看了,所以它走进了森林请教别人。(段评:这段交代了时间和事件起因,比较清晰。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对小松鼠觉得尾巴难看时的心理描写,让内容更丰富。比如加上‘小松鼠看着自己的尾巴,心里嘀咕着:“我的尾巴怎么这么难看呀。”’修改版:星期天,小松鼠看着自己的尾巴,心里嘀咕着:“我的尾巴怎么这么难看呀。”它觉得自己的尾巴太难看了,所以它走进了森林请教别人。)
小松鼠先找了孔雀,它问:“孔雀姐姐,你可以告诉我尾巴怎么变美丽吗?”“当然可以,”孔雀说,“用露水。”小松鼠回家滴了露水才发现尾巴变得沉沉的,走路都不方便了。(段评:此段和后面两段都是求问经过,内容稍显简略,缺乏细节。可以增加小松鼠听到孔雀回答后的反应和动作描写。比如‘小松鼠眼睛一亮,兴奋地谢过孔雀,急忙跑回了家。’修改版:小松鼠先找了孔雀,它问:“孔雀姐姐,你可以告诉我尾巴怎么变美丽吗?”“当然可以,”孔雀说,“用露水。”小松鼠眼睛一亮,兴奋地谢过孔雀,急忙跑回了家。它滴了露水才发现尾巴变得沉沉的,走路都不方便了。)
小松鼠又找了小猴子,它问:“小猴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漂亮的?”小猴子说:“你可以像我一样,把尾巴变长。”小松鼠回到家,把尾巴用带子把尾巴 (改:用带子把尾巴) 弄长后,才刚出门就觉得冷嗖嗖 (改:冷飕飕) 的,所以还是不可以。(段评:这段同样存在经过简略的问题,并且语句表述有些啰嗦,‘把尾巴用带子把尾巴弄长’重复。可以增加小松鼠弄长尾巴时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比如‘小松鼠迫不及待地拿起带子,费力地把尾巴绑长,心里想着这下肯定漂亮了。’修改版:小松鼠又找了小猴子,它问:“小猴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漂亮的?”小猴子说:“你可以像我一样,把尾巴变长。”小松鼠迫不及待地拿起带子,费力地把尾巴绑长,心里想着这下肯定漂亮了。才刚出门就觉得冷嗖嗖的,所以还是不可以。)
小松鼠又找了小兔子,它问:“小兔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美的?”“我天生尾巴就美,你可以把你的尾巴弄圆。”小松鼠又回到家了,她用带子把尾巴弄圆后,又刚出门,只听“啪”的一声,小松鼠摔到了地上。小松鼠的妈妈听见声音跑了过来,问了事情的经过后,松鼠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只顾着让你的尾巴变美,却忘了你的尾巴能保暖和保持平衡。”(段评:该段在小松鼠把尾巴弄圆出门摔倒的情节上,可以增加一些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比如‘外面的地面有些湿滑,小松鼠刚迈出步子。’修改版:小松鼠又找了小兔子,它问:“小兔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美的?”“我天生尾巴就美,你可以把你的尾巴弄圆。”小松鼠又回到家了,她用带子把尾巴弄圆后。外面的地面有些湿滑,小松鼠刚迈出步子,只听“啪”的一声,小松鼠摔到了地上。小松鼠的妈妈听见声音跑了过来,问了事情的经过后,松鼠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只顾着让你的尾巴变美,却忘了你的尾巴能保暖和保持平衡。”)
从此,小松鼠开心的接受 (改:地接受) 了自己尾巴的样子。(段评:这段作为结尾太简单,可增加小松鼠接受自己尾巴后的心理感受。比如‘小松鼠听了妈妈的话,心里豁然开朗,开心地接受了自己尾巴的样子,它觉得自己的尾巴也很可爱。’修改版:从此,小松鼠听了妈妈的话,心里豁然开朗,开心地接受了自己尾巴的样子,它觉得自己的尾巴也很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