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在房间里写作业。突然,我听到隔壁王奶奶家传来“咚咚咚”的声音,好像有什么重物掉在地上了。(段评:开头通过声音引出事件,很自然!要是能多加点环境细节,比如阳光照在作业本上的样子、你当时的心情,画面感会更强哦。修改版:周末的阳光像蜂蜜一样甜丝丝的,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正咬着铅笔头算算术,突然隔壁王奶奶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什么沉东西砸在了地上,吓得我手里的橡皮都滚到了桌底下。)
我放下笔,好奇地跑过去。透过门缝,我看到王奶奶正吃力地想把一个装满衣服的大盆子搬到阳台上。王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太灵便,盆子里的衣服又多又重,她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急得直擦汗。(段评:这段观察很仔细,王奶奶的吃力写出来啦!要是能加上你看到时的心情,比如担心,再写写王奶奶的动作细节,比如膝盖怎么弯的、手怎么抖的,会更生动哦。修改版:我赶紧放下笔,踮着脚尖跑到王奶奶家门口。门缝里,我看见王奶奶皱着眉头,双手紧紧抓着盆沿,左脚往前挪了一小步,右脚却怎么也抬不起来——装满湿衣服的大盆子沉得像块石头,她的膝盖轻轻打着颤,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眼角往下淌,沾湿了耳边的白发。)
我赶紧跑回家,叫上爸爸一起过去帮忙。爸爸像大力士一样,一下子就把盆子端了起来,稳稳地放到了阳台上。王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呀,小朋友,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我红着脸说:“不用谢,王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段评:帮助的过程写得清楚!要是能加上你叫爸爸时的样子,比如怎么拉爸爸的手,还有王奶奶感谢时的小细节,比如她的手摸起来怎么样,会更有温度哦。修改版:我转身就往家跑,拽着爸爸的袖子直晃:“爸爸爸爸!王奶奶搬不动盆子啦!”爸爸笑着点了点我的鼻子,跟着我走到王奶奶家。他弯下腰,一只手就把大盆子稳稳端了起来,脚步轻快地放到阳台上。王奶奶攥着我的手,她的手掌暖暖的,还有点粗糙,笑着说:“我们家小宝贝真贴心,奶奶的腰今天可多亏你啦!”我挠挠头,脸烫烫的:“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呀!”)
这时,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在王奶奶的笑容上,也照在我和爸爸的身上。我仿佛看到,那阳光变成了一个个小精灵,在房间里欢快地跳舞,它们也在为我们的帮助而高兴呢!(段评:阳光的想象很有童趣!要是能把阳光的样子写得更具体,比如照在身上的感觉,小精灵的样子,会更美好哦。修改版:这时,阳台的窗户推开了,金闪闪的阳光“涌”了进来——照在王奶奶笑弯的眼睛上,照在爸爸宽厚的肩膀上,也照在我攥着王奶奶的小手上。我忽然觉得,那阳光像一群穿着金裙子的小精灵,踮着脚尖在洗衣盆上跳圆圈舞,它们的小翅膀碰得盆沿“叮叮”响,好像在拍手说:“真棒呀真棒!”)
从那以后,我和王奶奶的关系更亲近了。每次看到她,我都会主动和她打招呼,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知道,帮助别人就像在春天里种下一颗种子,虽然很小,但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段评:结尾点出了帮助人的快乐,很好!要是能把“关系亲近”的具体表现写出来,比如后来你常帮王奶奶做什么,再把道理和阳光的感觉连起来,会更深刻哦。修改版:从那天起,我每天放学都会绕到王奶奶家窗下喊一声“奶奶好”,有时帮她把门口的报纸递进去,有时陪她晒晒太阳。原来帮助别人就像晒了一场暖暖的太阳——不光王奶奶的心里亮堂堂的,我自己的心里也像揣了个小太阳,走到哪儿都暖烘烘的呢!)
黄铭枫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笔尖流出的故事》,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善良和热心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描述帮助他人的过程,而你却从帮助王奶奶这件小事中感悟到“帮助别人就像在春天里种下一颗种子,虽然很小,但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个道理,这让文章有了深度和温度!
这篇文章整体很不错,但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事件的经过写清楚了,不过过程稍显简略。比如“爸爸像大力士一样,一下子就把盆子端了起来,稳稳地放到了阳台上”这里,是文章比较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爸爸用力时的表情是怎样的?他的动作有没有一些细节,比如腿部微微下蹲、手臂肌肉紧绷?王奶奶当时除了笑着感谢,还有没有其他细微的动作或表情?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详细地呈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提升。
另外,文章在段落之间的衔接上,可以更加自然流畅。比如从看到王奶奶搬盆子吃力,到叫上爸爸去帮忙这两个部分,中间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像“看到王奶奶如此艰难,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赶紧跑回家,叫上爸爸一起过来帮忙”。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紧密。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帮助别人的小事,同样能体现这种“播种”般的意义? 2. 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对方不同的反应和态度,会给我们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 3. 如何把帮助别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更细腻地描写出来,让读者更好地感同身受?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进步!




